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蟬
風蟬旦夕鳴,伴葉送新聲。
故里客歸盡,水邊身獨行。
噪軒高樹合,驚枕暮山橫。
聽處無人見,塵埃滿甑生。
風蟬旦夕鳴,伴葉送新聲。
故里客歸盡,水邊身獨行。
噪軒高樹合,驚枕暮山橫。
聽處無人見,塵埃滿甑生。
風蟬從早到晚鳴叫著,伴著樹葉發出新的聲響。故鄉的游子都已歸去,只有我在水邊獨自徘徊。蟬聲喧鬧,高樹合圍在軒窗前;暮山橫亙,驚醒了我的夢。聽著蟬聲卻無人相伴,我窮困潦倒,甑中布滿了灰塵。
旦夕:早晚。
故里:故鄉。
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屋。
甑(zèng):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漂泊異鄉的狀態,可能仕途不順、生活困苦,在孤獨寂寞中寫下此詩,以風蟬自喻,抒發自己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漂泊的孤獨和生活的困窘。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常見意象營造出濃厚的情感氛圍。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創作風格。
檀度庵恰紅豆子。
春淺春深,好夢柔云似。
珠海常年聽韻事。
香圭篆出鴛鴦字。
閒寫梅花千萬紙。
疏影橫斜,人與花同醉。
倦倚妝臺無限思。
一簾明月窺寒翠。
琳宮金碧燦,
峻極遠塵囂。
天水空中合,
云山望里遙。
一江分兩浙,
孤塔聳層霄。
會待秋風至,
還來看弄潮。
法昌今日開爐,行腳僧無一個。
唯有十八高人,緘口圍爐打坐。
不是規矩嚴難,免見諸人話墮。
直饒口似秤錘,未免燈籠勘破。
不知道絕功勛,妄自修因證果。
太行生翠云當幰,
鹵澤晴皚雪滿鋤。
伯樂不來騏驥老,
年年峻阪上鹽車。
千年江表自繁華,
風俗猶傳晉謝家。
君去試過邀笛步,
霜天清曉落梅花。
端居忽忽起鄉心,
滿眼風生椰樹林。
尺幅應須論萬里,
牂柯南下更蕭森。
莫教挈伴踏微行,剩與印泥量。玉弓月樣,寶蓮金齒,素足如霜。
而今不重雙紅屐,畫屧做高墻。鳳頭露濕,鴛蹤聲細,珍重相將。
屢遲平安火,
旋驚戰鼓聲。
兵家輕勝負,
群盜遂縱橫。
白骨煙中戍,
黃巾海上城。
今宵望弧矢,
閃爍向人明。
白云孤起飛杳冥,光如片玉輕如冰。出山歸山兩何意,行止偶然無滯凝。
故人浮舟數百里,得得訪我湘江棱。二十年間四相遇,童顛疏鬢霜各增。
寒齋笑語極微妙,共以身世均鴳鵬。瞥然去矣不我告,振錫忽借南風乘。
聊一徘徊駐衡岳,遂能放意窮臨登。崔嵬老骸不知倦,軟輿蠟屐勤躋升。
窮巖險谷訪秘怪,往往清嘯猿鳥驚。長泉落石響寒玉,故意寫在朱絲繩。
仰揮云煙斂羽翼,俯聽譽毀真蚊蠅。書來所說謂如此,而惜攜手無友朋。
又云吾廬已堪睡,況彼城市尤足憎。意若欺我在遷謫,故以勝事用夸矜。
嗟如予者安足道,進退大計兩未能。平生雅志在林壑,誤落世紛親繳矰。
悲吟黃鵠慕越客,謝病高居思茂陵。羨子徜徉類云鶴,顧我拘窘如韝鷹。
故應題詩遍崖壁,曷若寄我勤緘縢。山童癡立索書去,寫此安足傾愁膺。
撲面風沙欲斷魂,
驅車獨出古平原。
魯公祠宇知何處,
衰草連天日影昏。
不愧先賢不愧儒,
更將馀技妙操觚。
幾多蔓草荒煙里,
金石遺文尚有無。
古人安在,總上場優孟、下場翁仲。天壤之間存我輩,聊爾一觴一詠。傖父左思,老兵阮籍,歌辨衙官宋。當杯行令,戲猜三兩橫縱。
酒后耳熱狂呼,濡毫呵壁,欲把天公控。趁取吳宮春未老,甘與梨花同夢。銀燭方長,銅壺初滴,路近東西弄。諸君且住,床頭尚滿青甕。
再到蓮塘鬢欲絲,風光翻勝十年時。鳶飛魚躍池中景,翠竹青螺畫里詩。卻恨酒杯欺量淺,不嫌山鳥嘆歸遲。尊前且了平生話,分付將軍莫漫馳。
促席傳杯嚼藕絲,蓮塘歌酒會君時。羅浮竹屋頻年夢,關陜風煙到處詩。筍蕨堆盤肴亦美,唱酬刻燭句休遲。若為庾嶺逢春早,先折梅花付驛馳。
玉鉤珠箔。夜涼庭院天垂幕。好風吹動綸巾角。羽扇休揮,已怯絺衣薄。
扁舟明日清溪泊。歸來依舊情懷惡。為君喚月驂鸞鶴。天近多寒,滿引金鑿落。
乍可秋情隔夜生,
風初拂拂雨初清。
似將幾點芭蕉上,
繪出虛堂一種聲。
衣冠葉葉著師儒,創見皇家異代無。前事盛哉申國呂,近時繼者武夷胡。累朝經學堪貽厥,三世名家列友于。莫道新來凋一萼,西園老柏更清癯。
百年幾見弦三嘆,萬事相違臂一交。道合不知身隱見,詩來如見手推敲。我儀圖此藏周廟,人實云何滯楚包。無奈廬山歸夢急,遣書空報白云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