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泗濱南山石壁曰第一山
京洛風沙千里還,
船頭出汴翠屏間。
莫論衡霍沖星斗,
且是東南第一山。
京洛風沙千里還,
船頭出汴翠屏間。
莫論衡霍沖星斗,
且是東南第一山。
從千里之外的京洛帶著滿身風沙歸來,船駛出汴水后眼前出現翠綠的山巒。先別談論衡山、霍山高聳入云,眼前這山可算得上是東南第一山。
京洛: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和洛陽。
汴:汴水,古河名。
衡霍:衡山和霍山,均為五岳名山。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從京洛奔波歸來,乘船行至泗濱,看到南山秀麗景色有感而發。北宋時期文人雅士喜愛游歷山水、題詩留念,這種創作背景下誕生了許多贊美山川的詩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泗濱南山,其特點是將平凡的旅途與不凡的山水結合,以對比突出南山地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自然山水的關注與贊美。
廢綠生波,殘紅辭樹,九陌塵荒日晏。月影秋千,隔鄰墻誰見。
費惆悵、似說星辰昨夜何許,雨葉風燈相亂。悄對重門,想桃花人面。
記珠簾、畫燭深深院。如澠酒、翠袖殷勤勸。燕燕幾度飛歸,把雙眉都展。
甚開奩、頓覺吳霜滿。籠鸚地、畫出離鸞怨。忍更聽、卻手琵琶,濕青衫一片。
當年笑逐魚千里,今日欣安鵲一枝。請看太陽溫暖下,世間何物不光輝。
河清時節近中年,愛日長依共產天。喜得妻兒開口笑,良辰美景誦當前。
洋洋東海上,接淅亦東歸。先圣風斯遠,今人事轉非。放回甘萬里,逆旅復多違。可是巢由叟,牽牛早息機。
東風吹柳樹,日暮絮紛飛。對此懷春色,其如嘆客衣。雛鳧浮水綠,野鶴帶晴暉。芳草游人盡,天涯獨未歸。
離懷杯酒散,到夢復凄其。經月青齊外,何時嶺海湄。南池人不作,江上柳空遲。古跡成彫謝,中流有所思。
早憶還家日,虛窗石幾涼。以茲幽思劇,其奈客途長。在處憂風雨,所經少稻梁。夢魂能識路,高枕是吾鄉。
抱膝在鴻干,臨風一解冠。數奇還落落,道拙竟漫漫。隱去猶川涉,歸歟嘆路難。得還守窮巷,不敢問長安。
四海無遠志,一溪甘遂心。牽牛避洗耳,臥著桂枝陰。
前湖后湖水,初夏半夏涼。夜闌鄉夢破,一雁度衡陽。
千里及歸鴻,半天河影東。家人森戶外,笑擁白頭翁。
天竺黃卷在,人中白發侵。客至獨掃榻,自然同此心。
垂空青幕六,一一排風開。石友常思我,預知子能來。
幽澗泉石綠,閉門聞啄木。運柴胡奴歸,車前掛生鹿。
雨如覆盆來,平地沒牛膝。回望無夷陵,天南星斗濕。
使君子百姓,請雨不旋復。守田意飽滿,高壁掛龍骨。
開士誅茅五老峰,手植匡山百萬松。
蕩云盡吸明湖水,招月來聽海會鐘。
初地雨花馴白牯,陰巖石氣郁蒼龍。
讀書無處歸來晚,桂樹幽幽煙霧重。
藥市能推此念誠,
一言為重萬金輕。
特書會有河東柳,
為記嘉名埒宋清。
鼠嚙蟫穿二百年,搜求遺草出塵煙。
題名不必登科錄,小傳如標獨行篇。
前輩有靈來紙上,舊交無數晤鐙前。
寒窗料理間中業,聊結枌榆翰墨緣。
來去客情千樣別,
高低主禮一般施。
相逢不飲空歸去,
明月清風也笑伊。
問余東向亦何為,屢與王侯泛酒卮。
夙昔襟期空自許,于今行跡有誰知。
年衰難入驅羊夢,衣敝常多捫虱時。
明歲土膏應早發,好隨陶亮共扶犁。
拄杖挑云過五山,
無心出岫倦飛還。
參禪未用多行腳,
道在如如不動間。
尋常愛客恨無來,
及至人來懶話陪。
空臥早知眠不當,
虛勞紅焰落寒灰。
一窗閑,孤燼冷,獨自個春睡。
繡被熏香,不似舊風味。
靜聽滴滴檐聲,驚愁攪夢,更不管、庾郎心碎。
念芳意。
一并十日春寒,梅花煞憔悴。
懶做新詞,春在可憐里。
幾時挑菜踏青,云沈雨斷,盡分付、楚天之外。
云母窗前歇繡針。低鬟凝思坐調琴。玉纖纖按十三金。
歸臥文園猶帶酒,柳花飛度畫堂陰。只憑雙燕話春心。
天涯游子去匆匆,
一夜輕舟趁曉風。
江入桐廬山四束,
橘花深處雨濛濛。
寢門宿草淚絲絲,寒食風前獨到時。
遺愛伏恭賴猶子,招魂伯道痛無兒。
昔年早上東平頌,此日空瞻北海碑。
莫怪杜鵑啼不住,棠梨一夜滿空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