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三首 其一
深藏歌舞翠簾垂,
耳熟風柔遣得知。
不望一斑疏處見,
堤防捉去罰吟詩。
深藏歌舞翠簾垂,
耳熟風柔遣得知。
不望一斑疏處見,
堤防捉去罰吟詩。
歌舞深藏在低垂的翠簾之后,輕柔的風聲讓人隱約知曉里面的動靜。不期望能從稀疏處窺見一斑,還得提防被人捉去罰吟詩。
翠簾:綠色的簾子。
遣得知:讓人知曉。
一斑:指事物的一小部分。
由于缺乏更多背景資料,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身處有歌舞表演的場合,在觀賞過程中突發靈感而作,當時詩人可能心情輕松愉悅。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詩人在特定場景下的心理活動和感受。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詼諧、意境有趣。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的靈活性。
關西不雨凡幾城,孜孜誰獨勞其情。
鎮潼太守真賢明,驅車遠有金沙行。
春空破碧幢高旌,東風環珮鏘瑤瓊。
溪翁不釣童不耕,隆隆千里謳歌聲。
從容禱罷殘霞橫,蓮花頂上微云生。
云兮云兮云莫停,霈然一灑塵埃清。
病叟在所收,越已為高義。
就而飲食之,盛具煩親致。
讓榻行殊禮,朋酒代賄幣。
非徒追古風,兼使奉時祭。
魚有所歸,鳥有所棲。
孤墳累累,子將何依。
束子之裝,裹子之糧。
促登汝航,往歸汝鄉。
鴻雁最知時,未逃羅與網。
不能忘稻粱,千里安得往。
鳴蜩腹空虛,見喙因其響。
丹鳳穴九霄,虞人常夢想。
有客從京南,來尋淮上叟。
氣貌良肅雍,辭令亦溫厚。
如此已可喜,遺我故人書。
須臾四千里,恍惚游江湖。
向夕層云結,黎明漫漫飛。
山川都變色,松竹倍生輝。
共喜飄方密,翻憂落漸稀。
陰功施黑律,寒侯應璿璣。
右席延文客,先涂奉玉妃。
二儀清景混,四野遠光圍。
愛日因藏照,狂飚間作威。
三冬茲有得,一谷敢言饑。
渇望于時久,華心在物微。
霈然蒙大潤,化力少知歸。
煙波何處是汀洲,白鳥歸來且下樓。
木落更隨寒雨盡,山空仍帶夕陽愁。
詩筒去是蘭亭事,客棹來非剡水游。
我問兩人同榜彥,仕方行義若為羞。
有客從東來,迺是徐方秀。
言行過乎恭,篇章一何富。
顧我白髪叟,贈以青瑤枝。
我將投木桃,桃始開花時。
青松何嵒嵒,生在孤高處。
能鳴月下風,更入云閑路。
云漢何渺茫,遠過衡山陽。
松風上河漢,高韻落三湘。
我喉已吞霜,我口復吞月。吞霜吞月太麤豪,五臟心胸總清徹。
東家亦有人中清,一從年少名豪英。文章余事能用兵,蛇矛丈八折羽旌。
排成大陣將橫行,太華屹立洪河傾。螭騰豹躣哮虎鳴,斗膽可落突眼睛。
沖車突騎出不意,鋒不可當聲動地。前軍已勝后兵繼,唱罷凱歌氈帳睡。
將軍但筑受降城,老大不煩修武備。
有客懷剛義,無物能干抱。
堂有白頭親,惟憂甘旨少。
其家十五口,行計亦草草。
也須謀??粥,不可使饑倒。
成都學最古,肇自西漢時。寥寥千余載,間有或盛衰。
慶歷始下詔,四方如響隨。良哉樂安伯,治體由本基。
遠模類文翁,故事循魯僖。課試月為度,講解日有規。
教育猶父兄,片言不邇遺。學子五百人,弦誦何儀儀。
陶成禮義俗,大變西南維。距此已一世,繼者賢其誰。
胡公廟堂老,天子深倚毗。下車急先務,勸學為之師。
時異心則同,兩哲吹塤箎。作詩遺諸生,字字皆典彛。
近欲美材成,遠使純風熙。礱石建巨堂,豎柱不復欹。
九經滿四壁,高下相支持。首尾傳注完,粲然日星垂。
斯經與斯堂,天下難等夷。度地得勝勢,西隅敞高扉。
氣象自宏顯,出門見通逵。嘉木種千本,敷陰接春暉。
人將不剪伐,異日甘棠枝。賤子昔在泮,執經趨綘帷。
嘗聞先生訓,敢告多士知。讀書有本統,宜先窮是非。
微言率簡易,眾說殊支離。詳觀圣賢跡,于我猶蓍龜。
不獨事辭章,華葩競葳蕤。豈徒換爵祿,稱謂生光輝。
立已如遠游,縱橫亦多岐。取舍各異轍,義利難兩馳。
一足少蹭蹬,終身陷污卑。君子與小人,古今不同歸。
勉哉篤志操,行副公所期。
病叟相逢恨不早,蒹葭敢比瑤林好。
誰作羊車衛玠看,不道好玄揚子老。
使君禮義高如山,清風更可清塵寰。
明日王君來訪我,陶潛欲臥君須還。
憶同支遁宿嵚崟,不負平生壯觀心。
北固山隨三楚盡,中泠水入九江深。
紛紛落月搖窗影,杳杳歸舟送梵音。
東去何時來蠟屐,天邊爽氣夢相尋。
春風本是詩家友,典卻琴書也沽酒。
呼童去問紫霄翁,近來枕上吟詩否。
不醉不吟將奈何,過卻今年春已多。
胸中壯氣吐不出,看看空作送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