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癯老人九景詩和畢松坡大宰韻 其四 舒溪泛槎
仙女溪邊漢使槎,秋光如練漾云霞。
蒹葭露冷黿鼉穩,島嶼風驚雁騖斜。
蘭槳夷猶煙水合,錦帆縹緲斗牛賒。
憑誰指點支機石,歸向君平肆里誇。
仙女溪邊漢使槎,秋光如練漾云霞。
蒹葭露冷黿鼉穩,島嶼風驚雁騖斜。
蘭槳夷猶煙水合,錦帆縹緲斗牛賒。
憑誰指點支機石,歸向君平肆里誇。
在仙女溪邊,有如同漢代使者乘的木筏,秋天的風光如白練般,云霞在水面蕩漾。蘆葦上露水寒涼,黿鼉安穩地棲息,島嶼邊風吹過,驚得大雁和野鴨斜飛。持著蘭木船槳悠然前行,與煙水融為一體,錦帆飄飄,離斗宿和牛宿很遠。靠誰來指點那支機石呢,回去要到君平的店鋪里去夸耀。
漢使槎:傳說漢代張騫尋河源,乘槎到天河,遇到織女。槎,木筏。
如練:像白色的絲綢。
蒹葭:蘆葦。
黿鼉:黿和鼉,都是水生動物。
雁騖:大雁和野鴨。
蘭槳:用木蘭樹做的船槳,常為船槳美稱。
夷猶:從容自得的樣子。
斗牛:斗宿和牛宿,星宿名。
支機石:傳說張騫乘槎到天河,織女給其一石,后到成都問嚴君平,嚴說這是天上的支機石。
君平肆:指嚴君平賣卜的店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山癯老人可能是在看到舒溪秋景后,結合神話傳說進行創作,以表達自己對奇幻世界的向往和對眼前美景的贊美。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讓詩人有心境去欣賞自然美景并展開想象。
這首詩以舒溪泛槎為主題,融合神話傳說與秋景描寫,展現出奇幻美妙的畫面。其主旨在于借景抒情,表達對奇幻經歷和美景的追求。在文學上,豐富的典故運用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底蘊。
劇暑不易摧,屢雨方肯低。
曉行殘月里,秋意乃忽凄。
習習風攪樹,曳曳云出溪。
伴我塵外躅,更有白鷺兒。
節往四敘改,人老百慮非。
策世竟莫售,勤身復奚為。
徘徊發詠嘆,蒼茫度荒陂。
且歸煮香粳,解此腹中饑。
驅車錦水湄,水凈碧無波。
我聞賀夫子,游釣此巖阿。
斯人雖云逝,流風被已多。
錦水深且廣,閭山高峨峨。
邈矣先生風,千秋共不磨。
相見相從道自親,妙高峰頂謾因循。
業風忽起波濤惡,一錫飄然到七閩。
甌閩佛法半生滅,江浙叢林日漸凋。
攜手十年如一默,孰云生死不同條。
迢迢故國三千里,忽憶萓堂送別時。
拄杖生風興何極,楚天遼邈遠山低。
一紙書傳萬里心,何年仍復聽琴音。平沙舊曲今誰授,多少離懷托苦吟。
蘭閨夢不到天涯,南北云山道路賒。又是中天秋月朗,夜深應更憶京華。
相逢萍水話扁舟,
舟到嚴陵竟臥游。
瞥見雙峰云外插,
此心添得是離愁。
天無門,地無戶,
可中自有凌霄路。
普請諸人,進這一步。
十分圓魄掛瑤空,酒伴詩朋四美同。
邑里鼓鼙猶動地,幨娟膏沐尚為容。
休尋緱嶺當年侶,誰奏昆崙第一功。
始信陰晴渾不定,昨宵曾苦雨兼風。
宿酲初愈。更花焰頻催,葉蕉重舉。濃露沾叢,薰風入樾,黃葉馬頭飛舞。
夢結尚依征旆,笛怨誰教漁譜。村路轉,見寒機燈在,晨炊人語。
無據。堪恨處。殘月滿襟,不念人羈旅。天接山光,云拖雁影,多少別離情緒。
繡被香溫密疊,羅帕粉痕重護。這滋味,最不堪兩鬢,菱花羞覷。
繡幄春姿,倚東風似惜,傷高心緒。零亂露痕,清宵醉溫簾戶。
銀臺滟入仙霞,照不穩、傾城眉嫵。銷春是、秦箏亂咽,新聲金縷。
花恨寄何許。酹閒情尚怯,尋常尊俎。短夢殢流,水逝錦悽香苦。
相思說與華清,怕夜深、睡魂誰主。無語。拍闌干、自尋愁句。
零露已為霜,秾華不堪玩,晚菊馀芬芳。
折楊柳,疏密葺藩籬,不負重陽酒。
鶴書幾到闔廬城,見說君王憶姓名。
衡岳云開傳諫草,考亭月冷見文盟。
不從金馬登丞輔,卻托銅菟煩客卿。
天意未應無定據,管教吾道致升平。
復道連幽谷,層檐隱翠微。
斷霞晴入檻,飛瀑冷侵衣。
采藥穿云出,尋僧帶月歸。
山居稱身隱,高唱得天機。
十萬射潮弓。竟夕洶洶。寒風挾雨入簾櫳。為底惱人聲陣陣,鐵馬丁東。
極目望長空。月影朦朧。殘燈無焰短擎紅。爭奈夜寒人不寐,樽酒誰同。
漠漠輕寒糝玉塵。吟香詠絮謝庭春。幾多清興,付與畫中人。
璧月韜輝蘭漏永,瑤云弄影雁行分。封胡愁思,和淚寫梅魂。
雅制曾傳太古時,蛇紋深斷碧梧枝。
最憐得趣同元亮,何必知音覓子期。
流水高山應默契,陽春白雪有心知。
長卿無限求凰意,寂寞何由寄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