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 其一
山嵐變濃云,地氣泄冬熱。
急雨春風顛,十日聲不絕。
舍中流水入,墻外古溝咽。
塊然檐下雀,狀若木雞拙。
我亦類禪定,癡坐萬慮歇。
廚兵忽相報,謂已糝藜蕨。
隨緣就一飽,再看柏香熱。
山嵐變濃云,地氣泄冬熱。
急雨春風顛,十日聲不絕。
舍中流水入,墻外古溝咽。
塊然檐下雀,狀若木雞拙。
我亦類禪定,癡坐萬慮歇。
廚兵忽相報,謂已糝藜蕨。
隨緣就一飽,再看柏香熱。
山間的霧氣化作濃密的云層,地面的暖氣散出冬日的溫熱。急雨在春風中狂亂翻卷,十日來雨聲連綿未曾斷絕。屋舍里流進了雨水,墻外的古溝發出嗚咽之聲。屋檐下的麻雀呆立不動,模樣像木雞般笨拙。我也如同坐禪入定,癡坐間萬念皆歇。廚役忽然前來相告,說已煮好野菜粥飯。隨遇而安飽餐一頓,再看那柏香正燃得溫熱。
山嵐:山間的霧氣。
顛:狂亂,此處形容風雨猛烈。
咽:形容水流不暢時發出的低沉嗚咽聲。
塊然:呆立、靜止的樣子。
木雞:典出《莊子·達生》,原指訓練有素的斗雞神態沉穩,此處形容麻雀因雨困而笨拙呆板。
禪定:佛教術語,指靜坐冥想、專注一境的狀態。
糝(sǎn):混合、摻雜,此處指將藜蕨與米同煮。
藜蕨(lí jué):兩種野菜,泛指粗劣的食物。
柏香:用柏木制成的香,燃燒時可驅濕除味。
此詩約作于詩人晚年隱居山陰(今浙江紹興)期間。當時詩人遠離官場,居于鄉野,常遇江南春日連陰雨天氣。詩中通過久雨場景的描寫,反映了其退隱后平淡卻從容的生活狀態。
全詩以‘久雨’為背景,從自然景象到生活細節,層層鋪陳雨中之景,最終落腳于‘隨緣就一飽’的生活態度,體現了詩人在平凡日常中體悟生命真趣的智慧,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
遵路踐寒雪,凌厲薄征衣。感時重慷慨,萍海各驅馳。
顧爾鴻鵠侶,羈此鷦鷯枝。達士安所遇,寧能道戚施。
分別歲且暮,悠悠鬢欲絲。健翮不叢止,修鱗無澤圖。
造車先斲輪,所事在遐途。丈夫出有為,安能繫一隅。
泛軌戒晨作,悵望郁以紆。分攜各努力,日月邁居諸。
白霧漫空白浪深,
舟如竹葉信浮沉。
科頭晏起吾何敢,
自有山川印此心。
無人為辨樂羊書,卻向空山問草廬。
世上榮枯無定在,眼前毀譽竟何如。
寸心未徹九重上,百口仍行萬里馀。
只恐君王思舊學,便看飛詔促嚴徐。
先朝綠鬢尚書郎,鲖水忘饑歲月長。看著鹖冠知有托,罷含雞舌尚馀香。
公車忽借臨三輔,京兆今應數二張。見說華陰山下土,能添廣武匣中霜。
已從巖穴謝時榮,尺一傳來客盡驚。馬首掌蓮開太華,篋中詩草見西京。
病當清世那堪久,身為知音稍解輕。欲識保釐新政就,試聽銅雀有雙鳴。
煙雨為容似帶愁,
愁中猶解寫人憂。
數峰出沒如何畫,
寺在波心且艤舟。
一缽寄巖石,塵喧迥不聞。
小廚分澗水,短榻臥松云。
衣借枯藤補,香收野蒳焚。
晚來趺坐處,猿鶴自為群。
槐樹兩年無此榮,
抽枝接葉花細生。
落英才掃又滿地,
圍屋山蜂爭曉晴。
人人盡道黃葵淡。儂家解說黃葵艷。
可喜萬般宜。不勞朱粉施。
摘承金盞酒。勸我千長壽。
擎作女真冠。試伊嬌面看。
黃袍那得便加身,禪詔由來宿搆新。地下董狐招不起,誰將心事許三臣。
亂離初見武功成,掌上河東未足平。開寶八年歸正統,至公書法愛徐生。
野錄山僧本好奇,是誰刪潤轉生疑。由來授受分明處,涑水先生卻備知。
金匱盟寒固可哀,何緣推出殺心來。斧聲燭影都無謂,勝國諸公有史才。
野花紅白倚巖開,
只可臨風自一杯。
謹莫放教公子見,
恐攜窈窕入籠來。
無限波濤助哭聲,
女墻頹處見精誠。
兩遼婦節高天下,
盡是貞風感被成。
伊川十四五,親從元公學。
吟風弄月時,每尋顏子樂。
洎乎廷臣薦,自謂學不足。
大賢出處心,翛然異流俗。
一別春江幾度秋,
屋梁落月思悠悠。
何時重剪西窗燭,
細話桑麻同九州。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漸老時。
每用風騷觀物體,卻因言語漏天機。
林間車馬自稀到,塵外杯觴不浪飛。
六十一年無事客,堯夫非是愛吟詩。
井梧飄葉報新秋,遠道之官屬壯游。暫屈大材臨小邑,尚留清譽播遐陬。梅開庾嶺寒霜肅,水落淮河曉雨收。離別悠悠何足嘆,好將勛業繼前修。
陛辭曉出禁城西,祖餞筵開聽馬嘶。絕域才華看舊著,永淳風月入新題。牛刀大用當初試,鳳鳥高騫且暫棲。瑚璉終為廊廟具,好施仁政化群黎。
早有芳名動遠□,又承恩命出彤墀。懸魚留犢應相繼,制錦烹鮮信有為。千里山川游覽景,幾篇風月贈行詩。琴堂政暇如相憶,為寄佳章慰別離。
天香滿袖出瑤京,駐馬紅亭話別情。枳棘又看鸞鳳集,蠻□曾仰列星明。春風到處多耕耦,夜月誰家有犬驚。臺輔古來由百里,萊公千載著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