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楚王臺榭荊榛里,屈指江山俎豆中。
楚王臺榭荊榛里,屈指江山俎豆中。
楚王昔日的亭臺樓閣如今已埋沒在荊榛荒草之中,屈指算來,江山社稷都在祭祀禮儀之間變遷。
臺榭:亭臺樓閣。
荊榛:荊和榛,泛指叢生的灌木,這里表示荒蕪景象。
屈指:彎著指頭計算。
俎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禮器,引申為祭祀、崇奉。
由于僅給出詩句,難以確切知曉創作的具體時間、地點和詳細背景。但從詩句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看到歷史遺跡,感慨朝代興衰、世事變遷時所作。
此句主旨在于感慨歷史的興衰更迭,其突出特點是通過鮮明對比展現歷史滄桑。雖只是一句詩,卻有很強的感染力,能引發人們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板屋隱松顛,高棲遂有年。
逢人無姓字,留客是山川。
厓冱千尋雪,峰開十丈蓮。
乍登奇絕處,搔首問青天。
窮秋九月西風高,
疏林木落聲蕭騷。
出門長望無所適,
唯見空江生暮濤。
擊搏微禽拙自防,網羅須觸是尋常。不知利嘴鷹揚處,卻漫喧啾怨鳳凰。
鳳凰只是瑞時鳴,邂逅千年或一聲。不比喧啾爭巧舌,微禽何苦蓄疑情。
老去慚韓子,
閒來問大顛。
三山如此果,
四大是何禪。
錐卓猶馀地,
壺懸更別天。
夜航隨主駐,
春棹費流連。
高祖平生好謾罵,張王執禮身愈下。
貫高趙午爾何人,負氣乃欲臣弒君。
柏人縣中賊暗伏,上過心動不肯宿。
怨家告變王逮捕,自剄終何補。
貫高榜笞無完膚,王事幸白王已污。
自謂吾王孱王也,不知孱王真長者。
淮陰彭越盡強王,或殺或醢皆滅亡。
高祖之德不可負,孱王幾被公等誤。
月明仙院夜沉沉,
鸛雀高巢古木陰。
獨坐西樓鐘磬寂,
玉簫吹起故園心。
扶藜笑指赤松家,
踏破空中五色霞。
縹緲何人吹玉笛,
春風開遍武陵花。
暗壁寒螀聚夜愁,
孤燈相憶話綢繆。
雁來不接西風字,
又見黃花老卻秋。
紙窗颯颯覺風生,
一穗明燈暗復明。
獨夜凄涼真鬼境,
空山寂寞少人聲。
招魂不作蘅蕪夢,
營葬徒傷宿草情。
起坐支頤孤枕上,
淚痕如水尚盈盈。
傾國先呈皓齒,靈心暗托瓠犀。麝蘭香沁茗甌時。中有醍醐妙理。
春筍纖纖半露,燈前低斂娥眉。禪心果否絮黏泥。珍重阿難戒體。
遠山疏影豆茅茨,白石漫漫客子悲。
落葉欲分煎茗火,殘更裁得寄僧詩。
寒窗十載醒人夢,暗淚三年許爾知。
北地故人應有信,好花恰結雁來時。
平生畫虎半成空
歲晚歸來好事重
屈指燎黃應不遠
金冠章紱看駝峰
微聞花氣夜沉沉,
入世何人覺病深。
殘月漸移成曙色,
寒風忽起結層陰。
悲歡自造原無事,
醒醉相望各有心。
還向紙窗尋我相,
一燈明滅去來今。
南北戰爭蝸兩角,
占今興廢貉同丘。
荷錢浮翠點前溪。梅雨日長時。恰是清和天氣,雕鞍又作分攜。
別來幾日愁心折,針線小蠻衣。羞對綠陰庭院,銜泥燕燕于飛。
曲涯秋寺塔孤撐
影惑東西送客行
冷雨乍飛帆欲濕
冥濛煙柳接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