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清明六首 其二
清明節,春色滿江城。
賣酒樓邊紅杏放,游人頭上柳枝青。
都道過清明。
清明節,春色滿江城。
賣酒樓邊紅杏放,游人頭上柳枝青。
都道過清明。
清明時節,江城處處洋溢著春天的景色。賣酒的樓邊,紅杏正熱烈綻放;游人們的頭上,插著青青的柳枝。大家都說這正是清明時節的景象。
江城:臨江的城市,此處指清明時節春意濃郁的都市。
放:開放,綻放。
柳枝青:清明插柳是傳統習俗,古人認為柳枝可驅邪,故游人頭上插青柳為應節之景。
此詞應為作者清明時節游歷江南城市時所作。清明作為傳統節日,既有踏青習俗,又有插柳等民俗活動,詞中通過江城春色、紅杏、柳枝等元素,記錄了當時的節令景象與生活氣息。
全詞以清明為背景,聚焦江城春景與民俗細節,生動展現了清明時節的熱鬧與生機,語言淺白卻意境鮮明,是描繪節令風情的小令佳作。
仙翁家住海瀛邊,六十容顏似壯年。夜月夢回蒼玉佩,秋風吟擁紫茸氈。牙簽插架蕓香合,鶴騎當軒樹影圓。笑我客居淮水闊,白云千里思凄然。
帝里光華日月邊,黌宮樂育頌堯年。看花曾買春風騎,剪燭頻吟夜雪氈。石韞荊山精璞重,水高淮海孕珠圓。聲歌欲奏清平樂,才匪襄陽孟浩然。
雁鴻將信到芹邊,琴佩飄零又十年。帶草荒蕪通德里,檐花飛灑廣文氈。多慚上客瓊琚集,空待家人寶鏡圓。何日歸來丘壑底,南山有興賦悠然。
中都廷闕五云邊,樂只邦家祝萬年。彭澤祇應欣有酒,少陵何必嘆無氈。篆文已賜銅章重,彩綬寧需玉琲圓。鄉社斯文誰砥柱,須看大手勒燕然。
東海扶桑旭日邊,鄉心戀戀已多年。長歌竟老馮驩鋏,舊物空存子敬氈。雨暗螢窗秋夢遠,天高兔窟夜光圓。獨懷孝子羅江畔,松柏瀧岡涕泗然。
一別三年,一日三秋,庶幾見之。念丹霞秋冷,風巾霧屨,五湖春暖,雨笠煙蓑。山水光中,要人攜手,獨欠金華俞紫芝。誰知道,向酴醾香里,杯酒同持。
油然川泳云飛。但口不能言心自知。便狂敲銅斗,我歌君和,醉拈如意,我舞君隨。風韻如君,豈堪言別,別后如之何勿思。須金玉,再相逢莫負,芷約蘭期。
書生無炎涼,市道有贏詘。
世方重陶猗,君獨師賈屈。
反生自求良,背己方成黻。
樂地名教中,金珠彼何物。
繡簾終日祇低垂,
伴女相邀看奕棋。
細說羊車消息遠,
謾傳秋后冊昭儀。
我聞博羅一山拔地起,邈絕霄漢橫蒼煙。何年蓬萊卷石浮海至,丹梯翠棧相鉤連。
仙靈窟宅萬古在,是為朱明耀真之洞天。其間琪花瑤草蔽崖谷,砰訇鉦鼓鳴層巔。
石樓玲瓏員嶠見,鐵橋崒嵂青冥懸。五嶺迢遞不得到,梅花村畔魂夢牽。
朅來道上聞玉女,指點金支璇闕虛無間。豐隆列缺,手劈坤維。水簾千丈,海風倒吹。
蔥茜見怪竹,咿啞聽碧雞。更有蛺蝶大于斗,五色絢爛雌雄飛。
下與三茅通洞壑,上與列宿爭光輝。吁嗟乎!羅浮之勝有如此,只今相望疑尺咫。
我欲移短筇,裹糧偕諸子。手弄羅浮之青霞,口饜羅浮之石髓。
伏虎巖前天樂鳴,飛云塔外狂歌起。三更峰頂見海日,滄溟一片浮紅紫。
李白平生最好奇,浪傳失足墮蒼耳。何似青鞋布襪萬里游,矯首扶桑接弱水。
望羅浮,情無已。
葡萄賜紫那同貴,金橘堆黃剩是酸。何似琢圓千靺鞨,深紅透出水晶盤。
含桃一薦柏梁新,偷入新詩郭舍人。笑殺上林村令句,李梅爭似齧妃唇。
今日都無病,移盆看菊花。
極知詩易臠,唯苦酒難賒。
政用匆匆過,何妨小小差。
重陽七十度,大半在天涯。
萬里西風雁叫天,梅江行盡客停船。
仙蹤桃熟尋楊子,禪夢茶香證了拳。
南渡衣冠尊舊族,東山絲竹負中年。
疏慵已分漁樵老,時局休談向酒邊。
湯餅清歡會九秋,試啼早欲卜英遒。
人言似舅夸無忌,我覺生兒羨莫愁。
不是悲愉關骨肉,誰能戶牖代綢繆。
添丁欲向先夫告,好慰蒼涼土一抔。
碧嶂橫陳似斷鰲,
畫闌相對兩雄豪。
東軒只有云千頃,
不似西山爽氣高。
蕞爾群魔舞大千,腥風胡馬滿城前。
孤垣堅守八旬日,遺澤流芳三百年。
為保家邦驅韃虜,甘將熱血灑江天。
而今大地新猷展,可慰忠魂在九泉。
宵柝聲聲夜未央,博山紅燼玉煙涼。麝煤蘭篆休重炷,不是君來便不芳。
銀燭斜臨倦眼明,坐來轉覺不勝情。忽然憶著相思句,正是銷魂第一程。
吟懷無那覺腸乾,為乞松蘿助灑翰。扶得幾分詩力起,好將新句寄君看。
相思只隔兩三程,寫盡吳箋寄不成。卻憶小窗前夕雨,為儂攙夢到金城。
茹水西為風物新,韶華著意餞離人。離人今在千山外,寄語河邊檉柳春。
山色湖光一例奇,
莫將西子笑東施。
即今隔海同明月,
我亦高吟《三笠辭》。
厭住市廛思避俗,無風波處好為家。
蘆簾排檻遮炎旭,箋紙糊窗散綺霞。
一徑優容知趣蝶,四時部署近情花。
置身利鎖名韁外,天賜清閑敢拜嘉。
九十吾家兩壽星。今夫人賽昔夫人。
百年轉眼新開帙,十月循環小有春。
生日到,轉精神。目光如鏡步如云。
年年長侍華堂宴,子子孫孫孫又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