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口道中
晨出上東門,迤邐來峽口。
兩山夾人高,到此如戟手。
一關當其中,密樹光冥黝。
所以吳朱桓,伏師殲魏丑。
地利無古今,有險在能守。
明末盜如毛,垂橐肆流走。
晨出上東門,迤邐來峽口。
兩山夾人高,到此如戟手。
一關當其中,密樹光冥黝。
所以吳朱桓,伏師殲魏丑。
地利無古今,有險在能守。
明末盜如毛,垂橐肆流走。
清晨從東城門出發,沿著曲折的路來到峽口。兩旁的高山夾著行人,到這里就像張開的戟手。一座關卡位于兩山之間,茂密的樹林里光線昏暗。所以三國時吳國的朱桓,能埋伏軍隊殲滅曹魏的丑類。地勢的險要古今都一樣,有險要之地關鍵在于能守住。明朝末年盜賊多如牛毛,他們帶著袋子肆意流竄。
迤邐:曲折連綿。
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成戟形,形容山勢險峻。
冥黝:昏暗。
朱桓: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曾在濡須口之戰中設伏大敗魏軍。
垂橐:垂著袋子,指盜賊攜帶財物。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作者游歷峽口有關。詩中提及朱桓事跡,是借古事說地勢重要。而“明末盜如毛”表明處于明末社會動蕩時期,盜賊眾多,社會不安,作者借此抒發對時局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地勢險要需善加防守,以峽口地勢為切入點,結合歷史和現實,展現了明末社會的不穩定。其特點是將寫景、敘事、議論融為一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作者的思考。
截筒化字昔人無,敬圣如兄孰與俱。僻地休教遺剩畫,清風尚可掃微污。
且將食古歸君子,竟把虛心勉士夫。自此鄉村知傲效,瑯玕值足當洪壚。
罔兮罟兮惟田漁
時兮食兮民之須
以享以祀兮燔祭有馀
身置煙霄上,
扶藜一叩扃。
云流藏殿閣,
樹老斷青冥。
坐石雙旌合,
看花數騎停。
誰憐棲遁處,
吹角不堪聽。
天地英靈在,江湖名姓香。
良田書滿屋,樂事酒盈觴。
字畫堪追晉,詩刊欲遍唐。
音容今已矣,老我倍凄涼。
好山如好友,悵焉風雨隔。
朝來喜新晴,還復理輕策。
蒼翠森到眼,一笑獲良覿。
攀蘿躡危磴,捫壁搜古跡。
有洞忽中穿,巨靈何代擘。
凜然毛發竦,天風吹不息。
虛亭納萬象,曠覽浩無極。
日墮林莽間,村墟明歷歷。
閒云已歸岫,倦鳥亦斂翼。
延佇未能去,孤吟坐成夕。
逃空劫外已蒼然,
玩水觀山得幾年。
聞說聽經曾肯首,
老來無力補青天。
聽風病酒秋江路。笛怨縈花步。湖名空自號鴛鴦。怎不替流歡夢到橫塘。
水西驛下走重系。樓閣斜陽里。蕭蕭紅桕亂棲鴉。可是小橋東去那人家。
回看運會復何營,現在都歸夙妄情。
劫火幾時灰并燼,頹波誰謂致澄清。
足知貧賤為生拙,且喜行藏著處輕。
快睹巨濤朝浴日,風塵不向海門生。
蕭瑟新秋感索居,停云相望意何如。清風輒自思玄度,一壑誰應過幼輿。避世漫依金馬署,憂時難上洛陽書。冥冥江海歸鴻遠,目極扁舟憶釣魚。
為官閒似住山人,秋水秋云老此身。一鏡獨憐潘岳瘦,千金難買馬卿貧。天涯落葉驚殘夢,城外西風起暗塵。試問文林諸社友,幾時同探武陵春。
一副精神托筆端,寫來惟與故人看。少年裘馬邀名易,老大文章問世難。宋玉有情空作賦,班超何日正登壇。近來稚子皆能武,爭市龍駒答繡鞍。
馬嘶寒籟亂云移,牢落秋懷祇自知。一劍可存君子道,孤琴先托故人悲。留都父老崇高尚,薊北兒童事粉脂。今日吟詩倍惆悵,相思猶慘別離時。
一從月窟移根到
不落人間第二香
商略江梅是兄弟
等閒休復斗風光
為具魚蔬幾日餐,
臨行珍重祝平安。
書囊已似離情重,
病腳還愁行路難。
孤月窺簾燈影瘦,
西風卷地雁聲酸。
遙憐屋冷兼衣薄,
早早歸來共暖寒。
香透蜂房蝶夢殘,
一簾新雨又春闌。
柳腰瘦得難禁舞,
今夜春風莫更寒。
鴻惟烈祖,啟迪后人。
皇皇上帝,俾予字民。
民協平康,帝命式臧。
宅彼陶唐,光于萬方。
萬方億寧,亦莫我敢承。
如天之運,如日之升。
孰知其極兮,不可得而名不可得而稱。
耦耕恐難遂,夢想澉上山。山中有丙舍,靜讀可閉關。高峰九十九,三面開煙鬟。踏浪看山色,我愿充魚蠻。
卻因俗緣重,尚阻仙梯攀。我兄亦多累,何日全家還。偶來鷗共泛,難與云同間。不如且就我,信宿茅三間。
相違動一紀,鬢發各已斑。百里猶恨隔,未得承歡顏。
蘭空午倦夢回遲,
對鏡花刪半亸枝。
一線枕痕紅未退,
怪人半晌看儂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