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至武昌先寄匡山 其二
投老閑身一死生,故人況有故鄉情。
芙蓉不解留王迥,鸚鵡何妨殉禰衡。
短棹蕭涼邀月色,新篇悲健雜江聲。
舊游難訪洪厓洞,西望長嗟淚滿纓。
投老閑身一死生,故人況有故鄉情。
芙蓉不解留王迥,鸚鵡何妨殉禰衡。
短棹蕭涼邀月色,新篇悲健雜江聲。
舊游難訪洪厓洞,西望長嗟淚滿纓。
年老時我閑散之身將生死置之度外,何況還有故舊友人的故鄉情誼。芙蓉花不懂得挽留王迥,鸚鵡洲又何妨為禰衡殉葬。短槳在蕭涼中邀來月色,新寫的詩篇悲慨剛健與江聲交織。昔日游玩之地難以再訪洪厓洞,向西遠望長嘆淚水沾滿帽纓。
投老:到老、臨老。
王迥:唐代詩人,此處可能借指友人。
鸚鵡:指鸚鵡洲,禰衡曾在此作《鸚鵡賦》,后被黃祖殺害于此處。
短棹:短槳,代指小船。
洪厓洞: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詩人曾經游玩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定。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年老之時將至武昌,可能在途中感慨人生,回憶起與故鄉友人的情誼以及往昔的游歷,從而寫下此詩,心境中既有對生死的超脫,又有對舊時光的懷念。
這首詩主旨圍繞著詩人年老時的人生感慨、對故舊的情誼和對舊游的懷念。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意境蕭涼、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文學表達。
柳條將荇帶,隔水故相牽。
欲采芙蓉贈,仍愁不見蓮。
藁砧原自在,不是野鴛鴦。
縱有憶君意,其如水一方。
含笑掩羅襦,佯羞入深竹。
漫勞贈妾辭,不解迎郎曲。
東家亦有施,西家亦有施。
不知花阿那,空自顰娥眉。
秋云壓山山欲低,山光倒瀉青琉璃。
繞麓松枝老龍怒,奔濤卷地風凄凄。
古殿陰森影金粟,月黑深廊飛蝙蝠。
北接荒原冢縱橫,枯榛斷莽土花綠。
幽崖寂寞清露墮,永夜虛林生野火。
當日觀軍出使人,賢愚魂魄空山鎖。
逢人乞藥栽,郁郁遂滿園。
玉芝來天姥,黃精出云門。
丹茁雨后吐,綠葉風中翻。
活人吾豈能,要有此意存。
匡時頻望濟川舟,王粲年來倦倚樓。
兵釁驟開箕子國,妖氛又漲薩摩州。
中朝仗儀誅封豕,大帥無心縱火牛。
十載海軍都畀敵,有誰強弩射濤頭。
春前數點。向水邊林下,孤影凌亂。圓磬開時,一抹檀心,明霞暈去還淺。分他崖蜜余甘后,怕金粟、如來窺見。映短籬、初月微昏,迢遞暗香門掩。
蜂凍寒聲細細,偶來覓蕊處,飛入難辨。莫是仙人,淚滴銅盤,幻作此花生面。誰家少婦年年織,織不到、乳鶯嬌茜。趁夜燈、移近樽前,驗取珀光濃淡。
棲遲薄宦倍愁思,夢草瞻云幾歲時。
逐路鶯花供杖履,連床燈火慰塤篪。
時來爾獻河東賦,政拙吾慚峴首碑。
萬里飛騰須及早,不堪沾袖又分歧。
羃羃煙云鎖洞關,
旁開六戶類連環。
芙蓉未是仙家瑞,
更約同登太華山。
長恨詩人挽不來,
東風無賴又帆開。
城南城北佳山水,
多少甘棠手自栽。
秋風一何怒,
吹折江頭樹。
寒衣猶未成,
風莫向郎處。
桃李初殘,燕鶯漸老,又是一春過卻。不辨寒暄,未分晴雨,天氣近來偏惡。
對此迅景難留,歲歲東風,誤人如昨。嘆未名未祿,遷延經歲,壯懷蕭索。
空見說。油壁穿花,骕骦系柳,自有少年歡謔。翠袖當壚,紅牙促酒,隨分人生行樂。
恁種疏狂,奈余病極,都嫌愁濃難鑠。向小窗細憶,此際怕人問著。
塵世有衰榮,山林何損益。一身常晏如,于以養精魄。
渴則飲清泉,饑則煮白石。自愛同閒云,散誕無留跡。
山林與朝市,自昔分兩歧。勢利幾傾奪,道人猶未知。
唯愛八還經,展卷時讀之。是亦遮眼爾,不作文字癡。
舊無卓錐地,今者亦忘錐。中心子無著,清凈如流離。
野猿偶然來,問我何所為。道我此意真,長嘯不相疑。
瑯瑯流水聲,懷抱盡情傾。
不識春風面,雪消梅影清。
生處在海國,中歲逢喪亂。
豪懷數十年,破浪已汗漫。
故人建高纛,樓船若鵝鸛。
因之慰奇觀,地力盡海岸。
西夷近咸池,重譯慕大漢。
寶玉與夜珠,結市異光燦。
若夢游仙瀛,金宮赤霞爛。
危樓切高云,連甍展屏翰。
水上多神山,青削屢續斷。
澄波或如鏡,一葉亦足玩。
及爾長風回,氣息忽已換。
狂瀾渺何窮,萬里生浩嘆。
射虎藍田著短衣,老來未悟出山非。
封侯校尉何嫌妄,失道將軍竟不飛。
對簿能堪長史責,摧鋒曾突左賢圍。
一刀斷送胡沙外,才氣無雙是禍機。
小窗飲罷欲棲鴉,正有愁心逐暮笳。
燈背疏籬蟲響出,門臨高樹月痕遮。
百憂且置人間事,四海難安夢里家。
聞道淮南老詩伯,打包猶阻赤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