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辛丑春,吳桐江自何阜歸,招諸同人集飲永日,仍送之何阜
垂老他鄉,妻子與偕,差共相依。卻回頭故國,又逢寒食,關心先壟,誰拜深衣。草色長湖,柳絲斷岸,歲歲扁舟此日歸。欣重見,競百錢掛杖,來欸荊扉。
頻年聚首誠稀。每花月、懷君惄似饑。喜今宵宴集,盡皆耆舊,中廚供給,竟有甘肥。只恨當前,華筵易散,早已天端墮夕暉。還相惜,惜明朝又別,怕見帆飛。
垂老他鄉,妻子與偕,差共相依。卻回頭故國,又逢寒食,關心先壟,誰拜深衣。草色長湖,柳絲斷岸,歲歲扁舟此日歸。欣重見,競百錢掛杖,來欸荊扉。
頻年聚首誠稀。每花月、懷君惄似饑。喜今宵宴集,盡皆耆舊,中廚供給,竟有甘肥。只恨當前,華筵易散,早已天端墮夕暉。還相惜,惜明朝又別,怕見帆飛。
年近垂老客居他鄉,妻子兒女一同相伴,勉強算是彼此相依。回頭望故鄉,又逢寒食節,牽掛祖先的墳墓,有誰穿著深衣去拜祭?長湖岸邊草色青青,斷岸柳絲隨風飄拂,年年此時都乘扁舟歸鄉。欣喜今日重見,眾人帶著百錢掛于杖頭,前來叩響柴門相聚。多年來聚首實在稀少,每對花賞月,思念你便如饑似渴。喜今晚宴飲相聚,在座皆是年高舊友,廚房備辦的菜肴,竟有美味佳肴。只恨眼前這華麗宴席容易離散,天色已暮夕陽西沉。彼此珍惜,更珍惜明朝又要分別,怕見那船帆遠飛。
差:勉強,尚。
先壟:祖先的墳墓。
深衣:古代上衣下裳相連的服飾,多為士大夫階層的禮服,此處指莊重的祭服。
惄(nì)似饑:形容思念深切,化用《詩經·周南·汝墳》“未見君子,惄如調饑”句意。
耆(qí)舊:年高而有聲望的舊友。
甘肥:美味的食物。
天端墮夕暉:指天色已晚,夕陽從天邊落下。
此詞作于辛丑年(具體年份待考)春天,吳桐江從何阜歸鄉,邀請諸位舊友相聚宴飲終日,后又將返回何阜。詞人參與此次聚會,有感于與友人頻年聚少離多、今日相聚又將分別的情景,遂作此詞以記。
全詞以“聚散”為線索,上片寫他鄉漂泊與重逢之喜,下片嘆聚首稀少與離別之傷,情感真摯動人。通過日常場景的細膩刻畫(如“百錢掛杖”“中廚甘肥”),展現了友情的珍貴與人生聚散無常的感慨,是一首貼近生活、情感樸實的酬贈之作。
藥物枝梧病漸蘇,門前野老笑相呼。
春深水暖多魚婢,雨足年豐少麥奴。
小飲杯盤隨事具,閑行巷陌倩人扶。
題詩非復羌村句,誰與丹青作畫圖。
何處江帆載夕陽,
十幅蒲帆一半黃。
高樓倚暮妝。
望天涯,
云水長。
敝缊袍足蔽體
惡草具可享賓
犢車榮過九錫
鲊飯甘于八珍
奏幣神君殿,祈靈太乙壇。愿均一雨施,遍灑萬方寬。月映觚棱直,風生碧樹寒。感恩慚補報,憂思浩無端。
展禮瑤為席,呼雩玉作壇。仰知圣心切,憂待阜民寬。禁鼓傳清漏,絺衣生薄寒。甘霖應不遠,只在五云端。
肅肅紫垣靜,微微香篆清。即看塵事遠,頓覺道心生。開闔從玄化,憂勤仰圣明。不勝颙望切,數起問陰晴。
南曹端愛我,
樽酒更相期。
宦況秋蟬翼,
離情春繭絲。
星河雙闕迥,
鱗雁故鄉遲。
別去還多感,
河梁日暮時。
一葉飄丹,乾坤獨露。
萬緣泯跡,法界全彰。
溈山水牯牛,大雄白額虎。
河陽新婦子,臨際小廝兒。
雖然借路經過,拶著扶籬摸壁。
白石溪邊自結廬,
煙霞明滅上清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
舊友相依萬里馀。
葉下綺窗銀燭冷,
荷翻翠蓋水堂虛。
煩君遠示青囊錄,
欲報瓊瑤愧不如。
虎視關河指日平,
東松嶺路小提兵。
奸臣誤國英雄死,
千古遺碑夕照明。
蟲,
切切哀吟不肯休。
愁人處,
多在五更頭。
傷心祖國壓強鄰,漢水方城已半淪。
退敵有懷存故楚,乞師無奈向西秦。
揮來一副英雄淚,灑遍全班將士身。
破碎河山旋克復,若敖不餒賴斯人。
寒月迥,風襲讀書帷。硯滴搖光分碎玉,鐙花隨影落瓊芝。歷歷記當時。
人已老,不分冷風雌。吊古自垂珠蚌淚,問天欲伐桂香枝。清氣蕩冰凘。
徹殯哀鈴動,
蒙棺素幣舒。
明旌先啟路,
畫翣側隨車。
長夜玄堂近,
平生燕坐虛。
須臾泉戶闔,
挽紼且徐徐。
松鶱蔽靈扃,
月下墮幽嶂。
泉聲若悲筑,
萬象納一壯。
千山吾未至,
意作如是狀。
吾宗遼海杰,
好詠天所貺。
謂言泓崢窟,
佳句如儲釀。
杖藜憺忘歸,
歸必富詩帳。
信茲仁者樂,
搜拾有不讓。
嗟吾久欲東,
隱幾每嗒喪。
終當披君圖,
把臂始相訪。
傳語千安僧,
幸留松餅餉。
四十馀年食太倉,
賜骸恩許返耕桑。
長絲出釜莼羹美,
白雪翻匙稻飯香。
酒戶知貧焚舊券,
醫翁憐病獻新方。
春殘睡足東窗下,
聞道長安依舊忙。
默祝烽煙靖,
書生學掌兵。
深山秋試馬,
細雨晚屯營。
令易千軍肅,
詩難五字精。
溪流喧子夜,
不寐聽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