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湯官師
萬里相依豈偶然,選官選佛似君賢。
薇羹屢為伯夷餓,草榻偏容普化顛。
膏澤諸山時沃若,清風四壁本蕭然。
晝長客去無馀事,一卷金剛自歲年。
萬里相依豈偶然,選官選佛似君賢。
薇羹屢為伯夷餓,草榻偏容普化顛。
膏澤諸山時沃若,清風四壁本蕭然。
晝長客去無馀事,一卷金剛自歲年。
相隔萬里卻能相依相伴,這并非偶然,無論是選官任職還是修佛悟道,你都賢能出眾。你像伯夷一樣,常以薇菜為食忍受饑餓,草榻卻能容納像普化和尚那樣癲狂之人。你施予諸山的恩澤如同及時雨般潤澤,而自己的居所卻四壁空空,只有清風相伴。白天漫長,客人離去后再無其他事,便手持一卷《金剛經》度過歲月。
選官選佛:選官指入仕為官,選佛指修行佛法。
薇羹:薇是一種野菜,薇羹即用薇菜做的羹。伯夷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兒子,商朝滅亡后,他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
普化顛:普化是唐代禪僧,行為癲狂。
沃若:潤澤的樣子。
蕭然:形容空虛、冷落。
金剛:指《金剛經》,佛教經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與湯官師相隔萬里卻結下情誼,可能是湯官師為官清廉、品德高尚、有佛道修行般的境界,讓詩人十分敬佩,故而寫詩相贈,以表達對他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湯官師的賢能、高潔和豁達。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形象地展現人物品質;對比鮮明,凸顯人物精神境界。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高尚品格的推崇和贊美,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視人所不窺,修人所不為。奉以無愧怍,商丘是吾師。
頗憶前身是謫仙,硯煩親捧玉堂前。如今再閱嬋娟面,不覺人間五百年。
夢邊涼雨。夢覺秋何許。南雁飛回煩寄語。千萬將愁捎去。側枝花壓重簾。花情似我懨懨。閒卻空房箏柱,嫩涼防到蔥尖。
水上青峰三面環,扁舟初入境中閒。先生眼界還難饜,欲鏟城隅破遠山。
行止非人所可為,疏慵何事不違時。已驚夢里雞鳴早,翻笑人間鶴到遲。剡曲船回空此興,洞庭飛過怕渠知。依然身世溪亭上,售用新添五首詩。
須信桃源路易迷,野人遙指過山西。由來石室非仙窟,漫向云中覓舊蹊。
故人乍見如生面,良久熟視仍驚呼。六年怪我憂患馀,不應豐美如瓠壺。煖湯濯足敷座坐,呼童爨玉羹土酥。攜過雙林謁大士,天華吹墮紅氍毹。斷穗清霜農圃凈,寒鴉落木漁村孤。從游復恨冬日短,張燈待月松堂虛。淵明不入惠遠社,杜子頗是贊公徒。彼皆艱難困生理,好事豈有此樂且。曹君曹君慎勿疏,他年念我專壑居。夜來奇夢果有徵,乘風萬里云龍趨。
一室蕭然似冷官,更無車馬駐江干。天清不斷絲絲雨,春淺猶生陣陣寒。公事癡兒何日了,云山圖畫要人看。輕風正滿微黃柳,誰與相從試憑欄。
凌晨唱第姓名揚,兄弟斜飛列雁行。力振箕裘應不墜,身承綸紱有余光。欲知宗德流芳遠,更喜孫枝發秀長。四世十人沾寵屋,名標桂籍永相望。
此地巖壑數千重,吾君駕鶴□乘龍。掩映葉光含翡翠,參差石影帶芙蓉。白日將移沖疊巘,玄云欲度礙高峰。對酒鳴琴追野趣,時聞清吹入長松。
浮生類俳憂,但可付一笑。做人復做馬,吃飯今吃草。富貴變貧窮,丑陋卻美好。不識主人公,去來三惡道。
未信儒冠得誤儂,排云消息夢魂中。君王若喚丹青手,畫我寒巖筑晚風。
李唐筆。千歲香嚴手跡。何人考、年月姓名,惟有堅牢字千百。宣南四立壁。收得。禪心一篋。是楊云、宣統二年,手割敦煌萬山色。秋風滿京國。嘆諫草無功,天黯南北。傷心馬角烏頭白。便水遠山遠,一聲去也,燕云如夢萬里隔。剩身外經冊。榮德。故山碧。準白發頭陀,身傍諸佛。梵天花雨峨眉宅。只甚日攜手,卷中詞客。金光明字,月一片,照凈室。
新冢累累戰血腥,偶然投瓦損泠泠。君來連雨能無意,重洗湖山一段青。
厚德流光報必豐,當年齒稚已奇童。蘭芽秀擢孤根內,華表驚呼一夢中。肯向陳人論世好,絕知新句有家風。海棠花下看鐘蔣,說著令人念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