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司馬曾公子玉七十初度奉寄二首 其一
薇省何年賦遂初,岳云關月照懸車。
緇衣家代司徒職,金匱人滕尚父書。
已詔門庭供幾杖,且從江漢狎樵漁。
歲開七帙方強健,憲老還來拜玉除。
薇省何年賦遂初,岳云關月照懸車。
緇衣家代司徒職,金匱人滕尚父書。
已詔門庭供幾杖,且從江漢狎樵漁。
歲開七帙方強健,憲老還來拜玉除。
不知哪一年您在中書省就有了歸鄉隱居的想法,那岳云、關月見證著您辭官歸家。您家世代擔任司徒這樣的要職,您也精通如《金匱》般的珍貴典籍。朝廷已準許您在家頤養天年,您暫且在江漢間與樵夫漁夫為伴。您剛到七十歲身體還很強健,等您受尊崇時我還會到朝廷來拜見您。
薇省:指中書省。遂初:實現隱退的心愿。
懸車: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稱“懸車”。
緇衣:《詩經·鄭風》篇名,后常用以稱美卿大夫。司徒:古代官名。
金匱:古時用以收藏文獻、檔案等的銅制柜子。尚父:本指周朝呂望,后用以尊禮大臣。
幾杖:坐幾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為敬老者之物。
七帙:指七十歲。
憲老:尊崇老者。玉除:宮殿前的臺階,亦用為朝廷的別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曾公子玉剛到七十歲,作者可能與曾公子玉相識,且曾公子玉家族有較高的地位和聲望。作者在其七十壽辰時,創作此詩表達對他的祝福與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為曾公子玉七十壽辰祝壽。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祝壽酬唱的文學風氣。
直上禪關一徑深,大王風好且披襟。不慚冠冕完人相,豈藉袈裟證佛心。到此諸公誰解脫,空余七字付行吟。獨憐我是新亭客,悵望河山異昔今。
繡羅裙上雙鴛帶。年年長系春心在。梅子別時青。如今渾已成。美人書幅幅。中有連環玉。不是只催歸。要情無斷時。
一身彼此轉蓬樣,百歲光陰交臂間。底事石梁成邂逅,烽煙影里得馀閑。喜君胸次冰壺凈,道富身貧只我諳。利火名湯方鼎沸,看人終日手爭探。
幾輩名流護碧紗,謾題縑素墨如鴉。六橋煙景空千樹,四代梅花自一家。檐下暗香聞細細,雪中疏影認些些。等閒多少人間事,五百春光去已賒。
把酒聽金縷,揚帆指石頭。天空低遠樹,海闊隱孤舟。戀闕丹心壯,浮淮白雪優。秣陵明月夜,應亦念同游。一片關河月,能牽萬里情。黃花開酒色,白雁送秋聲。報政司農最,含香漢署榮。淮揚愁苦狀,早得幸承明。
露井輕敲梧韻,戶閉西風悄。夜吟相答哀蛩步幽草。渾做一片凄清,暗塵著處都銷,海邊人老。倦懷抱。勞夢逡巡旋覺。相逢與君笑。泛槎仙客年年見秋早。管甚天上佳期,可憐不似忘機,去來鷗鳥。
碧油幢下立功勛,韜略雙全獨見君。一自赤心來報國,邊頭刁斗不曾聞。
黃石東行平海衛,浪蘸虹霓濕修曳。天清時見小琉球,一點青螺漾空際。舟行萬里隨天風,探奇默禱蛟螭宮。便邀海若相感動,波攢疊巘青摩空。安知琉球何者是,轉瞬陰云迷尺咫。到官兩日席未暖,欲踐層巒恣雙眼。風顛浪吼冰夷怒,即恐靈鰲倏移去。咄哉神閟焉可窺,倚天猿嘯無窮期。
潦倒廬江客,中原一騎游。姓名關吏熟,文字路人求。自負心能壯,何知鬢易秋。西風近崚厲,勸爾且歸休。
館娃宮院秋沈沈,采香芳徑花委金。吳王舊事久寂寞,此地猶懷千古心。黃堂高興動樽俎,三百畫橋絲管音。吳儂但識宴會樂,那知繞屋棠陰森。
嗟乎天地黯淡白日黷,為鴟為鼠何反覆!三月有客過江言,月望榕城人集木。出者仰天皆屏息,入者和塵保走肉。傳聞男子得三人,伏尸流血恥臣仆。泣曰三人者為誰?客云以耳不以目。將疑將信聽客云,遲之七日果來復。督臣不撓被幽囚,生死存亡握粟卜。屈指三山王邦伯,罵賊睢陽身為戮。碧水丹山司馬公,含笑就刃無顰蹙。忠烈同時孰后先,剛鋒交下血噴漉。上有猛獸正負嵎,下有豺狼心久蓄。張牙開齒獰人前,耽耽視之欲逐逐。堂堂盡見七尺軀,下風稽顙惟俯伏。懸河談天舌槁然,肝膽冰寒形神觫。三公浩氣歸山河,殺身成仁彼所獨。如是我聞閉紫桑,虛空掩口吞聲哭。吁嗟乎!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哀今之人誰非食君祿。
田田時雨足,鞭牛務深耕。選種隨土宜,播擲糯與粳。條桑去蠹枝,柔柔待春榮。春事不可緩,春鳥亦已鳴。
龐眉斗豎惡精神,萬里騰空一踴身。背上匣中三尺劍,為天且示不平人。
偃蹇軒裳客,棲遲云水鄉。尋僧參半偈,采藥試新方。合眼棋枰側,高眠酒甕旁。能閒有今日,始覺舊時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