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祥符寺
禪院鄰水西,遺宅魏公舍。
傳自興寧間,此焉講般若。
經過路欲迷,徙倚殘碑下。
老鴟出疏林,蒼鼠竄破瓦。
墻陰繞徑深,潭影向空瀉。
亭午不聞鐘,此意轉瀟灑。
禪院鄰水西,遺宅魏公舍。
傳自興寧間,此焉講般若。
經過路欲迷,徙倚殘碑下。
老鴟出疏林,蒼鼠竄破瓦。
墻陰繞徑深,潭影向空瀉。
亭午不聞鐘,此意轉瀟灑。
禪院坐落在溪水西岸,這里曾是魏公的舊宅。傳說自東晉興寧年間起,便在此宣講般若智慧。途經此處路徑幾乎迷失,我在殘碑下徘徊許久。老貓頭鷹從稀疏樹林中飛出,灰色老鼠竄過破損的屋瓦。墻根陰影里小徑幽深,潭水倒影仿佛向空中傾瀉。正午時分聽不到鐘聲,這般意境反而更顯灑脫。
魏公舍:魏姓官員的舊宅,具體所指待考。
興寧:東晉哀帝司馬丕年號(363-365)。
般若(bō rě):梵語音譯,佛教指如實認知一切事物的智慧。
徙倚(xǐ yǐ):徘徊、流連。
老鴟(chī):老貓頭鷹。
亭午:正午。
祥符寺傳為東晉興寧年間所建,曾是講經勝地。詩人途經此寺時,見其已顯衰敗:殘碑、破瓦、疏林,不復當年香火。創作背景或為詩人游歷途中,因古寺興廢觸發感慨而作。
全詩以“過”字貫穿,通過對祥符寺內外環境的細致描寫,展現古寺由盛轉衰的變遷,既暗含歷史滄桑感,又以“亭午不聞鐘”的空寂引出灑脫心境,體現詩人對自然與人事的獨特感悟。
當初湖上,記春風載酒,行吟蘭楫。一棹水云空闊里,隨意狂歌散發。就柳停舟,尋梅選夢,衣浣孤山雪。十年而后,剩游多半消歇。
如今重到湖干,荒寒臺榭,楊柳風吹折。吹笛雙鬟人去矣,閑了半湖煙月。冷露凄猿,荒云葬鶴,風走虛廊葉。傷心誰問,寒蛩除是能說。
記圖中、樓閣是耶非,仙鄉憶前游。有詩舫清幽,琴閨姝麗,粉墨痕留。重來玉人無恙,畫稿漫添修。雙照媚春影,纖月如鉤。
卻訝簪花嬌女,為誰工點綴,縑素風流。把芳懷托付,此意盡綢繆。悵天涯、柳眠鶯老,倚回闌、凝望損湘眸。催料理、早攜鏡檻,同熨香篝。
三年臥病今年好。二月春寒,又被東風惱。古人詩語今人道。傍柳隨花方未了。
閒學少年還嘆老。擊節長歌,不恨知音少。流水橋邊亭子小。古琴時有幽人抱。
相逢誰謂吟詩瘦。聞道春來,筋力全勝舊。曾將春酒遙稱壽。今年準擬明年又。
夢里周公應不復。筆底春秋,莫問何時就。老眼摩挲凌宇宙。一聲啼鳥西堂晝。
故人千里書中意。前日江山,今日還增氣。呼童為掃門前地。觀風使者春將至。
行空天馬非凡騎。第二泉頭,酌水能心醉。漫道薦賢名已遂。桃李笑東風多事。
屈指一陽今九九。綠起郊原,草色無還有。燕子歸來應不久。主人病后初開酒。
次第春光詩管取。論清景剛,道是才黃柳。半醒半醉花開后。幾多人等閒白首。
小摘情親自履畦,負霜含露末秋時。綠葵白薤何須說,潘岳當時恐未知。
自鋤稀甲細分畦,憶在西山獨往時。便把須彌藏芥子,個中境界有誰知。
問舍求田術未工,
論心許汜得毋同。
崎嶇入蜀真非計,
床下何如在甕中。
高才佐理振聲華,
畫省優游沐寵嘉。
案牘不勞機務息,
月明閒對紫薇花。
萬里投荒去不還,竟難生入玉門關。荷戈一集聲哀怨,魂魄猶應戀故山。
身經九死輕戈壁,地遠重邊到玉河。空向歲朝占吉語,文禽終觸北山羅。
一坐據梧床刃消,
五星競耀燭秋宵。
掃廳禁近延僧孺,
孰謂詩書避賦繇。
生緣斷處伸驢腳,
驢腳伸時佛手開。
為報五湖參學者,
三關一一透將來。
轅門令嚴大旗卓,鼓止霜清曉吹角。諸將候竭方逡巡,白衣闖入門無人。
有時狎游輒累日,急使召之深自匿。倡樓昵飲聞歡聲,擲盡黃金空手出。
奮髯箕踞譚兵書,受降用間擒王徐。俞家戚家以力取,取之以術鉤吞魚。
率爾作表貢白鹿,皇帝稱善再三讀。聲名一夕遍內臺,龍跳鷹跱青天開。
忽錐其囊刺其耳,棄妻殺妻屢求死。生無所益事遠游,賦出入塞春徂秋。
突逼軍營拔劍舞,蟬蛻歸隱山之幽。室中咄咄挾犬坐,月復一月不舉火。
長魚大肉啖已多,便餓十年理亦可。書數千羚斥賣之,藉蒿薦席聊自娛。
月明高吟得意詩,一鶴孤嘯群鶴隨。明朝棹戶晝不起,起視悠然長逝矣。
使者入西京,鳴珂紫陌行。
雕龍齊客辨,數馬漢臣名。
綵筆游堪遠,清尊世可輕。
因君憶東霍,江月十年情。
叩馬何人亦急裝,延秋門外晚蒼涼。
漏師遮莫憎回紇,召釁無端罷李綱。
此日西風寒翠蓋,當時明月按《霓裳》。
可憐火照驪山夜,白發宮嬪殉上皇。
斫竹藩新廨,鋤茅辟古蹊。地偏松鼠過,樹合竹雞啼。信步來溪上,遲留到日西。移時忽得句,遣興不拘題。
鵠立疏晨仗,蜂喧聚午衙。寓居多澤水,吾分合漁槎。未病常儲藥,無眠減啜茶。從人笑潘岳,垂老更栽花。
近時來井邑,遠跡亦山林。每憶君賜食,尚期朋盍簪。遣文當述理,臨政必清心。片語人皆信,無煩徙木金。
胸中萬卷羅經濟,世不我知將焉逝。
方袍箬笠入深山,孤情冥結煙霞契。
松巔老鶴盤空青,石上流泉濯流穢。
還隨鹿豕歷崟崎,采斸靈苗調沆瀣。
此時已覺身骨輕,無待仙真授緘秘。
那知名早列丹臺,靈風導引虛無際。
耳邊密語世稀聞,指點天根在西兌。
歸來閉戶養玄關,得一堪矜萬事備。
始知大藥非外求,個中自有真天地。
從此儴佯作散仙,提筐荷鍤原兒戲。
斷雁飄愁,盤鴉聚暝,一鞭殘夢歸鞍。酒醒郵程,嶺云壟樹漫漫。渡江幾點歸帆影,近荒林、一帶楓斑。最難堪,第一峰前,立馬斜看。
而今休說鄉關路,剩濛濛野水,瘦柳漁灣。短帽西風,古今無此荒寒。蘆笳聲里旌旗起,問當年、誰姓江山。有悠悠、幾處牛羊,短笛吹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