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李東琪
聞君昨日到長安,驛路風塵乍解鞍。
古寺樓臺高避暑,晴天松柏晝生寒。
親知把臂他鄉少,貧賤論交此地難。
我自飄零歸未得,秋江勸爾弄漁竿。
聞君昨日到長安,驛路風塵乍解鞍。
古寺樓臺高避暑,晴天松柏晝生寒。
親知把臂他鄉少,貧賤論交此地難。
我自飄零歸未得,秋江勸爾弄漁竿。
聽說你昨天到了長安,一路奔波在驛道上,剛卸下鞍馬暫歇。你在古寺高臺上避暑,晴天里松柏也帶來絲絲寒意。在他鄉能與親友親密相聚的機會很少,在這地方要與貧賤之人真心交友也難。我自己漂泊在外無法回去,勸你秋天到江邊去釣魚吧。
柬:信札,這里作動詞,寄信給。
長安:此處可泛指繁華都市。
驛路:古代傳遞政府文書的道路,這里指旅途。
乍:剛剛。
親知:親友。把臂:表示親密。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種人情淡薄、人們為生計奔波的狀態。詩人和友人都在他鄉漂泊,面臨著交友難等現實困境,詩人由此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友人的關切和自身的感慨。它以樸素的語言描繪出在繁華都市中的無奈與孤獨,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真實感悟。
譜瑤笙,憑綺墉。誰捲湘簾,微露纖纖手。又是井梧搖落后。霜葉紅肥,秋老黃花瘦。
繡慵時,吟倦候。薄醉旋消,羅袂輕寒逗。漫說離情濃似酒。為問西風,吹冷盟鷗否。
山門綠樹若相迎
一道紅墻隔水明
小試龍團禪榻畔
靜聽鈴語答鐘聲
嵩高發靈源,
北望洛陽注。
清流引河漢,
白氣橫云霧。
英雄惜此地,
百萬曾相拒。
近代無戰爭,
常人自來去。
側目其如鄴下名,談經仍貴濟南生。天回太華風前色,地坼黃河雨后聲。遂有璽書高北斗,欲令詞筆重西京。毋論王貢彈冠事,即使漁樵氣亦平。
矯首邢襄秋色回,大河雄劍莽風雷。人龍自起中原臥,天馬爭從西極來。所至儀封應為請,重過關尹未須猜。搴帷落日仙人掌,好寄芙蓉露一杯。
雪淡星疏月有光
廣寒仙府歲偏長
多應自制延年藥
振古長同桂子香
采采南陌,言采其桑。彼姝者子,蠶作是將。靜言容好,揚輝道旁。我之懷矣,愿回末光。
采采南陌,言采其葉。彼姝者子,中心云潔。千金不顧,五馬寧歇。我之懷矣,明明如月。
日出東南,照彼城隅。秦氏有女,自名羅敷。白苧作衣,青布作襦。既為人婦,焉羨人夫。
春日載陽,倉庚既鳴。如云千騎,出自東方。夫婿云誰,馬玄以黃。貴人雖貴,良人亦良。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云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不圖富貴不求名,歸老田園了一生。
半讀半耕新事業,老農老圃舊家聲。
春風十里忙驅犢,斗酒雙柑漫聽鶯。
草色青青楊柳綠,無邊景物助吟情。
投簪兩鬢未曾斑,
占斷蓮花第一山。
養得西湖雙鶴在,
云間飛去又飛還。
秋崖猶子蛟峰弟
同榜三人老弟兄
君玉中嘗辭直指
去言晚乃佐專城
山寺閒來一飯休
風云相送有潮頭
月明中看紅蓮市
已在東南第一州
老樹陰森護廟門,尚疑生氣塞乾坤。衣冠死愧千言策,俎豆公宜百世尊。晏歲牛羊山下冢,東風桑梓道旁村。匡時不盡平生恨,白日悠悠逝水奔。
新祠門對頖池灣,再拜臨風憶壯顏。入眼已知甘露變,剖心思挽夕陽還。權奸擾擾悲桑海,風節棱棱重斗山。聞有狄公同祀典,瓣香何日更乘閒。
淡煙羃疏林,
輕風裊寒雨。
日暮人已歸,
群雞猶啄黍。
此心固不動,
此事極難處。
一言以蔽之,
尚恐費言語。
同人三五盡飛聲,
桂苑槐階踏屐行。
豈待斂藏三載后,
一鳴方始萬人驚。
萬頃湖光照讀書,四圍碧柳更蕭疏。平生領略煙波趣,漁弟漁兄共結廬。
依然人境絕塵埃,最好扁舟一溯洄。七十二峰青到眼,夕陽紅處釣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