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別魯王
綠車旋楚服,丹蹕佇秦川。
珠皋轉歸騎,金岸引行旃。
一朝限原隰,千里間風煙。
鶯喧上林谷,鳧響御溝泉。
斷云移魯蓋,離歌動舜弦。
別念凝神扆,崇恩洽玳筵。
顧惟慚叩寂,徒自仰鈞天。
綠車旋楚服,丹蹕佇秦川。
珠皋轉歸騎,金岸引行旃。
一朝限原隰,千里間風煙。
鶯喧上林谷,鳧響御溝泉。
斷云移魯蓋,離歌動舜弦。
別念凝神扆,崇恩洽玳筵。
顧惟慚叩寂,徒自仰鈞天。
裝飾華麗的車子轉回楚地,帝王的車駕停在秦川。在美麗的水澤邊,歸騎轉身;金色的岸邊,旗幟引導前行。一旦被原野和低濕地阻隔,千里之間被風煙分隔。黃鶯在皇家園林的山谷中喧鬧,野鴨在御溝的泉水中發出聲響。飄動的云仿佛移動著魯王的車蓋,離別的歌聲奏響。離別的思念讓皇帝專注,深厚的恩澤布滿盛宴。我自愧不能參透這寂靜之境,只能徒然仰望這美妙的樂曲。
綠車:皇孫所乘之車,這里指魯王的車駕。楚服:指楚地。
丹蹕:帝王出行的車駕。秦川:指今陜西、甘肅秦嶺以北的平原地帶。
珠皋:美麗的水澤。
金岸:金色的岸邊。旃(zhān):旗幟。
原隰(xí):原野和低濕地。
上林:皇家園林。
御溝:流經宮苑的河道。
魯蓋:魯王車上的車蓋。
舜弦:傳說舜作五弦琴,后泛指琴音。
神扆(yǐ):帝王座后的屏風,代指皇帝。
玳筵:豪華的筵席。
叩寂:探究玄理。
鈞天:指天上的音樂。
此詩是詩人奉和之作,魯王可能因某種原因要離開京城前往楚地,詩人在送別魯王的場合下創作此詩,以表達送別之情和對皇帝的尊崇。
這首詩是宮廷應制詩,主旨是送別魯王,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對仗工整。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宮廷詩歌的創作風格和審美傾向。
漢津清淺漾輕波,聞道西山木石多。何事為橋役靈鵲,不教精衛去填河?
縹緲仙家別有天,山中七日世千年。天孫應苦佳期促,夜夜行云不得眠。
詞人遺跡已零星,
山水功名剩小亭。
遮護百年來往客,
不愁苦雨壓江青。
豈但吾州少,端如四海稀。儒林據根柢,玉德著光輝。不遇寧渠戚,傳亡始謂非。及今何所語,徒有淚沾衣。
小作王官試,還為幕府留。綺歌偶意改,散號覓歸休。屈賈當重作,瀟湘漫一游。胡為車未發,已報病難瘳。
資福我跨蹇,智門分命車。那知畢世隔,但惜數年疏。此士豈復有,馀生誰與居。遺文好收拾,驥子記憐渠。
圓珠西北障官衙,疊疊峰巒接九華。
山國隨緣售楚璧,紫霄有路餌丹砂。
蘢蔥曉色驗靈蘊,罨畫晚山襯綺霞。
微徑縈紆入林麓,云中雞犬幾人家。
隼旟歸洛知何日,
鶴駕還嵩莫過春。
惆悵香山云水冷,
明朝便是獨游人。
先生頭白發垂耳,博士無官家萬里。講席漂零笠澤云,鄉心斷絕昆明水。
南來道者為蒼公,說經如虎詩如龍。大渡河頭洗白足,一枝椰栗棲中峰。
與君相見砉然笑,石床對語羈愁空。故園西境接身毒,雪山照耀流沙通。
神僧大儒卻并出,雕題久矣漸華風。嗚呼銅鼓鳴,莊蹻起。青草湖邊筑營壘,金馬碧雞悵已矣。
人言堯幽囚,或言舜野死,目斷蒼梧淚不止。吾州城南祠仙子,窈窕丹青映圖史。
玉棺上天人不見,遺骨千年蛻于此。先生結茅居其傍,歸不歸兮思故鄉。
盡道長沙軍,已得滇池王。伏波南下開夜郎,烏爨孤城猶屈強。青蛉絕塞終微茫。
忽得山中書,蒼公早化去。支遁經臺樹隕花,文翁書屋風飄絮。
噫嘻乎悲哉!香象歸何處,杜宇啼偏哀。月明夢落桄榔臺。
丈夫行年已七十,天涯戎馬知何日。點蒼青,洱海白,道路雖開亦無及。
急峽高流日夜東,嵌空怪石浪穿礱。
濤喧灘口波翻雪,云斷山腰氣吐虹。
幾陣堂堂峰硉矹,一泉滴滴水玲瓏。
我行天下今將半,安得名山如此工。
邑小無城郭,零星二百家。
可憐同燕雀,何處種桑麻。
藉火聊分照,荒檐任自斜。
往來工所近,緩步踏平沙。
父子情深苦亦深,
蓋天神武一沾襟。
想當拔刃投床際,
也憶海池舟里心。
茅庵小筑。疏梅幾樹。能伴幽獨。無生晤速。長齋繡佛、前身是金粟。
經翻貝葉,清磬里、蓮根似浴。微笑拈花,儼然是先生天竺。
染翰瓷緗竹。慧業文人更清福。坐老蒲團,空階秋草綠。
映不染禪心,一枝芬郁。誰道仙子塵凡,料兜率、蓬山任歸宿。
花雨吹煙,團成香玉。
青粉墻低望里遙,
紅泥亭子柳千條。
郎船但逐東流水,
西麗橋來北麗橋。
記疏林霜墮蘄門秋,高談四筵驚。擊珊瑚欲碎,長歌裂石,分取狂名。
短夢依依同話,風雨客窗燈。一醉江湖老,人似春星。
驀上長安舊路,悵春來王粲,還賦離亭。喚天涯綠遍,今夜子規聲。
待攀取垂楊寄遠,怕楊花比客更飄零。凄涼調,向琵琶聲里,唱徹幽并。
佛祖真機,曾無準的。
鉤鎖連環,刀挑不出。
石田有個道處,未必諸人委悉。
摩訶般若波羅蜜,甚深般若波羅蜜。
二昆南北各驅馳,季復隨群試有司。
蕃衍皆因先世積,荒嬉端為乃翁慈。
爭名古有笞兒語,任運吾無責子詩。
萬一原夫能末綴,采蒲裹粽待歸期。
日照庭除上下光,
雪殘喬木碧蒼蒼。
空無鳥雀隨人語,
散漫風煙駐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