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 本意懷仙
驂鸞去。還來太華峰頭住。峰頭住。不遠人閒,迷濛煙霧。
神山無蒂飛鯨渡。迢迢紫海清都路。清都路。天酒花傾,云韶鶴舞。
驂鸞去。還來太華峰頭住。峰頭住。不遠人閒,迷濛煙霧。
神山無蒂飛鯨渡。迢迢紫海清都路。清都路。天酒花傾,云韶鶴舞。
駕馭著鸞鳥飛去,又回到太華山的峰頭居住。在這峰頭居住,離人間并不遙遠,只是被迷蒙的煙霧遮蔽。神山無根如飛鯨渡過,遙遠的紫海通向清都之路。在這清都之路上,仙酒如花開傾瀉,云韶仙樂中仙鶴翩然起舞。
驂(cān)鸞:駕馭鸞鳥,鸞為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仙人常乘之。
太華:即西岳華山,以險峻著稱,為道教名山。
無蒂:沒有花蒂,此處形容神山無根,似漂浮于虛空。
紫海:傳說中神仙居住的海域,或指天空中紫色的云海。
清都:傳說中天帝的居所,見《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
云韶:即云韶樂,傳說中天上的仙樂。
此詞為“懷仙”主題,屬傳統游仙詞范疇。游仙題材多借描繪仙境表達對自由、超脫的追求,或隱喻對現實的疏離。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當為作者虛構或借神話意象抒懷之作。
全詞以“懷仙”為核心,通過對仙人居所、仙境景象的細膩刻畫,展現了縹緲瑰麗的神仙世界。語言靈動,意象奇偉,疊句的運用增強了韻律感,是游仙詞中兼具畫面感與意境美的作品。
山木歌殘不自持,
情深重使越人悲。
天南自此多連理,
細葉榕陰滿水湄。
扁舟來往處,
相望水邊樓。
欲住榜人發,
回頭煙樹秋。
寰宇大名懸日月,臺階高步絕云霄。
新遷天上司徒貴,重惜周南建節遙。
劍履班齊黃閣老,威儀光映紫宸朝。
從今畫省歌財阜,長倚薰風和舜韶。
南過庾嶺更千山,烝潤由來共一天。云塞虛空雨翻甕,江侵城市屋浮船。東郊晚稻須重插,西舍原蠶未及眠。獨棹扁舟趁申卯,米鹽奔走笑當年。
客到炎陬喜暫涼,江吹虛閣雨侵廊。回看野寺山溪隔,臥覺晨炊稻飯香。荔餉深紅陋櫻棗,桂醅淳白比琳瑯。思移嶠北應非晚,未省南遷日月長。
南游衣染嶺梅芬,
猶帶黃山一片云。
池上開尊臨鏡水,
樓頭下榻動星文。
詩成擊缽多新語,
書罷籠鵝已幾群。
詞翰濋漓兼寫照,
鄭虔三絕得如君。
公相胸中蘊識幾,中和不假佩弦韋。
人心未免自強弱,公論何嘗無是非。
歲到寒時知勁節,事當難處見圓機。
便須再出扶宗社,未許從容戀翠微。
喬松聳翠綠陰濃,
仙客攜琴策短筇。
欲訪知音何處是,
樓臺遠在碧云中。
淡掃蛾眉出九重,徘徊馬上顧飛鴻。
月賒金屋繁華外,雪滿氈廬朔漠中。
若使稽圖刑畫士,何如申法戮元戎。
黃云青冢空埋玉,終古香魂返故宮。
不可以色見,
不可以聲求。
風定花猶落,
鳥啼山更幽。
四衢明自曉,
六戶冷如秋。
再坐不疑處,
杯中弓影浮。
遍賞揚州百種花。因循忘卻鬢蒼華。客閑慣刻分題燭,坐久還生醉眼霞。
催摻鼓,趁鳴笳。未應回首問歸槎。清明寒食風煙地,判到今春不著家。
碧幕籠寒霜滿院。正橫窗樹枒遮斷。菊后觴情。梅前笛意,瀟灑一庭清怨。
向老心懷殊未淺。照相思夜長天遠。化水澆愁,勾詩做夢,幽處更無人見。
盡道樓居思不群,
滿樓山色翠紛紛。
高崖斜日含丹霧,
碧嶂清秋起暮云。
江上捲簾通雨氣,
月中看劍動星文。
來游定覓張公子,
載酒題詩過夜分。
素發已垂領,故園猶未歸。
鳥聲思磴道,柳色憶荊扉。
嫩綠枝邊暗,殘紅葉底稀。
幾多新乳燕,一一出巢飛。
誰交強纏綿,常持罷作意。
走馬織懸簾,薄情奈當駛。
潮落蔡經水,
云昏峨耳山。
人言祖龍跡,
鞭石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