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馬大夫辟佛五首 其四
天開學海在明倫
中有妙處誰能臻
風波浩渺不得度
傾向浮屠去問津
天開學海在明倫
中有妙處誰能臻
風波浩渺不得度
傾向浮屠去問津
上天開辟的學術海洋在于彰明人倫之道,其中精妙的境界有誰能夠真正抵達?風波浩渺難以跨越,人們便轉而向佛教尋求指引。
明倫:儒家指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關系。
臻(zhēn):到達,臻于至善。
風波:此處比喻人生或學術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浮屠:梵語“佛陀”的音譯,此處代指佛教。
問津:原指詢問渡口,出自《論語·微子》,后引申為尋求途徑或指引。
此詩為和馬姓大夫的辟佛組詩之一,創作于宋代儒學復興、排佛思潮盛行時期。詩人通過此詩呼應馬大夫,強調儒家倫理的重要性,批評時人因儒家實踐困難而轉向佛教的傾向。
詩中闡述儒家‘明倫’之道的重要性,指出時人因困境轉向佛教的現象,表達對儒家倫理未被深入踐行的遺憾,體現辟佛立場,語言平實,議論切中時弊。
詼諧臣朔本星精,
老鳳聲高小鳳清。
連戰騷壇推健將,
勇如方叔也曳兵。
淅淅天上風,吹我白日沒。
飛瀑漸無聲,寒溪遂生骨。
仰視老人峰,云中玉為笏。
嵚崎積已平,飄灑殊未歇。
回旋若翔舞,廉纖亂毫發。
客子宿茅茨,居然見沖突。
重檐及戶牖,堆壓不可掘。
南州炎德在,況此仙靈窟。
丹火伏不興,初陽動猶蹶。
判此始衰年,擁衾坐明發。
賴逢酒力良,未使吟聲竭。
夜久迥聞鐘,山曉不待月。
始知蓬島來,往事非荒忽。
請看朱明天,化作金銀闕。
暗葉啼風雨,窗外曉色瓏璁。散水麝,小池東。亂一岸芙蓉。
蘄州簟展雙紋浪,輕帳翠縷如空。夢念遠別、淚痕重。淡鉛臉斜紅。
忡忡。嗟憔悴、新寬帶結,羞艷冶、都銷鏡中。
有蜀紙、堪憑寄恨,等今夜、灑血書詞,剪燭親封。
菖蒲漸老,早晚成花,教見薰風。
采采黃花不滿衣,暝煙起望自朝暉。
馬鄉病里芳菲晚,宋玉愁邊節序非。
落木流波如有意,來鴻去燕故相違。
消除強醉清樽酒,歸掩田家白板扉。
舊疏重題識姓名,
老僧何意重君平。
英雄定有無端淚,
不是偏多世外情。
得得尋花去,沖煙過柳居。
見僧詢母字,為客檢方書。
幽夢通巢鶴,閒心系沼魚。
浮塵無可競,競得也空虛。
在御無弦別有音,音中逸響豈難尋。
一彈首詟乘軒貴,萬古群空立仗瘖。
肆狡缺唇安夜穴,憑妖九尾遠城陰。
雙旌不駐夫差國,誰振延陵季子心。
海邊巉絕有蒼山,怪怪奇奇物象閑。
百丈素流珠噴薄,千重紅樹火回環。
遠尋僧寺石屏下,時遇野人云屋間。
今日京華見君說,便思輕舸出東關。
紗帽閒眠背夕陽,
幾年歌里聽滄浪。
夜來風雨宣城夢,
千里蘼蕪滿地香。
年少太平時,名園甲第。談笑雍容萬鐘貴。姚黃重綻,長對小春天氣。綺羅叢里慣,今朝醉。
臺袞象賢,元樞虛位。壯歲青云自曾致。流霞麟脯,難老洛濱風味。謝公須再為,蒼生起。
西蜀文章老,中朝侍從臣。諫垣風烈在,書殿寵光新。宣室虛前席,清漳嘆病身。致君才未展,青史跡空陳。
白首方登用,忠規溢皂囊。仲山違袞職,汲黯臥淮陽。墓劍知誰掛,人琴竟兩亡。猶思挺直操,松柏凜秋霜。
應識嬌亡賴,懸知態盡憨。
采芳非怨女,帶草是宜男。
窺玉全生妒,留髡半倚酣。
無憑云雨夢,都使寸心含。
江上歸來白發新,征衣猶自帶緇塵。
鵓鴣喚雨閑林曉,舴艋回風小岸春。
榕葉陰中談上國,槿花叢里過東鄰。
年來減卻催科令,應是康衢一老人。
云引天遙,煙扶峰矗,林衣脫綠翻黃。東籬疏雨,著意洗秋光。漫為幽花嫌晚,含滋久、凝艷方長。嗟群卉,徒貪受露,也要解凌霜。
紅塵匆代謝,鴻來燕去,節候空忙。好素襟相賞,冷處成芳。寒集虛庭易暝,蛩邊事、留與商量。休孤負、黃昏靜對,亸影傍琴床。
戰云四籠昏黃月,角亂聲嗚咽。
荒原帳影幾疏燈,斷續寒風吹下楚歌聲。
當時漫說成和敗,霜鍔悲眉黛。
蒼涼一曲憶重瞳,死亦鬼雄不肯過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