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關景暉二首
鄴王臺上幾追陪,臺上鴉鳴古甓摧。每對燈前青玉笛,不辭花下白銀杯。九重幽夢驪駒近,百卉佳時鷤?催。更約歡呼須繼日,從教河漢卷星回。
筆陳云橫未易陪,雁門端見壓城摧。櫟中麋出君摶飯,地上蛇成我奪杯。好在田園心事懶,罷休簪組鬢毛催。稽山為有知章否,欲泛扁舟定卻回。
鄴王臺上幾追陪,臺上鴉鳴古甓摧。每對燈前青玉笛,不辭花下白銀杯。九重幽夢驪駒近,百卉佳時鷤?催。更約歡呼須繼日,從教河漢卷星回。
筆陳云橫未易陪,雁門端見壓城摧。櫟中麋出君摶飯,地上蛇成我奪杯。好在田園心事懶,罷休簪組鬢毛催。稽山為有知章否,欲泛扁舟定卻回。
其一:曾多次在鄴王臺上相伴同游,臺上烏鴉啼鳴,古老的磚塊已破損。常對著燈前吹奏青玉笛,不推辭在花下共飲白銀杯。幽遠的夢中離別的驪駒已近,百花盛開時杜鵑聲聲催促。更約定要繼續連日歡暢,任銀河旋轉星辰回移。其二:筆端云氣橫生難以輕易相伴,雁門雄關似見壓城而來。櫟樹林中麋鹿出現你以飯相喂,地上蛇形出現我奪杯而飲。幸有田園可托但心事已懶,還是放下官服吧鬢發已催。會稽山可有賀知章這樣的隱者?想乘扁舟卻又猶豫返回。
鄴王臺:鄴城的高臺,具體所指待考,或為詩人與友人昔日常聚之地。
驪駒:指離別的馬,古有《驪駒》為別歌,代指離別。
鷤?(tí jué):即杜鵑,常鳴于春末,鳴聲悲切,有催春歸之意。
簪組:古代官員的冠帶,代指官職。
稽山:會稽山,唐代詩人賀知章(字季真)晚年歸隱會稽,此用其典。
此詩為詩人與友人關景暉離別時所作。通過回憶鄴王臺同游、燈前吹笛、花下共飲等往昔歡聚場景,結合“驪駒近”“鷤?催”的離別意象,及“罷休簪組”的歸田之思,可見創作于兩人因事分離之際,詩人感慨時光催老、聚散無常,故以詩寄情。
全詩以“別”為核心,上承歡聚之樂,下啟離別之思,中融歸田之愿,既展現摯友間的深厚情誼,也暗含對宦海生涯的倦怠。語言凝練,意象典型,是一首情感真摯、意蘊豐富的離別詩作。
細柳新蒲遍水潯,
流觴今喜盍朋簪。
野人那有紅塵垢,
也抱山陰祓禊心。
堯階春葉報中旬,湛露恩深法宴頻。
薄海歡欣同玉帛,寰區慶祝競神人。
陪筵每感黃封遍,賜醞那安御手親。
五紀馨香臻八耋,南山北斗總歸仁。
羅浮海上來,高高幾千丈。
鐵橋倘不關,諸峰竟流浪。
世人未得仙,斯事安知妄。
九等真洞天,朱明惟上上。
園亭氣爽雨初晴,
新月朧朧透樹明。
漏下微眠思治道,
未知清夜意何生。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喚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三十三年去復還,筍將重踏舊江山。青衿朋友子當戶,綠幘奚臧霜半鬟。贏得光陰歸鬢里,悔將聲譽落人間。圣門事業無窮已,只問君王覓退閒。
天磨團團任往還,莫將止處認兼山。水歸寒谷斂秋練,木落前峰明曉鬟。天度已歸參井后,日行又值斗箕間。若知此處真消息,血氣浮名總是閒。
聞昔咸豐初,有賊林鳳祥。名王仗天戈,搗之于高唐。
爾后十余載,未見兵塵揚。去年任與賴,隔此河之陽。
茲土非上腴,頗亦能耕桑。棗實大如卵,秫桿高于墻。
朝墟趁煙火,夕野牧牛羊。賊至鷹集抄,兵來鳥鳶翔。
兵賊互傳舍,游散生蟲蝗。婦稚豈可問,雞犬盡已殃。
流人哭暑雨,?尸官道旁。皆緣屯堡廢,緩急難逃藏。
堅壁與清野,先病誰儲方。所以將帥武,不若司牧良。
又有珍鮮入市曹,晴波躍躍見銀刀。
及鋒新許庖人試,彈鋏休誇食客豪。
戲水幾時穿密網,隔江隨處劃飛濤。
都應昔日專諸饋,留得馀生供老饕。
南國鄰鄉邑,東都并雋游。
賜袍聯唱第,命相見封侯。
念昔趨黃閤,相看笑白頭。
盛衰同俯仰,旌旐送山丘。
燭消香透曉來天。東風入繡簾。
一聲恭祝畫堂前。椿萱眉壽添。
調鳳律,獻羔筵。斑衣學古賢。
融融春色報豐年。書云忮睹先。
薇省何年賦遂初,岳云關月照懸車。
緇衣家代司徒職,金匱人滕尚父書。
已詔門庭供幾杖,且從江漢狎樵漁。
歲開七帙方強健,憲老還來拜玉除。
煙霞逞殊觀,變幻不可測。
轉瞬歸虛無,青蒼見山色。
溪上柴門掩翠微,
無人談是更談非。
近來老眼看書倦,
燈影軒窗夜坐稀。
春回慶歲月中旬,玉帛來庭侍宴頻。
姬箓萬年躋壽域,堯階三祝效封人。
身沾法醞叨恩曠,衣惹爐香仰圣親。
武帳嵩呼同內服,雙擎云漢頌皇仁。
體國為民事,憂勤固在斯。驕陽春既盛,膏澤夏愆期。
省刑書每下,請雨令頻施。云未油然作,風偏颯爾吹。
芃芃苗欲槁,細細草將萎。翹首瞻青漢,焦心對赤墀。
圜扉重舉滯,旃廈幾疇咨。齋祭祈神鑒,精誠只已知。
誰云天最遠,于是聽能卑。默處敬居日,恭虔步禱時。
微衷慚上格,大化喜潛移。霶霈滋南畝,飄瀟遍九逵。
叆叇陰陽協,滂沱渥澤垂。田家還自樂,朝野共吟詩。
從此煩襟滌,由來百志熙。愿同茲砥礪,參贊奉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