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十
風欲拋高雨壓沉,
黃昏前后五更深。
風欲拋高雨壓沉,
黃昏前后五更深。
風想要將雨拋向高處,卻被雨壓得低沉;從黃昏前后一直到五更天的深夜。
拋高:將雨拋向高處。
壓沉:雨勢沉重下壓。
五更深:五更時分,指凌晨3-5點,此處表示深夜。
此為斷句,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可能為詩人即興所作或未完成作品中的片段,反映其對自然景象與時間流逝的觀察。
此句通過‘風’‘雨’的動態描寫與‘黃昏’至‘五更’的時間延伸,勾勒出風雨交加、長夜難眠的場景,語言凝練生動,動詞運用精準,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捕捉。
綠水繞園廬,花無一日虛。
柳橋閑研席,竹嶼小籃輿。
惡草防滋蔓,新篁戒剪梳。
不堪奇字累,酬接費分疏。
地僻車塵遠,家貧人事稀。
一軒清且樸,萬舸去還歸。
盡日看垂釣,明時尚采薇。
多君憐墨客,未厭款柴扉。
草樹萋圓未似秋,
孤蟬低咽怨清游。
車聲歷鹿河聲死,
碾破西行五日愁。
官柳動新枝。
萬縷黃金萬縷絲。
折贈行人千里去,回期。
莫待清霜落葉時。
斗樞齊七政,鼎鉉象三公。
文武兼人際,安危注意同。
規隨馀故事,止足暢高風。
他日云臺畫,依然想竇融。
去日覓釣竿,定能垂釣否。
若不暇釣魚,釣竿當去取。
君有萬斛舟,
乘風信水流。
水深風力健,
應得到瀛州。
玉門將軍秦隴客,十載不歸頭半白。
夜聞隴水憶秦關,曉土城頭聽羌笛。
笛聲嗚咽送邊愁,隴水滔滔日夜流。
壯士三千豪氣盡,家人翹首望封侯。
年年虛建平邊策,依舊黃沙隴水頭。
落月猶疑在屋梁,涼蟬抱樹發清商。
公真健者如松柏,我亦鄉人敬梓桑。
著作尚馀揚子草,海邦猶想召公棠。
巋然一座靈光殿,竊幸同時切景行。
萬里相依豈偶然,選官選佛似君賢。
薇羹屢為伯夷餓,草榻偏容普化顛。
膏澤諸山時沃若,清風四壁本蕭然。
晝長客去無馀事,一卷金剛自歲年。
迢迢禺氏山,珠壁交晶英。
二六照梁乘,三五連趙城。
兩美必相合,誰言容易并。
刖足傷卞盉,按劍嗟枚生。
子續艱征賦,余和從軍行。
同心復同患,日暮天末情。
斂翅歸來口欲緘,結茅遁戢寄云巖。?辀聒耳思拋彈,薜荔縈墻未肯芟。
閒笑蜜蜂空采撲,靜聽雛燕語呢喃。翛然頓釋人間累,設阱維防餓虎饞。
杜門卻掃絕機緘,砥節端如萬仞巖。澗底無鰲休擲釣,路傍有草倩誰芟。
披襟嫩竹敲風細,支枕幽禽斗語喃。底事曉來無挾彈,為嫌屋上集烏饞。
除日春臨三十年,
如今更值歲朝天。
好師好友知何處,
快得新盟白社賢。
抔土銘騏駿,詼如柳子騷。
滌新藏缺研,憫舊惜殘毫。
射石懲年少,聞雞仄枕高。
云低鴻翼遠,弋者不償勞。
每恨才高翻命薄,卻憐詩好得名香。
都門誠有幽燕氣,珠米難充藜藿腸。
浩浩蒼天何混混,沉沉小巷忽茫茫。
叩環不遂升堂愿,蕭瑟秋風襲舊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