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饗拜洛樂章:昭和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
奉成先旨,明臺畢功。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
永昌帝業,式播淳風。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
奉成先旨,明臺畢功。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
永昌帝業,式播淳風。
上天垂愛賦予使命,三位圣皇奠定隆盛基業。奉行先帝旨意,明臺終于建成。舉行宗廟祭祀表達敬意,希望能表明深深的心意。讓帝業永遠昌盛,傳播淳樸的風氣。
九玄:指九天,這里代指上天。眷命:垂愛并賦予使命。
三圣:一般指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基隆:奠定了隆盛的基業。
明臺:傳說為黃帝聽政之所,這里可能指特定的宮殿或祭祀場所。畢功:完工。
宗祀:宗廟祭祀。
式:發語詞,無實義。淳風:淳樸的風氣。
此詩創作于武則天時期。武則天為了宣揚自己的統治合法性,舉行大饗拜洛等儀式。詩中體現出對唐朝前期三位皇帝功業的尊崇,也是武則天為鞏固統治、祈求帝業永昌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先帝功業,祈求帝業永昌。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風格典雅,符合祭祀樂章規范。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宮廷祭祀文學的特點。
海邊三載試琴才,省問煩君兩度來。天闊風鵬嗟轉徙,秋深霜雁獨飛回。計程驛路過江棹,屬買漁蓑掛釣臺。別酒多傾也能醉,歡情不似故園杯。江沱已喜干戈定,吳越猶聞稻蟹肥。把酒正看黃菊好,凝眸無柰白云飛。鄉閭訊遺情親減,中外聯行爾我稀。幸為經營石湖畔,秫田三畝一苔磯。
說與門前白鷺群,也宜從此斷知聞。諸公有意除鉤黨,甲乙推求恐到君。
何處得秋多,江上垂絲柳。乍見翻疑綠勝常,誰信朝朝瘦。不肯逐浮萍,柯葉堅相守。守到清秋倍惘然,挽得斜陽否。
盥手焚香散篆煙,解冤釋劫誦諸天。塵緣久與飛灰盡,惟有冰心一片堅。
二伯分藩地,諸胡互市場。虎牢同鄭戍,魚爛竟梁亡。仗劍空神博,霾輪又國殤。相州師一潰,從此隳邊防。
古梅生疏香,幽致邈難寫。臨風濯寒秀,相對足閒雅。瓊姿妙天然,未許粉黛假。譬如歌陽春,曲高和者寡。開軒涵明月,顧影自瀟灑。惟應翠袖人,亭亭伴林下。
衣襟成墨色,面目帶煤塵。盡愛爐中獸,誰憐窯下人。
閒愁萬種掃難清,漠漠蠻江雨又晴。歸國人才辛棄疾,通天心事沈初明。停云八表思朋好,朗月三生發古情。書罷逍遙鸴鳩笑,劇憐憤世有莊生。
我從華陰來,秋懷苦凄愴。一登十八盤,嗒焉如盡喪。手拂岫幌開云關,峰巒變滅無停狀。貍狌嘯雨猿晝啼,咫尺但愁失歸向。蒼藤冪歷穿危棧,高下冥迷那得辨。石棱澗道僅數尋,渭水秦山幾回轉。舉頭忽訝青天開,垣屋鱗鱗綴晴巘。長松掛壁森蓬藋,細霧緣扉裊煙篆。吁嗟青柯坪,壯觀真崔巍!三峰高造天,于我何有哉?安得巨靈咆哮重擘裂,二十八潭傾帝臺。手挽鐵船入天漢,仰攀十丈蓮花開。回頭卻笑羨門子,坐看東海生黃埃。
萬宇新歌大有年,又看瑞雪粲瓊田。太平和氣隨春轉,斗米從今三四錢。
劉郎洞里筑春臺,百囀流鶯任往來。文檻露凝楊柳合,翠幃風動薜蘿開。荊花恍似田家見,玉樹渾如謝氏栽。此景獨憐便逸興,幾時招隱白云隈。
郭外故人屋,茅檐即水涯。遠灘通鷺渚,近徑借農家。移樹惜陰薄,開籬當日斜。便知循乞處,村路不妨賒。漫須論住后,只擬到來初。樹凍花從里,煙寒柳任疏。飯因饑烏施,偈為老農書。盡慕居窮谷,深村可不如。
征鞭且止莫頻揮,徙倚車中望翠微。沿路細塵沖馬起,隨風輕絮撲人飛。驛旁列樹因時補,水面殘花何處歸。芳草萋萋欣茂對,知他久已沐春暉。樹大陰清鳥亂啼,一灣流水繞城西。當頭云晦霞光暗,對面山高塔影低。既向街前尋寓所,又從壁上看留題。農人共說農工貴,想到前宵雨一犁。
頑陰將臘襲衣褠,倦轡臨風愧白頭。一事無成還歲晚,百年過半尚人謀。天邊漫鑄黃金印,月下何時紫綺裘。擬借東鄰分一徑,未應人物謝羊求。
春尋載酒本無期,乘興還嫌馬足遲。古寺共憐春草沒,遠山偏與夕陽宜。雨晴澗竹消蒼粉,風暖巖花落紫蕤。昏黑更須凌絕頂,高懷想見少陵詩。積雨山行已后期,更堪多病益遲遲。風塵漸覺初心負,丘壑真于野性宜。綠樹陰層新作蓋,紫蘭香細尚馀蕤。輞川圖畫能如許,絕是無聲亦有詩。不顧尚書此日期,欲為花外板輿遲。繁絲急管人人醉,竹徑松堂處處宜。雙樹暗芳春寂寞,五峰晴秀晚羲蕤。暮鐘杳杳催歸騎,惆悵煙光不盡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