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將赴豫章夜發瑞州城下二首
天末云霞暝,城隅煙水深。維舟呼不見,漁火坐相侵。夜下芙蓉渚,秋高橘子林。不眠催解纜,鳴柝正沈沈。
未卜西昌返,還尋南浦行。清秋千里外,永夜一舟輕。風急高河動,星浮積水明。蒼蒼江霧合,起坐悵心驚。
天末云霞暝,城隅煙水深。維舟呼不見,漁火坐相侵。夜下芙蓉渚,秋高橘子林。不眠催解纜,鳴柝正沈沈。
未卜西昌返,還尋南浦行。清秋千里外,永夜一舟輕。風急高河動,星浮積水明。蒼蒼江霧合,起坐悵心驚。
第一首:天邊的云霞在暮色中暗去,城角的煙水一片深幽。系船的人呼喚不應,漁火在近旁閃爍侵擾。夜里行船到芙蓉洲邊,秋高氣爽經過橘子林。難以入眠催促解開船纜,更柝聲深沉不斷傳來。第二首:不知能否從西昌返回,仍要沿著南浦前行。清冷的秋意遠在千里外,漫長的夜里孤舟輕行。風急吹得天河動搖,星影浮在水面格外明亮。蒼茫江霧彌漫聚合,起身坐下都悵然心驚。
維舟:系船。
柝(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南浦:南面的水邊,古詩詞中常指送別之地。
高河:指天河、銀河。
積水:指江面寬闊的江水。
此詩為作者九月九日(重陽節)赴豫章(今南昌)途中,夜發瑞州(今江西高安)城下時所作。記錄了秋夜行舟的經歷,反映出詩人對行程不確定性的感慨及旅途中的孤寂心境。
兩首詩以秋夜行舟為線索,描繪江景與行旅之思。首章側重夜發時的環境與難眠之態,次章延伸至對前路的迷茫,整體情景交融,含蓄傳遞出漂泊的悵惘,是宋代行旅詩的典型之作。
孔庭釋菜后,攜客步莓苔。
犧象湯孫徹,金絲魯殿開。
牲碑工拓就,蓍草馬?回。
愧少《春秋》癖,言旋罷講臺。
沈郎學圃,傍罨畫溪邊,點染千樹。十畝綠陰,接葉交柯憐汝。藤梢橘刺森然,飽幾載、江南煙雨。垂垂熟,來禽過時,偷眼銜去。
青蓑箬笠容與,羨種杏條桑,經濟如許。春雪未老云卿,東湖暫結幽趣。兒子上樹生狙,早摘下、翠盤無數。秋氣冷,蟲聲斷畦靜否。
江山陳跡六朝遺,寂歷寒花野水湄。猶有石頭城畔月,夜深還照昔人詩。
憑高一望興何窮,晴雨朝昏景不同。莫向吟邊苦懷古,敗荷疏柳怯西風。
明妃無命死胡沙,
青冢荒涼起暮笳。
爭比冰心明似月,
隔江不用怨琵琶。
芙蓉幕府隱才賢,霽月光風見性天。
鄉夢朱櫻三島路,詩情青草五湖船。
紗燈照座同今夕,水閣題襟是夙緣。
醉拍闌干歌邂逅,文星空際貫珠連。
平生意氣壓曹瞞,
卻為夫人鬢作斑。
堂上橫刀何足問,
五兵只在畫屏間。
從我負書非曰歸,詩情先逐曉云飛。
重陽細雨遲黃菊,六代精藍冷翠微。
遠眺合教青眼共,深談喜未素心違。
洞天且莫題名姓,苔蘚濛濛恐濕衣。
盈盈羅襪隱湘裙,縹緲凌波去若云。時向落花堤畔望,春山澹澹曉煙分。
輕勻兔穎蘸麋脂,陣陣螺香拂玉池。錦字緘題頻自看,碧窗寧許侍兒窺。
甲帳宵然蠟炬紅,海棠睡起怯東風。珊瑚半倚嬌無力,一點難消珀暈濃。
朱唇不動韻輕飏,宛宛新鶯度綠楊。羅袂乍垂還乍舉,微風時遞麝黃香。
窺人皓魄一輪孤,消得清宵此景無。就枕忽驚還獨起,不知誰為解羅襦。
菱花似水寫秋光,畫出雙眉若個長。一片烏云翠可鑒,飛來小鳳立中央。
幾回長路擁行驂,
向夕孤蓬古劍渾。
玉醴調來親捧進,
相憐還勸慎煙嵐。
亂山行不盡,脈絡互聯屬。初遇喜奇峭,稍習厭犖峃。
凌晨問去程,西溯沔水曲。寒流凈匹練,泄泉鏗碎玉。
獨鷺破煙青,孤帆飽川綠。蕭蕭栟櫚中,歷落幾家屋。
半扉翳蘆花,破網掛疏木。時見溪邊人,添薪斫修竹。
不意險巇盡,清川此豁目。安得解征鞍,借我徑三宿。
美人載得同歸去,伊誰為締紅索。作花管領,安排紙帳,畫闌樓角。霜寒忒惡。倚修竹、衣單袖薄。似明妃、胡天不慣,抱恨向沙漠。
聞道江南事,塵劫初驚,暗消歡樂。怕辜勝賞,想東風、早經零落。喚住冰魂,好重疊、龍綃護著。有前盟、臥雪晚歲肯負約。
強將紙帳醉梅花。千劫應知作熱沙。
夢逐梨云迷去路,曲隨楊柳到伊家。
客懷暗遣心頭恨,醉眼休將口上夸。
清曉酒醒人不見,離愁片片逐飛花。
粲粲金錢映玉簪,
榮華能得幾光陰。
季倫歌妓春申客,
零落秋風沒處尋。
挼柳風輕,抹莎煙淡。微聞香氣來天半。
粉香一帶是銀河,彩云捧出芙蓉面。
惹得蜂迷,頓教蝶戀。輕輕語笑聲將遠。
鞦韆猶自架花叢,殘紅寂寂飛庭院。
謝公高齋登望處,千年遠岫開秋曙。碧海青天納一窗,鏡里云光飛不去。
錦袍仙人萬古愁,對酒酣歌即此樓。尚有淋漓醉草在,化作古柏騰蛟虬。
懷謝亭邊郁奇思,對結枇杷軒晚翠。澄江誰寫壘嶂圖,北望猶傳二樓志。
蓉江小謝今代才,登樓縱目重徘徊。宛溪響答簾前合,柏枧嵐陰檻外回。
爾家故事留蓬萊,沈約范云安在哉。長風吹雨洗綠苔,坐呼窗月流金杯。
精靈呼吸儻可接,為我招揖青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