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香
翠蓋團團密葉藏,繁花如雪殢幽芳。
分明天上三珠樹,散作人間七里香。
丹桂婆娑猶入俗,繡毬攢簇太郎當。
何如瓊島嫣然秀,采掇還傳辟瘴方。
翠蓋團團密葉藏,繁花如雪殢幽芳。
分明天上三珠樹,散作人間七里香。
丹桂婆娑猶入俗,繡毬攢簇太郎當。
何如瓊島嫣然秀,采掇還傳辟瘴方。
翠綠的葉蓋層層疊疊,密密的葉子藏起花朵,繁茂的花朵像雪一樣,帶著清幽的香氣讓人沉醉。分明是天上的三珠樹,散落到人間成為了七里香。丹桂樹枝搖曳,顯得俗氣;繡球花簇擁在一起,太過尋常。哪比得上瓊島那嬌美秀麗的七里香,采摘它還流傳著能辟瘴氣的藥方。
翠蓋:指七里香茂密的葉子像翠綠的蓋子。
殢(tì):滯留、沉醉。
三珠樹:神話中的樹名,這里形容七里香的珍貴不凡。
婆娑:形容丹桂樹枝搖曳的樣子。
郎當:形容繡球花松散、平常。
嫣然:形容美好、嬌美。
采掇:采摘。
暫未查到確切創作背景。推測詩人可能在看到七里香后,被其美麗與獨特所吸引,聯想到神話傳說,又對比其他花卉,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七里香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七里香,其特點是通過對比突出七里香的超凡脫俗。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花卉的細致觀察與獨特審美。
去國誰驚蕙草秋,幾回馥郁向中洲。只今澤畔行吟處,湘水無情也解愁。
翠葉瑤花涼露飛,山林誰共愛芳菲。花時莫更紉為佩,滿目秋風楚客稀。
三月微霜九畹寒,斷香殘粉思漫漫。多情公子今何處,白首空歌澧有蘭。
踏青天氣半陰晴,
楊柳村邊一鳥鳴。
遙望陌頭深淺綠,
落花香襯馬蹄輕。
長橋之蛟,南山之虎。在彼州曲,父老所苦。
豈獨若此,亦有周處。周乃慨然,恥聞斯語。
薄險投深,踴躍健武。爾蛟既除,爾虎既去。
周乃自勵,履規蹈矩。卒以將種,效忠典午。
按劍平西,貞節克舉。瑕以瑜掩,過以功補。
身雖云亡,名播千古。
揮汗讀書不已
人皆怪我何求
我豈更求榮達
日長聊以銷憂
大婦拂花箋,中婦理冰弦。小婦學彈棋,夭桃斗春妍。良人定睛覷,誰當最可憐。
大婦貼花鈿,中婦理紅妝。小婦畫蛾眉,含嬌踏春陽。良人試垂盼,良夜殊未央。
不敲開國自由鐘,
不為尋洲踵閣龍。
喚起黃人思祖國,
海天長嘯落機峰。
眾芳皆摧隤,
籬落忽相見。
無力仗東風,
幽然舒冷艷。
經綸意氣近何如,
慧出西方事可知。
垂釣正須東海闊,
賦歸何用北山移。
南窗負日偏宜懶,
秋水臨流正賦詩。
珍重菊莊舊知己,
獨能無夢到山池。
玉作闌干石作梁,銀河清夜共輝光。經營自出天工妙,鎪琢仍歸匠者良。大駕親臨觀氣象,群臣載拜獻詞章。誰知千古不磨跡,地久天長轉更彰。
石梁高架奠長江,要路通津總帝鄉。一代規模天廣大,萬年功業日昭彰。吾皇制作親曾賜,臣下賡歌孰敢當。圣子神孫承大統,愿言鴻祚永延昌。
生平文字友,
引疾得休官。
老去身須惜,
歸來夢亦安。
江風吹浪急,
山雨逐人寒。
惟有憐同調,
長嗟離別難。
直諫聞天下,朝陽有鳳鳴。
履霜防厥漸,見晛絕其萌。
此舉堪千古,其名震八瀛。
休嫌難補牘,祇恐軫皇情。
終是圣明事,依然雨露多。
左遷仍列宿,小謫謝鑾坡。
臣節休消沮,名途偶折磨。
龍場與狄道,視此又如何。
難泯同胞好,
每因長舌疏。
若能諧婦姒,
九世可同居。
養生之鞭,
隴種之苗。
欲魯去朔,
在齊聞韶。
咄嗟老饕,
腹如瓠枵。
踏破菜園,
合吃藤條。
此會明年未有期,便將輕別作長離。多情莫學千金水,才滿空江又落時。
臘日山城見雪初,故人別后會應疏。沙頭無日無來雁,相問從今秪寄書。
閑吟可是治愁藥
一展吳箋萬事忘
不惜暮年酬倡絕
猶能作意答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