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逸殿直宿次韻三首
奏幣神君殿,祈靈太乙壇。愿均一雨施,遍灑萬方寬。月映觚棱直,風生碧樹寒。感恩慚補報,憂思浩無端。
展禮瑤為席,呼雩玉作壇。仰知圣心切,憂待阜民寬。禁鼓傳清漏,絺衣生薄寒。甘霖應不遠,只在五云端。
肅肅紫垣靜,微微香篆清。即看塵事遠,頓覺道心生。開闔從玄化,憂勤仰圣明。不勝颙望切,數起問陰晴。
奏幣神君殿,祈靈太乙壇。愿均一雨施,遍灑萬方寬。月映觚棱直,風生碧樹寒。感恩慚補報,憂思浩無端。
展禮瑤為席,呼雩玉作壇。仰知圣心切,憂待阜民寬。禁鼓傳清漏,絺衣生薄寒。甘霖應不遠,只在五云端。
肅肅紫垣靜,微微香篆清。即看塵事遠,頓覺道心生。開闔從玄化,憂勤仰圣明。不勝颙望切,數起問陰晴。
第一首:在神君殿進獻玉帛,到太乙壇祈求神靈。愿普降一場甘霖,遍灑四方解民憂。月光映照殿角棱線,清風吹過碧樹生寒。感恩圣恩難補報,憂思浩蕩無終點。第二首:鋪瑤玉為席行禮儀,設玉壇求雨祈甘霖。深知圣主心意急切,憂民盼得五谷豐。宮禁更鼓傳清漏,細葛衣上生微寒。及時雨應將不遠,就在那五云頂端。第三首:宮城肅穆寂無聲,盤香輕煙裊裊清。轉眼塵俗事已遠,頓覺超脫道心起。開合皆順自然化,憂勤仰賴圣明主。不勝恭敬盼雨切,數次起身問陰晴。
奏幣:進獻玉帛等祭祀用的禮品。
太乙壇:祭祀太乙神的祭壇,太乙為星名,又作天帝別名。
觚棱(gū léng):宮殿、城闕等建筑的屋角邊棱,此處代指宮殿。
呼雩(yú):古代求雨的祭祀儀式。
絺(chī)衣:細葛布制成的衣服。
紫垣:指皇宮,因星象中紫微星為帝星,故以紫垣代指宮廷。
香篆:盤香的煙縷,因盤旋如篆文而得名。
玄化:自然的變化或天的教化。
颙(yóng)望:恭敬而專注地仰望。
無逸殿為古代帝王宮殿名,取‘無逸’(勿圖安逸)之意,多與勸誡勤政相關。此詩為作者在無逸殿值宿時次韻(依原韻和詩)所作。結合詩中‘祈靈’‘呼雩’等內容,推測創作背景可能為當時發生旱情,帝王率臣屬祈雨,詩人參與直宿值守,借此詩記錄祈雨場景,表達對民生的關切與對圣主勤政的頌揚。
全詩圍繞直宿無逸殿的所見所感展開,通過祈雨儀式、宮廷環境、個人心緒的描寫,既展現了帝王憂民的仁心(‘憂待阜民寬’‘憂勤仰圣明’),也傳遞出詩人對降雨解旱的迫切期盼(‘甘霖應不遠’)與自身的責任意識(‘感恩慚補報’),是一首融合宮廷禮儀、自然關切與政治情懷的應制詩,體現了詩人‘致君堯舜’的用世之心。
富貴不難致,名節幾人全。渡江龍化,于今,五十有三年。歷數朝堂諸老,誰似武夷仙伯,操行老彌堅。吾道適中否,一柱獨擎天。 湖南北,江左右,屢藩宣。韓公城下,烽火靜、米斗三錢。人愿公歸臺鼎,我愿公歸中隱,九老要齊肩。歲歲祝公壽,風月伴梅仙。
笛送西泠,帆過杜曲。晝陰芳綠。門巷清風,還尋故人屋。蒼華發冷,笑瘦影、相看如竹。幽谷。煙樹晚鶯,訴經年愁獨。 殘陽古木。書畫歸船,匆匆又南北。蘋洲鷗鷺素熟。舊盟續。甚日浩歌招隱,聽雨弁陽同宿。料重來時候,香蕩幾灣紅玉。
玉倚風輕,粉凝冰薄,土花祠冷無人。聽吹簫月底,傳暮草金城。笑紅紫、紛紛成雨,溯空如蝶,恐墮珠塵。嘆而今、杜郎還見,應賦悲春。 佩環何許,縱無情、鶯燕猶驚。悵朱檻香消,綠屏夢渺,腸斷瑤瓊。九曲迷樓依舊,沈沈夜、想覓行云。但荒煙幽翠,東風吹作秋聲。
嘉薦既陳,祀事孔明。閑歌在堂,萬舞在庭。 外則盡物,內則盡誠。鳳笙如聞,歌其潔精。
范仲淹少貧,讀書長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兩塊,斷齏數十莖啖之,如此者三年。(選自《湘山野錄》)
寒林落日倚枯藤,淚灑清溪紅欲冰。 此際與君為別去,好尋松柏到西陵。
賢哉西晉鉅平侯,刻碑立祠在荊州。 州民萬家見之者,揜面汍瀾雙淚下。 逮今綿歷歲百祀,峴首巍然臨漢水。 碑鈋祠廢榛莽中,蕭蕭只有悲風起。 內閣深沈侍從臣,赤帷皁蓋來行春。 殷勤拂碑復祠貌,一朝舊跡重如新。 山光蔥蒨水清洌,天長地久無時別。 古人今人空茫茫,惟是功名不能滅。
夢回晝長簾半卷。門掩荼縻院,蛛絲掛柳棉,燕嘴粘花片,啼鶯一聲春去遠。
垂絲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賞景尚知心未退, 吟詩猶覺力完全。閑庭飲酒當三月,在席揮毫象七賢。 山茗煮時秋霧碧,玉杯斟處彩霞鮮。臨階花笑如歌妓, 傍竹松聲當管弦。雖未學窮生死訣,人間豈不是神仙。
江南九月未飛霜,木葉蕭蕭已半黃。 行遍疏山山下路,滿山唯有桂花香。
雙槳浪花平,夾岸青山鎖。你自歸家我自歸,說著如何過。 我斷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將你從前與我心,付與他人可。
沖虛脫屣世綿綿,勝地人來尚凜然。 不見彩云迎皓鶴,空留怪石漱清泉。 侵階蔓草迷香逕,偃蓋寒松雜暮煙。 靜化信從無妄得,堪思漢武亦神仙。
春風吹碧,春云映綠,曉夢入芳裀。軟襯飛花,遠連流水,一望隔香塵。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憶翠羅裙。冷落閑門,凄迷古道,煙雨正愁人。
何須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開金餅。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 桂花香霧冷,梧葉西風影。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
屈指數春來,彈指驚春去。檐外蛛絲網落花,也要留春住。 幾日喜春晴,幾夜愁春雨。十二雕窗六曲屏,題遍傷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