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二月九日出棧宿寶雞縣題壁 其十二
漢沔東流雪未消,軍符絡繹馬蹄驕。
倉皇鬼蜮來無定,破碎峰巒望轉遙。
地險不聞由我據,城危幾度看人燒。
商于何止關秦楚,隴蜀河潼路萬條。
漢沔東流雪未消,軍符絡繹馬蹄驕。
倉皇鬼蜮來無定,破碎峰巒望轉遙。
地險不聞由我據,城危幾度看人燒。
商于何止關秦楚,隴蜀河潼路萬條。
漢水和沔水向東流去,冰雪還未消融,軍中的符令接連不斷,戰馬也顯得十分驕縱。那些如鬼蜮般的敵人行蹤不定,讓人猝不及防,遠處破碎的山巒越看越覺得遙遠。地勢險要卻沒被我方占據,城池危險,好幾次看著被敵人焚燒。商于之地哪里只是關乎秦楚兩國,隴蜀、河潼的道路有千萬條啊。
漢沔:漢水與沔水。
軍符:軍中的符令。
絡繹:連續不斷。
鬼蜮:比喻陰險害人的人。
商于:古地區名。
隴蜀河潼:分別指甘肅、四川、黃河、潼關。
戊午年即1858年,當時中國處于晚清時期,內有太平天國運動等農民起義,外有列強侵略,社會動蕩不安。詩人在出棧途中看到戰亂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當時戰亂局勢,突出地勢雖險但局勢失控的狀況。其特點是寫實,在晚清文學中是反映社會現實的佳作,讓后人了解當時的社會動蕩。
岑樓高架郁嵯峨,幾度憑欄發浩歌。
春樹鳥聲當戶巧,夕陽山色卷簾多。
花凝玉勒含煙露,酒泛金樽醉綺羅。
自是梁園知好客,不妨車馬日相過。
求位不由己,求道不由天。
位即無以求,道可使進焉。
且務由己者,己能盡心源。
勿問由天者,天高擅化權。
早掌綸言世盡知,豈期謫宦至于斯。
生前是客能投卷,死后何人為撰碑。
讒佞萬端應已矣,文章千古恐無之。
野夫舊句多蒙賞,昨日閑思淚暗垂。
戛云秋翼健磨天,九萬修程孰可肩。
五馬幸歸鄉國路,百城初認釣魚船。
余霞綺閣方池上,宿靄人家疊嶂前。
多感圣君垂異寵,力思報效向衰年。
佩劍游邊地,悲風卷敗莎。
雕饑窺壞冢,馬渴嗅冰河。
塞闊人煙絕,春深霰雪多。
蕃戎如畫看,散騎立高坡。
吾家何所有,滿地是蒼苔。
短褐朝回著,閑門客到開。
黃精充果實,白薤助羹杯。
澹薄長娛此,交親莫見咍。
渭北居來似塞垣,三逢堯歷度寒暄。
家貧老幼思歸國,性僻交朋少及門。
天暖憶游沙苑寺,雪中會過洛河村。
流年又是重陽節,賞菊論詩酒一樽。
西樓吟倚若為情,情似浮云處處生。
翠疊亂山千里闊,紅翻晴葉一川明。
散分野色漁村小,斜襯秋光雁陣橫。
回望帝鄉歸未得,蘆花如雪繞江城。
為郡同臥理,民情識我情。三秋得公事,一月遶山行。
砥柱全拋險,黃河日接平。周遭到垣曲,尊大近神京。
借助林鹽潤,增饒國計成。虞州訪遺跡,吳坂念長鳴。
董澤蒲侵綠,巫咸水傍清。人懷絳縣老,地嘆夏臺傾。
下馬聽泉發,登原待月生。盤桓讀碑版,扶持立刀兵。
晚靄聞鐘斷,微陽喜雨晴。峭空崖背落,斗截嶺西橫。
仙恐臨王屋,高疑見析城。去車知軌轍,連畝有農耕。
彩錯翻朝旆,錚??擊夜鉦。鑿開青石壁,填貯白云坑。
舊幕憐才俊,嘉言許道亨。何當議險阻,始信說分明。
不倦共廉使,常存濟物誠。計時聊就筆,千古愧題名。
秦皇焚舊典,漢祖溺儒冠。萬民在涂炭,四老方宴安。
白云且高臥,紫芝非素餐。南山正優游,東朝忽艱難。
高步揖萬乘,拂衣歸重巒。飛鴻自冥冥,束帛徒戔戔。
古廟對山開,清風向人寒。更無隠遁士,空有賓客官。
況我謫宦來,塵跡污祠壇。朝衣慚蕙帶,佩玉愧紉蘭。
或依階下樹,陶暑解馬鞍。或借廟前水,乘秋把魚竿。
吾道多齟齬,吾生利盤桓。登山殊未倦,飲水聊盡驩。
精靈莫相笑,此意樂且盤。
綠楊陰映長楸道,桃杏初花紅影小。
手扶大白口談天,得意相歡不知老。
一從召入金馬門,三載長纓事邊徼。
幾欲含毫寄別離,悠悠亂思如芳草。
蓬丘官況復何如,養拙資吟久病余。
印簏罕開無案牘,合門常鎖有圖書。
山中舊隠閑多憶,世上浮生老更疏。
何幸明公偏顧我,馬蹄出便到貧居。
拊弄聲相引,兼能辨五音。
沈思調品切,句度更加吟。
緊慢弦中得,凝情指法深。
精英閑雅澹,停歇世途心。
傍人往往羨清途,野逸情懷亦自扶。
官舍四邊多種竹,潮溝一面近生蘆。
病嫌見客低徊甚,老覺臨官氣味麤。
不信浮名是身累,有時閑撚白髭須。
請公屈指數朱門,誰肯孜孜愛此君。
小檻縱多栽紫艷,閑庭且要曳紅裙。
三冬翠色終難犯,五月秋聲早已聞。
不是風流賢宰相,何人移爾入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