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送友人游幕
剪燭話深宵,唱驪歌、無限愁腸回繞。才送客鞭絲,又悵別江干,輕舟蕩小。南船北馬,嘆今后故人稀少。離合明知皆數定,獨我此情難了。
遨游壯志雖然好。奈枝分荊樹,花憂萱草。報牘事長征,望此去、成學歸來須早。一聲珍重,片帆遠掛煙波渺。愿乘長風看破浪,目斷暮云天杳。
剪燭話深宵,唱驪歌、無限愁腸回繞。才送客鞭絲,又悵別江干,輕舟蕩小。南船北馬,嘆今后故人稀少。離合明知皆數定,獨我此情難了。
遨游壯志雖然好。奈枝分荊樹,花憂萱草。報牘事長征,望此去、成學歸來須早。一聲珍重,片帆遠掛煙波渺。愿乘長風看破浪,目斷暮云天杳。
深夜里剪亮燈燭,我們促膝長談,唱起離別的驪歌,無限愁緒在心中縈繞。剛送走友人揚鞭啟程,又在江邊惆悵作別,看那輕舟緩緩蕩開。南方乘船北方騎馬,感嘆今后故人將日漸稀少。明知聚散都是命運注定,唯獨我這份離情難以了卻。友人遨游的壯志固然美好,無奈如荊樹分枝般分離,連萱草也似在為離別憂愁。你此去要處理公文長期在外,只希望你學業有成盡早歸來。道一聲珍重,見那孤帆遠掛在煙波浩渺中。愿你乘長風破萬里浪,我極目遠眺,直到暮云天際變得杳遠。
驪歌:離別之歌,《詩經·小雅》有《驪駒》篇,后以“驪歌”代指送別名曲。
江干:江邊,河岸。
南船北馬:南方多水故乘船,北方多陸故騎馬,此處指友人將前往遠方,行程輾轉。
荊樹:典出《續齊諧記》,田氏三兄弟欲分荊樹,樹即枯死,后復聚則樹復活,喻兄弟分離,此處借指友人離別。
萱草:古人認為萱草可忘憂,故又名“忘憂草”,“花憂萱草”以萱草發愁烘托離情之深。
乘長風破萬里浪:典出《宋書·宗愨傳》,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喻遠大抱負。
此詞當為作者送友人外出游幕(指在地方軍政長官幕府中任職)時所作。背景或為友人將離鄉遠行,作者于江邊夜話送別,既感離別的惆悵,又寄望友人有所建樹、早日歸來。
全詞圍繞“送別”展開,上闋寫夜談、江邊話別,直抒離愁難了;下闋轉而肯定友人壯志,叮囑早歸,最后以“望破浪”“目斷云”收束。情感真摯,結構清晰,既展個人離情,又顯對友人前程的關切,是送別詞中情致飽滿之作。
殘歲風兼雨,畸人病且貧。鏡絲俄染素,甑草欲棲塵。常是不得意,何如無此身。但牽良友約,春到笑歌新。
玉筍持杯,斂紅顰翠歌金縷。彩鴛戢羽。未免群雞妒。我為情多,愁聽多情語。君休訴。兩心堅固。云里千條路。
對面撫掌,兩鏡相照。雙澗與五峰,冷地齊失笑。喚作普賢還料掉。
行宮宴罷起更衣,絳燭舒光似曉暉。侍女一時傳輦過,紫檀清道暗香飛。
閒即攀蘿上,倦來枕石眠。田廬陰翠壁,雞犬入層煙。竹院通茶戶,山鄉近水廛。主人心但了,勝作苦形仙。
秘閣新開別殿西,玉蟾蜍對玉狻猊。奏書未愜君王意,內省夫人看御批。
人煙斷處逢仙跡,草木深時聽鳥悲。記取畫工描一幅,出山長若在山時。
謬從顛踣度年華,潦倒寧辭拙漸加。但得玄談醫俗障,何須勾漏問丹砂。況分海外葡萄酒,共煮山中石鼎茶。為謝世途擾擾者,免來唐突養生家。
覆牛畏嚴霜,愛之如愛子。朔風吹欄牢,禦凍賴苴枲。惡薄將異韉,貧棲乃同被。重畜不忘劬,老農非可鄙。
豈肯寄人籬下,更羞華室盆栽。幽崖一簇如雪,冒雨凌霜自開。
與君父子交,骨肉兼朋友。于君出處間,躊躇亦已久。富貴非所欣,長貧難獨守。昂昂七尺軀,硯耕日糊口。甘旨安所供,庭闈俱白首。應舉為文章,如狂逐日走。空役一生心,豈足傳身后。既作獻玉人,莫若求先剖。庶幾少息肩,馀力堪攻取。君稟絕異姿,立行尤不茍。在器為干將,在星為樞斗。應機立能斷,遇物操其紐。以此馭世紛,艱鉅復何有。帝京英賢會,九垓共奔走。方騁千里蹄,直抉開天手。勉矣樹令名,三立期不朽。
棄材只有老煙夢,寵辱無心氣自和。宿學猶如伏櫪馬,新才好似撲天鵝。一年風月宜人少,百代詩文厭世多。安得清秋明月夜,棹舟攜客學東坡。
釀熟麻姑酒,攜來就樹陰。我狂能自恕,杯小不須斟。溪水魚同活,花叢鳥坐深。此時如不飲,不是此時心。
今日花前飲,祁園是習池。山翁不茗艼,爭柰葛強兒。
安居豈是安居地,木偶漂來且庶幾。日向柳邊回晚照,雨隨云去斂馀扉。相逢又說分新火,孤坐誰憐尚袷衣。試破泥頭開煮酒,菖蒲香細蠟花肥。小小園亭書掩關,身閑不用更偷閑。柳綿盡日高低處,春色于人去住間。已醉更應將酒解,負花須索把詩還。我今已是霜顛禿,不比休文只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