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寓目同梁幼寧明府賦
柳條將荇帶,隔水故相牽。
欲采芙蓉贈,仍愁不見蓮。
藁砧原自在,不是野鴛鴦。
縱有憶君意,其如水一方。
含笑掩羅襦,佯羞入深竹。
漫勞贈妾辭,不解迎郎曲。
東家亦有施,西家亦有施。
不知花阿那,空自顰娥眉。
柳條將荇帶,隔水故相牽。
欲采芙蓉贈,仍愁不見蓮。
藁砧原自在,不是野鴛鴦。
縱有憶君意,其如水一方。
含笑掩羅襦,佯羞入深竹。
漫勞贈妾辭,不解迎郎曲。
東家亦有施,西家亦有施。
不知花阿那,空自顰娥眉。
柳條和荇帶,隔著河水似乎故意相互牽連。想要采摘芙蓉贈送,又發愁見不到蓮花。丈夫原本是在家的,并非那野鴛鴦。縱然有思念你的心意,無奈你遠在水的另一方。含笑掩住羅衫,假裝害羞躲進幽深的竹林。白白地勞煩你贈給我言辭,卻不懂我迎接情郎的心意。東家有人施舍,西家也有人施舍。不知花兒怎么樣了,只能白白地皺著眉頭。
將:和。荇帶:荇菜細長如帶。
芙蓉:荷花。蓮:諧音“憐”,有憐愛之意。
藁砧:古代處死刑,罪人席藁伏于砧上,用鈇斬之。鈇、夫同音,后因以“藁砧”為婦女稱丈夫的隱語。
水一方:出自《詩經·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指對方在水的另一邊,難以接近。
羅襦:絲綢短衣。
施:施舍,這里可引申為給予的感情等。
阿那:婀娜,美好的樣子。
顰娥眉:皺眉,形容憂愁、哀怨。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來看,可能創作于一個男女情感有所阻隔的情境下。或許當時社會風氣對男女交往有一定限制,又或者是女子與丈夫或情郎因某些原因不能經常相聚,從而引發了女子的情思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圍繞女子的情感展開,展現了她的相思之苦和無奈哀怨。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詩詞中對女性情感細膩描繪的傳統。
卮傾好酒逢時盛,早遇春融媚景天。 龜暖戲挨初綠草,燕飛綠拂乍晴煙。 遲遲晝影花籃檻,郁郁香風蝶舞筵。 眉似柳開眸似水,怡情自愛賞湖邊。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歲暮道涂走此身,匆匆未是避秦人。樵夫牧豎皆仙屬,韁鎖何人汝問津。
重樓復院費搜尋,小試山行本不深。一枕思量無限事,滿山風雨作龍吟。
老屋欹斜一徑幽,廣文教授足風流。人間星宿猶無狀,腹痛經過八角樓。
一晌凝情無語,手捻梅花何處。倚竹不勝愁,暗想江頭歸路。東去東去,短艇淡煙疏雨。
綽約一枝紅怨。疏雨淡煙池館。梅子欲黃時,日倚朱闌幾遍。爭看。爭看。人在沈香亭畔。
半年不踏軒車路。仿佛過、長橋去。貼水行云風送度。兩行高柳,一坡修竹,是我嘗游處。 黃鸝休嘆青春暮。出谷遷喬舊家句。天意從人還許訴。凝寒和氣,沈陰霽色,大旱滂沱雨。
桃花春。杏花春。桃杏妖嬈如個人。歌聲清遏云。 酒醺醺。燭熒熒。眼尾微紅無限情。相逢堪斷魂。
天駟呈祥,土牛頒政,歡呼萬井春來。雕輪丹轂,雜沓展輕雷。風動珠簾不卷,香散處、半露梅腮。東郊好,波瀾浸綠,萌蘗上條枚。 徘徊。應共怪,十年豹隱,一旦鸞臺。問康時術業,混俗情懷。過雪湖山清麗,笙歌沸、舞袖縈回。兵廚富,酒腸似海,莫惜醉金杯。
顥氣遍寰宇,風露逼衣裘。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滿西樓。人道當年今日,海上騎鯨仙客,乘興下瀛州。雅志在扶世,來佐紫宸游。 廟堂上,須早計,要嘉謀。牙床錦帳,三歲江北嘆淹留。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廚百斛,與客醉瑤舟。待得蟠桃熟,相約訪浮丘。
濃淡名花產蜀鄉,半含風露浥新妝。 妖嬈不減舊時態,誰與丹青為發揚。
東風用意施顏色,艷麗偏宜著雨時。 朝詠暮吟看不足,羨他逸蝶宿深枝。
中興日月明,王氣山何在。 萬物飾昭回,稽首王言大。
去年枝上見紅芳,約備紅葩傅淺妝。 今日這中足顏色,可能無意謝東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