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怨哭劉母四首 其四
絲斷不復理,鳥鳴哀難止。
三年九春絕,衰草凌霜靡。
行行向隧道,邑邑歌蒿里。
掩涕會有時,蒼天終何已。
絲斷不復理,鳥鳴哀難止。
三年九春絕,衰草凌霜靡。
行行向隧道,邑邑歌蒿里。
掩涕會有時,蒼天終何已。
絲線斷了就不再去整理,鳥兒哀鳴難以停止。三年九個春天已過去,衰敗的草在霜中倒伏。一步步走向墓道,憂郁地唱起葬歌。擦拭眼淚會有停止的時候,可這悲痛像蒼天一樣無盡頭。
不復理:不再整理。
九春:指三年,一年三春,三年共九春。
凌霜靡:在霜中倒伏。
隧道:墓道。
邑邑:同“悒悒”,憂郁的樣子。
蒿里:本為地名,后成為葬歌的代稱。
此詩可能是詩人在友人劉母去世三年后所作。在這期間,詩人對劉母的去世一直心懷悲痛,在某個特定時刻,這種哀傷情緒再次涌上心頭,促使他寫下此詩以表達對逝者的哀悼。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劉母,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以質樸的語言和典型的意象營造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人對生死的感慨和對逝者的緬懷之情。
幾點殘星逗遙碧
微風拂衣寒不隔
蕭疏一片蓼花明
雨洗天空涼月白
寂寞憑闌漏欲洗
蕭蕭絡緯報秋深
滿階黃雪因風掃
風過余香何處尋
古社今銜署此君,
關中特立振斯文。
沂公惜字崇前圣,
朱子傳閩證夙聞。
地薄西南雄學海,
堂開左右慶連云。
春秋二仲頻馨存,
善氣時來滿院薰。
隱隱孤帆絕海來
虛空消殞鐵山摧
大唐國里無知識
己眼當從何處開
一春吟苦病懨懨
步屧新聞出畫檐
笑賭秘書常潑茗
戲拈險韻反題鹽
清歡久謝云為夢
素艷真疑月滿簾
讖得檀郎情性涽
略通私昵便矜嚴
送客歸南浦,
關山滿別愁。
愁心似春水,
處處逐君舟。
矯矯湖上山,岧岧不可攀。
浮云幻其端,飛鳥時往還。
念我平生友,忽忽越河關。
愧此雙飛翼,何得同長間。
蘆花白茫茫,秋風欲斷腸。
遐思終莫致,書成枕中藏。
如錦年華,趁鬧極珠燈,一夜流轉。故國天涯,誰念歲窮家遠。聞道繡屋春多,怎教道、灌園人健。料四時、樂事輕換。偏是墮梅先怨。
去年風雨慳游便。意匆匆、恨春遲見。釵云夢底都尋得,閑記供消遣。多少鏡約袖盟,又暗里歡悰隔斷。向市橋立過,還放下,情千萬。
集仙昔與文忠游,文采聲鳴喧九州。
鯤鵬未化忽拓翼,地老天荒云海幽。
篋中嘗秘上賜墨,紫金泥印雙脊虬。
名題廷圭姓氏李,此物未省何年留。
紋如堅犀刮不動,鏗鏗觸硯蒼煙浮。
蜀箋灑落黑勝漆,欲論所直真難酬。
麟兒字法肖家學,珍綈寶匣深藏收。
并刀截斷輒分我,始信明珠今暗投。
嗟予吟筆久已閣,辯舌倒卷剛腸柔。
書陳北闕上印紱,志樂南畝親鋤耰。
得君賜墨竟安用,捧玩反覆增予羞。
況君綠發眸子瑩,才業自副朝廷求。
研磨煤麝染諫草,扶擿世病蒼生瘳。
名成功遂取上笏,世閥光焰垂千秋。
莫如老鈍默將死,再拜謝貺長江頭。
猿不聞呼僧已歸,翠煙依舊鎖崔嵬。
水今流向人寰去,山昔飛從佛國來。
古徑夏寒風落木,蒼崖陰潤雨生苔。
客纓自喜無塵濯,歌罷滄浪飲一杯。
佳氣蔥蔥傍海生,
營州今是漢西京。
龍歸豐沛連朝飲,
火照枌榆徹曉明。
舊事華封傳道路,
當時羽騎繞邊城。
振衣直上高峰望,
大漠煙銷北斗橫。
盤郁鐘山翠萬重,還從波面起孤峰。澄江盡蘸秋林色,落日時傳晚寺鐘。云凈高天來雁鶩,霜寒大壑隱魚龍。吾將從此謝塵鞅,鶴馭逍遙似可逢。
空王臺殿入煙霄,香霧濛濛晚未消。肯使高談雜城市,直分清嘯與漁樵。塵心頓擬皈三乘,老衲猶能說六朝。日暮千山松籟起,滿江吹送紫鸞簫。
人生處處受天羈,
逃世可曾與世離。
報國有心終廢話,
發財無術合歪詩。
看花不為風情累,
尋夢還憐月色癡。
又是一番新境界,
靈明心地醒來時。
萬化曾無間,真機宛自靈。白云盤作蓋,青嶂列為屏。猛虎嘯寒谷,烏鴉噪晚暉。圓通門大啟,何事不同歸。
坐石吊孤影,看云笑此身。蒲團無限意,分付與何人。
漸老便幽僻,西來意亦迷。不知師子吼,何似野猿啼。
爽快憐清景,遲回出草庵。寒山一傾蓋,明月印寒潭。
未向桂叢隱,
時從蓮社游。
名山雙短屐,
塵世一浮漚。
把酒月臨水,
題詩風滿樓。
更聞買山計,
欲賦幔亭秋。
詩無彫刻未為癖
戰勝紛華聊自肥
萬里歸期勞夢想
百年世事幾從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