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雜詠 其二
津亭時解纜,候吏已先驅。
到處逢迎滿,經過禮數殊。
泰應疑傳食,狂或笑窮途。
犬馬何能報,乾坤愧腐儒。
津亭時解纜,候吏已先驅。
到處逢迎滿,經過禮數殊。
泰應疑傳食,狂或笑窮途。
犬馬何能報,乾坤愧腐儒。
在渡口的亭子邊時常解開船纜準備出發,負責迎送的官吏早已在前面開路。所到之處迎接的人滿滿當當,經過各地受到的禮數很不一般。生活安泰時懷疑自己像被人輪番供養的過客,有時行為狂放或許會被人嘲笑走投無路。我像犬馬一樣的忠誠又怎能報答恩情,身處于天地之間真愧對自己這無用的讀書人身份。
津亭:渡口的亭子。
解纜:解開船纜,指開船。
候吏:負責迎送的官吏。
先驅:在前面開路。
逢迎:迎接。
禮數殊:禮數不同,指受到特殊禮遇。
泰:安泰。
傳食:輾轉受人供養。
狂:狂放。
窮途:走投無路。
犬馬:舊時臣子對君主的自喻,表示忠誠。
乾坤:天地。
腐儒:迂腐的讀書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官場,在各地任職或出行過程中,受到當地官員的迎送和特殊禮遇。此時詩人或許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有所反思,對自己的能力和貢獻有所懷疑,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對自身官場境遇的反思和感慨。突出特點是情感復雜,既有對官場迎來送往的描寫,又有內心的自我審視。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能反映當時官場的一些現象和文人的心態。
飛灑羞明不肯朝,徘徊待伴未全消。
將花著袂元無跡,認柳吹綿別有條。
璧月半規開水面,玉龍千丈轉山腰。
玄冥已自呈三白,青帝何須又一飄。
桄榔枝上夕陽微,寂歷秋風吹葛衣。回首前溪燈火起,陰蟲聲里扣荊扉。
白云迢遞亂峰深,谷口斜暉轉樹林。歸到茅齋燈火夕,不堪黃葉與秋砧。
憶昔凌晨泛雪湖,
明天凈地一塵無。
略聞倩盼歌金縷,
盡聳清揚倒玉壺。
屢造廟朝終擯逐,
偶登名第自囚拘。
即今忍索梅花笑,
死徙流離足嘆吁。
太傅風流祖,
親朋共手談。
元來棋有智,
輸墅與羊曇。
山閑苦積雨,木落悲時遽。
賞心凡幾人,良辰在何處?
觸石滿堂侈,灑我終夕慮。
客鳥懷主人,銜花未能去。
剖珠貴分明,琢玉思堅貞。
要君意如此,終始莫相輕。
池頭衰柳尚依依,綠暗紅疏出釣磯。
新落葉邊人影隔,舊牽綸處藻莖稀。
青山伴我閑窺餌,白鷺何心坐忘饑。
莫道晚秋鮮鯽少,寒江更有綠蓑衣。
仲夏園中百草靈,
風吹露坼各青青。
勸君辦取金鴉觜,
不問昌陽與豨苓。
到處園林叫畫眉,
連村黑葉正垂垂。
江山盡入龍眠畫,
風雨兼驚太白詞。
桂味近聞千樹熟,
箬篷前約一舟遲。
水支已過山支好,
應是維摩病未知。
選勝雖無獨樂園,出城半里即山樊。
雨馀朝麓嵐光別,人比春禽笑語溫。
花霧陰時迷遠浦,柳煙開處見漁村。
憑君莫話金山約,玉帶因緣恐斷魂。
民居寥落不成村
天道人心且莫論
我亦被兵幾失路
一鞭殘照過夷門
傾蓋相逢,
堂堂兩公。
寂寥渡口,
以濟不通。
茅屋夜然燈,中有讀書者。門外是官街,更深猶走馬。
落日雞鳴埭,何人射雉回。北湖山月上,相送暮鐘來。
千門甲第高,四海狼煙息。獨有周亞夫,時嚴柳營壁。
嚴城九日起寒煙,無客無朋祇晏眠。
何處瀼西追杜甫,誰家莊上有藍田。
授衣始覺催邊信,落帽何妨倚醉筵。
人事天時成寂寞,牛山今古淚潸然。
長相思,久離別,單于臺上秋草歇。玉帳寒,朱旗折,三年灞陵夢,萬古陰山雪。邊笳日暮起塞門,流水無聲隴云咽。長相思,久離別。
長相思,路行難,玉關鴻雁何時還。張霧幄,捲云鬟,青燈夜未滅,翠被曉猶寒。荏苒紅顏鏡中老,空閨日日望刀環。長相思,路行難。
萬山濯濯色蒼涼,滿目風沙道路長。半郭田廬環活水,一叢林樹帶斜陽。火州城近春方暖,玉塞人來鬢易霜。塊壘填胸何處吐,側身天地兩茫茫。
海上傳聞建將壇,男兒何日壯心安。雕旗影卷三邊月,鐵笛聲銷萬幕寒。荒隴駝鳴聲颯颯,孤村雞唱夜漫漫。臥龍此日如重起,忍使東南草木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