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西雜詠 其六
丹甍翠網碧欄干,
玉蝀橋頭立馬看。
望到直廬最深處,
始知身在五云端。
丹甍翠網碧欄干,
玉蝀橋頭立馬看。
望到直廬最深處,
始知身在五云端。
紅色的屋脊、翠綠的網格與青碧的欄桿交相輝映,在玉蝀橋頭勒住馬韁駐足觀望。目光延伸至直廬的最深處,這才驚覺自己正身處如五云繚繞的仙境。
丹甍(méng):紅色的屋脊,甍指房屋的屋脊。
玉蝀(dōng)橋:形容橋如美玉般潔白,彎曲如蝀(虹),泛指皇家園林中的精美橋梁。
直廬:古代官吏值班的官舍,此處指宮廷內的辦公場所。
五云端:五云指青、白、赤、黑、黃五種云氣,古代視為祥瑞,代指帝王居所或極高之處。
《苑西雜詠》組詩多描繪清代皇家園林西苑(今北京北海、中南海一帶)景色。此首或作于詩人游覽西苑時,通過觀察苑中建筑與橋景,結合宮廷特有的直廬等場所,記錄下對皇家園林的直觀感受。
本詩以簡練筆觸勾勒苑西勝景,通過建筑、橋梁、官舍等細節,展現皇家園林的恢弘氣象。視角由近及遠,以‘五云端’收束,既突出空間高度,又暗含對宮廷的尊崇,是清代宮苑題材詩歌的典型之作。
京洛風沙千里還,
船頭出汴翠屏間。
莫論衡霍沖星斗,
且是東南第一山。
誰琢天邊白玉盤,
亭亭破霧上高寒。
山房無客兒貪睡,
常恨清光獨自看。
采遍山城草木芽,
百年老樹盡枯槎。
眼前多少閑田地,
雨后春耕有幾家。
手握步天尺,夜登觀象臺。
欲呼陽利起,絕學問東來。
星斗淩千丈,山川隘八垓。
莫存搖落感,斯世正需才。
臨風翠袖立徘徊,
似捧流霞瀲滟杯。
卻憶當年陶令宅,
花前幾度玉山頹。
茫茫四郡塵囂外,渺渺五湖煙霧中。若更無山天地溷,縱還有石水云空。澄潭日出漁帆集,遙浦潮平賈棹通。為謝東莊王相國,金庭玉柱屬三公。
即看鶴駕盤湖上,擬有仙曹集洞中。日月隔橋生碧海,星河當戶點瑤空。天圍春樹千村合,山漏秋濤十郡通。獨放扁舟領丹詔,白云深處問三公。
傍海月生潮不出,緣江路隔水還連。兩山云出東西樹,五夜星搖上下天。洞口鱗鱗千頃玉,水心皛皛萬家煙。鳥喧花發壺觴亂,太守頹然醉欲仙。
五月王師大合圍,石如雨下矢如飛。
健兒不識書生面,夜半挑燈認繡衣。
力盡謀窮內變生,無須血刃下堅城。
等閑一曲黃河水,誰信強于十萬兵。
瀟灑使君風度峻,
神仙謫墮在人間。
只今坐嘯凝香處,
帝賜羅浮作鎮山。
秋堂風露月初弦。望靈源。隱珠躔。曾許東皇,游戲了塵緣。四海聲名收不得,麾玉節,下清關。
相逢只說好江山。紫宸班。待公還。壓帽黃花,喜映兩眉間。袖里春風醫國手,應不惜,紫金丹。
隔岸茅茨低小,
臨溪草徑橫斜。
楊柳已無馀葉,
芙蓉尚有殘花。
舉世尚圓通,爾形獨合矩。不同睢園種,亦殊嶰谷侶。
直方坤之德,鐘秀天特與。雖驚世人眼,實為君子許。
棱棱霜氣凝,矯矯峻節舉。宿土移數竿,歲久森圃墅。
堅竹豎為杖,登臨借撐拄。毋令柔媚人,一朝削圓女。
秋事無端剩暮蟬,
王孫芳草倍凄然。
近來心意憑誰問?
流水聲中看菜煙。
珠海星洲兩寓公,眼看時局感應同。
饋驅彩鳳成凡鳥,聾迫神龍化蟄蟲。
鬼國夜開跳月宴,陰天春足妒花風。
手挼斗柄愁相語,東指齊州劫火中。
恨無佳句酬山色,
幸有馀錢買蹇驢。
緩望緩吟因緩騎,
痛鞭惡殺是驢夫。
茗香步算知周鼎,文達多聞辯陸銘。爭向山靈談考據,禪床塞耳不能聽。
竟將四大作禪床,偶聽鐘魚出上方。寄語東坡老居士,江山如此莫思鄉。
風涼睡美在江樓,隱隱山城見石頭。曾是昔年吟嘯地,戈船軍鼓滿汀州。
汀州春草綠芊綿,又見承平選勝年。西掖門前綾被里,懸知流夢過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