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謝王?秀才四首 其三
書生無炎涼,市道有贏詘。
世方重陶猗,君獨師賈屈。
反生自求良,背己方成黻。
樂地名教中,金珠彼何物。
書生無炎涼,市道有贏詘。
世方重陶猗,君獨師賈屈。
反生自求良,背己方成黻。
樂地名教中,金珠彼何物。
書生不會因富貴貧賤而待人有別,市井之道卻有盈虧變化。世人正看重像陶朱公、猗頓那樣的富豪,你卻獨以賈誼、屈原為師表。反省自身才能求得美好,違背正道才能織成華服(這里是反語,意為違背正道看似獲利實則不然)。在名教之中能找到真正的快樂,那金銀珠寶算得了什么。
炎涼:指對人態度的冷淡和熱情,這里指因貧富而待人不同。
贏詘:贏,盈利;詘,通“屈”,虧損。
陶猗:陶朱公和猗頓,都是古代的富豪。
賈屈:賈誼和屈原,二人都是有才華且有氣節的文人。
黻:古代禮服上黑與青相間的花紋,這里引申為華美的服飾、富貴。
名教:指以正名定分為主的封建禮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逐財富、世態炎涼的風氣,而王?秀才堅守文人的氣節和道義,詩人因此寫詩表達對他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王?秀才不隨波逐流,堅守名教道義。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對比鮮明地展現出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精神追求和道德操守的重視。
鑿而飲,耕而食,撫黎何事來相逼?瘠牛可耕豈不惜,姜水那堪吞滿臆。遙明燈火忽驚疑,一望旌旗我心惻。群黎草木豈有知,貪吏朘削無休息。攻掠犯順誰所為,撫黎毒黎還毒國。南征稍喜平崖公,殲掃惟悲不為德。
云帆一振去天涯,又得江潮歲歲加。欲出明珠望海路,休教負此好年華。
山掩人家水繞坡,野猿巖鳥太平歌,黃雞白酒興偏多。幸自琴書消日月,盡教名利走風波,釣臺麟閣竟如何。
紫槿綠籬愁意深,斜陽墟落動秋砧。筆端有口江湖遠,莫寫干時老子心。薄云斜日媚平川,一老來耕刈后田。向晚歸牛尋熟路,擺頭昂鼻不須牽。誰人躍馬出西郊,野水瀰瀰漲路坳。好似吟哦方得句,時時指點舉鞭梢。
莎翁宅里花如錦,古髻茜裙人似花。觀劇不須傳譯者,知音此際滿中華。
波底金鴉奪眼明,腳根螮蝀界天橫。瘦藤欲度還休去,試數荷錢幾個生。
傍山修竹翠檀欒,竦節疏枝碧玉寒。安得誅茅此君側,世間渾作夢中看。
過新豐,待沽酒,雪華當空大如手。斷橋荒店無人煙,獨有寒梅伴疏柳。憶昔江東未搆兵,我亦曾經此地行。東家槌牛出新釀,西家開宴還吹笙。春風步障千花錦,當壚美人勸客飲。形勢雖非漢祖為,彷佛咸陽舊陵寢。停驂慷慨懷馬周,我欲濯發臨清流。斗酒不可得,高興良難酬。著鞭遙指敬亭路,孤云日暮心悠悠。
手板那能謁路傍,扁舟歸興逐潯陽。參軍不戀芙蓉幕,仙尉偏宜薜荔裳。釣倚宮亭明月近,樵穿廬岳亂云長。誰言玉樹階除畔,百尺嵯峨在廟廊。
侵曉書云云四生,向昏濛雨散孤城。敲門怪爾關西使,匹馬緣誰淮上行。扳柳美梅今日事,望鄉懷友百年情。傳言且共陽回喜,天意分明欲太平。
題詩倚醉字橫斜,不忍重看感歲華。白發年來心尚在,手持紈扇索驚蛇。
雪筠霜木影差差,平野風煙望遠時。回首十年吳苑夢,揚州依約鬢成絲。
春日載陽,倉庚既鳴。如云千騎,出自東方。夫婿云誰,馬玄以黃。貴人雖貴,良人亦良。
已遠昔年鹓鷺班,遙從犴狴仰天顏。形蹤眇眇寰幬下,世故忡忡方寸間。患難久憑君德厚,赤誠只自我心閑。平生不灑身家淚,兩眼今為天下潸。
天如穹廬塞云黑,胡地寒多胡草白。陰山積雪不曾消,馬潼駝峰作常食。一身不幸顏如花,一朝飄泊在天涯。宮中不識天子面,哪知世有呼韓邪。銀燭煌煌照清夜,咫尺腥膻雜蘭麝。強含嬌笑對氈裘,啼痕暗裛秋云帕。單于未醉酒頻傾,琵琶不彈腸斷聲。誰知萬里多情月,祇與昭陽一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