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門二十首 其十七
帝子吹簫逐鳳凰,離宮秋樹獨蒼蒼。
落花寂寂啼山鳥,衰草茫茫覆女墻。
金簇有苔人拾得,野蘆無主雁銜將。
不堪吟罷重回首,遠目非春亦自傷。
帝子吹簫逐鳳凰,離宮秋樹獨蒼蒼。
落花寂寂啼山鳥,衰草茫茫覆女墻。
金簇有苔人拾得,野蘆無主雁銜將。
不堪吟罷重回首,遠目非春亦自傷。
皇子吹著簫追逐鳳凰而去,離宮邊秋天的樹木獨自蒼蒼茫茫。落花悄然無聲,山間鳥兒啼鳴,衰草茫茫覆蓋著矮墻。帶金飾的箭簇生了青苔被人拾到,野生蘆葦無人看管被大雁銜走。不能承受吟完詩后再回頭眺望,遠望之景即便不是春天也讓人暗自悲傷。
帝子:指皇室子弟,這里可能指宋末皇室后人。
離宮: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室,這里指厓門附近可能存在的行宮。
蒼蒼:形容樹木茂盛、深青色的樣子。
女墻:城墻上呈凹凸形的矮墻。
金簇:金屬制作的箭鏃。
將:帶走。
厓門是宋末海戰的重要地點,宋軍在此與元軍進行了最后的決戰,宋軍戰敗,南宋滅亡。這首詩可能創作于宋亡之后,詩人來到厓門,面對歷史遺跡,感慨南宋的覆滅,寫下此詩以抒發內心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南宋的滅亡,以景襯情,營造出濃厚的歷史滄桑感。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對離宮秋景的描寫來寄托情感。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宋末歷史變遷和文人情感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深夜怯。疏簾弄清影,小庭明月。
林飛烏鵲,夢回胡蝶。
疑是晨鐘動了,拂羅帷、瑩似秋雪。
景凄切。此時情緒,幾人能說。
讓我新詞霏屑。耐宵深、涼侵露襪。
凝望到、妝臺明鏡,一般幽潔。
閑傍空階,問若個、消受冰壺澄澈。
錦衣疊。誰被鄰雞喚徹。
過了填橋,算黃姑無事,瞥來池館。重露娟娟,全憑嫩筠扶蔓。
碧窗未拓蟬紗,空想殺、停梭嬌面。河畔。趁煙消、一篙楫師先見。
螺子較深淺。是宮眉晚洗,把花房潛染。無力曉顰,長帶盈盈淚眼。
枉教喚取勤娘,日半竿、愁伊都捲。須倩。掩秋陽、冷云添片。
春夏秋冬客,
琴書劍佩身。
江湖勞賣拙,
辜負故園春。
閨中月是天涯月,照妾遙知亦照君。
月解令人千里共,人能似月兩頭分。
焚香拜月君懷我,對月停杯我憶君。
莫羨月圓圓又缺,會看人合合無分。
黃金肌骨鐵心腸,
曉出重城眩巧妝。
賺入涅槃門路去,
連天荒草看人忙。
有客自北來,來居歷三冬。
仲春二月半,歸思忽匆匆。
酌酒欲餞之,清尊良易空。
折花將贈之,碧桃已脫紅。
抱此耿耿懷,高歌對春風。
絲斷不復理,鳥鳴哀難止。
三年九春絕,衰草凌霜靡。
行行向隧道,邑邑歌蒿里。
掩涕會有時,蒼天終何已。
多病都緣老,寒陰可惜春。栽桃種竹怕因循。移轉籃輿藤杖、未開門。
真率須如約,安排欲效顰。莫將箏笛損精神。自有啼鶯舞鶴、解隨人。
瘦日霾天障幾重,
有人收淚說心胸。
近來詩境誰能會,
獨聽寒山寺里鐘。
去歲寒云久積陰,
四郊雪片臘中深。
今年一稔民安業,
老守區區慰此心。
自別玄湖署,曾經幾度花。放衙賓又集,對酒日初斜。舊侶能相憶,新詩并可誇。不堪期會阻,獨自惜年華。
列署多紅藥,繁陰更滿廊。山光移毓秀,湖潤浥呈芳。勝賞皆仙侶,離群一漫郎。花神煩寄謝,風末送馀香。
聞說東南第一州,
區區來訪小蓬丘。
湖光帶日黃金擁,
山色凝煙碧玉浮。
聞君昨日到長安,驛路風塵乍解鞍。
古寺樓臺高避暑,晴天松柏晝生寒。
親知把臂他鄉少,貧賤論交此地難。
我自飄零歸未得,秋江勸爾弄漁竿。
三尺鯉魚供晚醉。好涼天、蓼花紅矣。兒女披蓑,妻孥把柁,坐船頭船尾。古今成敗渾閑事。有誰爭、一江秋水。冷雨敲篷,孤燈結網,說笑大家歡喜。
三尺鯉魚供晚醉。好涼天、蓼花紅矣。兒女披蓑,妻孥把柁,坐滿船頭船尾。南朝成敗渾閑事,有誰爭、一江秋水。冷雨敲篷,孤燈結網,說笑大家歡喜。
衰老歸休矣,公曾慫恿之。
門無今雨客,笥有隔年詩。
友課招魂些,兒徵積善碑。
白頭哭同社,心折可勝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