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賜金園間居即事
溪流曲曲繞柴門,
石作屏風樹作垣。
每與野人臨水坐,
梅花香里話君恩。
溪流曲曲繞柴門,
石作屏風樹作垣。
每與野人臨水坐,
梅花香里話君恩。
溪水彎彎曲曲地環繞著柴門,石頭當作屏風,樹木當作圍墻。常常和鄉野之人在水邊坐談,在梅花的香氣里談論著君主的恩澤。
柴門:用柴木做的門,指簡陋的房屋。
垣:圍墻。
野人:鄉野之人。
君恩:君主的恩澤。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獲得君主賞賜的園林中居住時所作,當時詩人處于相對閑適的生活狀態,有感于君主的恩賜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園間閑適生活并表達對君恩的感激。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情境下的心境。
鄭客西入關,行行未能已。
白馬華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遺鎬池君,明年祖龍死。
秦人相謂曰,吾屬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故人南臺秀,夙擅中朝美。擁傳從北來,飛霜日千里。
貧居幸相訪,顧我柴門里。卻訝繡衣人,仍交布衣士。
王程遽爾迫,別戀從此始。濁酒未暇斟,清文頗垂示。
回瞻驄馬速,但見行塵起。日暮汀洲寒,春風渡流水。
草色官道邊,桃花御溝里。天涯一鳥夕,惆悵知何已。
燕趙有秀色,綺樓青云端。
眉目艷皎月,一笑傾城歡。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風寒。
纖手怨玉琴,清晨起長嘆。
焉得偶君子,共乘雙飛鸞。
桃花春水漲,之子忽乘流。
峴首辭蛟浦,江中問鶴樓。
贈君青竹杖,送爾白蘋洲。
應是神仙子,相期汗漫游。
莊周夢胡蝶,胡蝶為莊周。
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
乃知蓬萊水,復作清淺流。
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
富貴故如此,營營何所求。
支公已寂滅,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來,道場救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凈土。
身心能自觀,色相了無取。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戶。
嶺外飛電明,夜來前山雨。
然燈見棲鴿,作禮聞信鼓。
曉霽南軒開,秋華凈天宇。
愿言出世塵,謝爾申及甫。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
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晚節逢君趣道深,結茅栽樹近東林。
吾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遂發心。
北渚三更聞過鴈,西城萬里動寒砧。
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
山鸜鵒,長在此山吟古木。嘲唽相呼響空谷,哀鳴萬變如成曲。
江南逐臣悲放逐,倚樹聽之心斷續。巴人峽里自聞猨,燕客水頭空擊筑。
山鸜鵒,一生不及雙黃鵠。朝去秋田啄殘粟,暮入寒林嘯群族。
鳴相逐,啄殘粟,食不足。青云杳杳無力飛,白露蒼蒼抱枝宿。
不知何事守空山,萬壑千峰自愁獨。
便道訪情親,東方千騎塵。
禁深分直夜,地遠獨行春。
絳闕辭明主,滄洲識近臣。
云山隨候吏,雞犬逐歸人。
庭顧婆娑老,邦傳蔽芾新。
玄暉翻佐理,聞到郡齋頻。
河縣柳林邊,河橋晚泊船。
文叨才子會,官喜故人連。
笑語同今夕,輕肥異往年。
晨風理歸櫂,吳楚各依然。
西岳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臺,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容顏若飛電,時景如飄風。
草綠霜已白,日西月復東。
華鬢不耐秋,颯然成衰蓬。
古來賢圣人,一一誰成功。
君子變猿鶴,小人為沙蟲。
不及廣成子,乘云駕輕鴻。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
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
意輕千金贈,愿向平原笑。
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
蓐收肅金氣,西陸弦海月。
秋蟬號階軒,感物憂不歇。
良辰竟何許,大運有淪忽。
天寒悲風生,夜久眾星沒。
惻惻不忍言,哀歌逮明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