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
結發誦詩書,昂昂駒千里。
同學多少年,半笑青云裹。
嗟予獨何為,揶揄慚路鬼。
登樓一長嘯,萬里悲風起。
買臣窮負薪,少陵艱拾梠。
咄咄復何言,古來共如此。
結發誦詩書,昂昂駒千里。
同學多少年,半笑青云裹。
嗟予獨何為,揶揄慚路鬼。
登樓一長嘯,萬里悲風起。
買臣窮負薪,少陵艱拾梠。
咄咄復何言,古來共如此。
自幼年起便誦讀詩書,志向高遠如千里良駒。當年同窗學友眾多,如今半數已在仕途得意。可嘆我為何如此?被人嘲笑連路鬼都不如。登樓一聲長嘯,萬里悲風驟然刮起。朱買臣曾窮困砍柴,杜甫也艱難拾橡充饑。還能說什么呢?自古以來都是如此啊。
結發:古代男子成童時束發,此處指年少時。
昂昂駒千里:出自《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所謂伊人,于焉逍遙?”,此處比喻才華出眾、志向高遠。
青云裹:指仕途顯達,如身處青云之中。
路鬼:指路上的行人或卑微者,此處含自嘲被輕視之意。
買臣:朱買臣,西漢人,早年家貧以砍柴為生,后得漢武帝重用。
少陵:杜甫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詩人,曾因戰亂貧困,有“歲拾橡栗隨狙公”(《同谷七歌》)的經歷。
拾梠(lǚ):拾取橡栗(橡樹果實)充饑,梠即橡栗。
此詩或作于作者仕途失意、感慨人生之際。通過回顧年少苦讀的壯志與現實中落魄的對比,結合歷史上失意文人的典故,反映了傳統士人在理想與現實落差中的精神困境。
全詩以“結發誦詩書”的志向起筆,轉向“同學青云”的現實對比,繼以“登樓悲風”的場景渲染,最后援引典故收束,層層遞進地展現了懷才不遇的憤懣。語言質樸沉郁,情感真摯,是古代失意文人內心世界的典型寫照。
干儀混成沖邃,
天道下濟高明,
闿陽晨披紫闕,
丹襟式敷衷懇,
玄鑒庶察微誠。
先德謙?冠昔,
嚴規節素超今。
奉國忠誠每竭,
既迫王公屢請,
方乃俯遂群心。
有限無由展敬,
律中夷則,序應收成。
功宣建武,義表惟明。
爰申禮奠,庶展翹誠。
九秋是式,百谷斯盈。
朝壇霧卷,曙嶺煙沉。
爰設筐幣,式表誠心。
筵輝麗璧,樂暢和音。
仰惟靈鑒,俯察翹襟。
赫赫離精御炎陸,滔滔熾景開隆暑。
冀延神鑒俯蘭尊,式表虔襟陳桂俎。
千官肅事,萬國朝宗。
載延百辟,爰集三宮。
君臣德合,魚水斯同。
睿圖方永,周歷長隆。
羲農首出,軒昊膺期。
唐虞繼踵,湯禹乘時。
天下光宅,海內雍熙。
上玄降鑒,方建隆基。
笙鏞間玉宇,文物昭清輝。
晬影臨芳奠,休光下太微。
孝思期有感,明絜庶無違。
葭律肇啟隆冬,
蘋藻攸陳饗祭。
黃鐘既陳玉燭,
紅粒方殷稔歲。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
奉成先旨,明臺畢功。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
永昌帝業,式播淳風。
山窗游玉女,澗戶對瓊峰。
巖頂翔雙鳳,潭心倒九龍。
酒中浮竹葉,杯上寫芙蓉。
故驗家山賞,惟有風入松。
明朝游上苑,
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
莫待曉風吹。
瞻紫極,望玄穹。
翹至懇,罄深衷。
聽雖遠,誠必通。
垂厚澤,降云宮。
夕惕同龍契,晨兢當鳳扆。
崇儒習舊規,偃伯循先旨。
絕壤飛冠蓋,遐區麗山水。
幸承三圣余,忻屬千年始。
太陰凝至化,真耀蘊軒儀。
德邁娥臺敞,仁高姒幄披。
捫天遂啟極,夢日乃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