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孫侔雁蕩二首 其一
海邊巉絕有蒼山,怪怪奇奇物象閑。
百丈素流珠噴薄,千重紅樹火回環。
遠尋僧寺石屏下,時遇野人云屋間。
今日京華見君說,便思輕舸出東關。
海邊巉絕有蒼山,怪怪奇奇物象閑。
百丈素流珠噴薄,千重紅樹火回環。
遠尋僧寺石屏下,時遇野人云屋間。
今日京華見君說,便思輕舸出東關。
海邊陡峭險峻之處有蒼翠的山巒,那里的景象奇特怪異且悠然自在。百丈瀑布如珍珠般噴涌而出,重重疊疊的紅樹像火焰般環繞。我到石屏之下探尋僧寺,不時在云屋之間遇見山野之人。如今在京城聽你說起,我便想乘輕舟駛出東關去看看。
巉絕:險峻陡峭。
素流:指瀑布。
石屏:形狀如屏風的巖石。
野人:居住在山野的人。
云屋:指山中的房屋,因其在云霧繚繞中,故稱云屋。
京華:京城。
輕舸:輕便的小船。
東關:泛指東邊的關隘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在京城與孫侔交談,孫侔向其描述了雁蕩山的景色,引發了詩人的向往之情,從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身處京城,或許厭倦了都市的繁華與喧囂,渴望回歸自然。
這首詩描繪了雁蕩山的奇景,主旨是表達對自然美景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細膩的觀察力。
侵曉東皋霽。買棹共乘春水。游人疑向赤城來,落霞片片沾衣袂。
相將共惜春無幾。促坐花茵里。人猶如晉,地喜非秦,同向東風醉。
朱衣吏引上驪山。
行盡胡天千萬里,惟見黃沙白云起。
馬饑跑雪銜草根,人渴敲冰飲流水。
燕山髣髴辨烽戍,鼙鼓如聞漢家壘。
努力前程是帝鄉,生前免向胡中死。
弄兵澒洞射陽秋,
一紙招呼殺氣收。
十萬蒼生驚魄定,
活人陰德過賓州。
霜輕榆柳未全黃,
兩岸菰蒲洲渚長。
鷗鳥背人飛撲漉,
西風嘗是入斜陽。
燭影搖紅 甲子除夕,時避地平湖,用夢窗元夕微雨韻
燭影搖紅 甲子除夕,時避地平湖,用夢窗元夕微雨韻
紅燭他鄉,畫屏先逗春痕淺。圍爐博簺夜如年,語笑誰家院。
此際鄉情更暖。數歸期、檐梅摘遍。燈昏酒酢,烏帽塵侵,黃甘香濺。
虬箭聲中,霜笳不敵瓊簫怨。一街細雨濕香泥,寂寞何人見。
闌外癡云未散。夢天涯、東風近遠。明朝倘有,海角春來,珠簾齊卷。
以梵夾,對凈瓶。
一字不掛眼,常轉如是經。
黃菊浮觴,紫萸盈把,露涼風細,匆匆早是秋將暮。
天街如蟻,燕尾鬟松,卓金車響,紛紛兒女。
剪彩旗幡,花糕擔子,知送誰家去。
葉爭飛,雁初系,只少滿城風雨。
情緒。不堪搖落,龍山戲馬,何處追游,破帽單衫,一襟塵土。
試問、故國荒涼宅榭,草長欲齊階否。
深巷人歸,華堂客醉,作陣鳴腰鼓。
聊送目,夕陽邊,惟見碧云千縷。
晨鴉催曉早,碧露尚澄澄。瘦骨令風怯,茶煙免鶴憎。書沉云雁跡,蟢織鎖窗楞。誰念臨邛客,文園獨撫膺。
欹枕羅衣薄,蛩聲院落哀。落花風不掃,閉戶月頻來。弱質閒將槁,雄心尚未灰。起猶歌伏櫪,顧影自徘徊。
南交鎮層巘,杰閣倚云開。
海日半山雨,松風一壑雷。
新收平寇略,誰識濟川才。
橫浦樓船下,荒林舊筑臺。
定光去后杖無蹤,獨惹游人篆石宮。
磴絕連云三徑別,巖虛漏月七情空。
書帷案潤窗前跡,甕牖橋成指上功。
代遠傳聞多涉怪,缽盂信否可降龍。
洞門喬木晝陰陰,
洞穴嵌空透碧岑。
偶約騷人同此樂,
搖毫靜坐發清吟。
嘯望高樓上,晨昏獨爾思。
編詩傷往事,縱酒異當時。
路梗音書斷,家貧去就遲。
元龍今健在,愿共采靈芝。
乾坤東港誰家地,金碧樓臺籠海氣。
日浴咸池水盡紅,珊瑚萬樹鮫人淚。
當日仙洲筑將壇,淮南叢桂憶劉安。
雷聲千里開馳道,銅柱蕭蕭影尚寒。
燦爛黃金新世界,等閒擲過恒河外。
空費經營一片心,彎弓六載扶桑掛。
萬事人間總可哀,騎麟被發莫歸來。
匆匆海底揚塵后,聞說昆明亦劫灰。
湖上青山太不情,年年冷笑行人行。寺門老柳爭舒眼,看盡別離渾不管。
琴鶴樓,何不移去荒溪之側窮嚴幽,我不復見何怨尤。乃當湖山花木最佳處,葡萄深杯釃紅油。
一時朋友自膠漆,萬古弟兄曾勸酬。黃壚黃壚非少壯,不須鄰笛增恓愴。
成佛生天本是虛,求官作達夫成妄。西冷依舊好風煙,回首經今十年。
吟魂醉魄難呼取,獨立西江三板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