晚渡
半波風雨半波晴,
漁曲飄秋野調清。
各樣蓮船逗村去,
笠簷蓑袂有殘聲。
半波風雨半波晴,
漁曲飄秋野調清。
各樣蓮船逗村去,
笠簷蓑袂有殘聲。
江面上一半是風雨交加,一半是晴空萬里,漁家的歌謠在秋野中飄蕩,曲調清新。各種各樣的采蓮船朝著村莊駛去,斗笠的邊緣和蓑衣的袖口還殘留著歌聲。
半波:指江面一部分。
漁曲:漁家的歌謠。
飄秋:在秋天里飄蕩。
野調清:野外的曲調清新。
蓮船:采蓮的船。
逗村去:朝著村莊駛去。
笠簷:斗笠的邊緣。
蓑袂:蓑衣的袖口。
殘聲:殘留的歌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秋景和鄉村生活場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秋季傍晚乘船渡江時,看到眼前鄉村的美好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閑適悠然。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晚渡時的秋景和鄉村生活畫面,其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以清新質樸的語言展現鄉村之美,在文學上為描繪鄉村秋景的佳作。
窗間有螢過,枕上見星流。欲睡不堪熱,長歌起飯牛。
風從高樹下,蟲抱短莎鳴。小據胡床坐,還扶拄杖行。
曉紅著意一番新,
穩送公歸上國春。
花下剩傳多好客,
滿園渾是愛棠人。
巖菊斑斑嫩蕊香,
輕霜著樹雜青黃。
三秋節未逢重九,
七日辰先遇少陽。
石蹬有情留點筆,
碧山無語對飛觴。
微酲初解新茶熟,
一勺清甘自在嘗。
椒掖遺芳在,龜臺別信空。
舊恩緣服重,新廟見慈同。
殘月無多夜,馀花一向風。
徽音從此斷,忍顧洛川東。
青娥曾侍內家宴
少別鸞輿思萬千
況復西風無限恨
鏡中衰颯不如前
湖頭秋水映樓臺,湖上荷花幾度開。
西塞風煙游子返,北山猿鶴故人來。
閒談舊事心先醉,坐惜流光晚又催。
清興滿懷消未得,欲呼漁父共馀杯。
石盤鱗鱗水溪急,
鹡鸰飛來水中立。
前飛回首定相呼,
寒枝月明愁影只。
剪燭話深宵,唱驪歌、無限愁腸回繞。才送客鞭絲,又悵別江干,輕舟蕩小。南船北馬,嘆今后故人稀少。離合明知皆數定,獨我此情難了。
遨游壯志雖然好。奈枝分荊樹,花憂萱草。報牘事長征,望此去、成學歸來須早。一聲珍重,片帆遠掛煙波渺。愿乘長風看破浪,目斷暮云天杳。
鉦鼓聲高江雨收,
錦帆輕飏渡江舟。
金焦不負青春色,
天漢遙分碧海流。
旅夢煙霄雙過雁,
虛名天地一浮鷗。
朝來無限瞻云思,
幾度回看北固樓。
憔悴應憐范叔寒,
南北東西萬里謫。
朱顏荏苒變黎黑,
走遍天涯常是客。
日夕城煙斂,列宿出復多。
開軒望明月,展席流素波。
圓輝雖少虧,猶能遍天涯。
單居不為樂,念遠徒咨嗟。
美人越崇京,高樓結綺霞。
浮云暮長征,何由睹光華。
迅飆萬里至,霜霧日以加。
坐憂桂枝歇,委落同泥沙。
清輝茍相照,豈慮天路何。
棒頭挑起葫蘆,
手里伸出缽盂。
噇酒噇肉破落戶,
天上人間大丈夫。
潭柘亦宿游,得伴更一詣。
輿轎曉踰嶺,百轉始到寺。
銀杏汝何修,及見祖宗世。
翠華一再幸,挺干獻靈異。
至今沿尊稱,長有郁蔥氣。
可咍野人語,強指配統系。
看竹仰宸題,弄泉誦御制。
欲行卻復回,愛樹重所憩。
輿行塵浪中,有如江上船。
長風吹沙立,白埃漫蒼天。
油幕隨飄蓬,肩趾失其權。
平坡亦登頓,十步九翻顛。
借憩古樹陰,枝攪軟如綿。
疲役思投止,青野斷人煙。
殷勤慰仆御,盡力更挨延。
柳毛爭插。正冷節、向野墳相識。枉踏新青,蘼蕪殊未碧。
黃沙遙接塞北。但幾點、紅藍顏色。鹵地佳人,胭脂嫌太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