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潭呂資益蟠谷十絕 其三 飲綠
野花紅白倚巖開,
只可臨風自一杯。
謹莫放教公子見,
恐攜窈窕入籠來。
野花紅白倚巖開,
只可臨風自一杯。
謹莫放教公子見,
恐攜窈窕入籠來。
紅的白的野花靠著山巖開放,我只能迎著風獨自喝上一杯。千萬不要讓公子看見,只怕他會把這嬌美的野花采進籠子里。
倚巖:靠著山巖。
臨風:迎著風。
謹莫:千萬不要。
放教:讓,使。
窈窕:形容野花嬌美。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在游覽清潭呂資益蟠谷時,看到山間野花盛開的美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處于自然環境中,享受著清幽的氛圍。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美景的珍視。其特點是通過想象公子采花,側面烘托出野花的嬌美。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山曲林陰靜,流觴映帶之。崇蘭欣有托,脩竹若為期。日暮畢群感,風清會故知。人懷永和歲,寄興昔于斯。
脩禊蘭亭會,群賢跡已陳。風期隨所遇,今昔每相尊。興感故山暮,暢懷流水春。快然一俯仰,趣舍異時人。
風日會清朗,暢游欣得天。山林不知老,觴詠亦能賢。每覽古人事,相期諸少年。幽蘭合湍水,靜躁契清弦。
林亭足懷抱,蘭室長清幽。隨以地欣得,暢然天與游。會當暫觀察,一述古風流。
無事及娛樂,情遷因短脩。萬殊系大化,向春時托生。無為痛古昔,及此齊殤彭。
仰遇天風朗,俯懷山水清。永言極所寄,異世有同情。
地靜清游盛,興懷得未嘗。林蘭茂春集,山竹帶流觴。盡致形骸放,殊情弦管將。當風一嗟詠,坐聽水浪浪。
事外得靜致,山人天所殊。取懷樂相與,覽興況同符。萬類盡陳跡,一觴能自娛。所之在游騁,不事托虛無。
世會少知己,相期在所欣。形骸不系跡,少長盡能文。感興及時至,清流無足云。蘭亭今已矣,覽古有同群。
無心出岫時,山腰橫一抹。
為霖覆手間,豈容留旱魃。
也識承歡好,求學要遠離。
寒溫誰護惜,飲食自扶持。
霜重眠宜早,風嚴起要遲。
叮嚀兒確記,莫累倚閭思。
結廬地近紫宸居,玉室雕窗碧簡書。
古柏亙連溫樹密,玄亭寬借御園紓。
但將公事朝參了,不遣臺倌簿領馀。
遲日起看衣襘映,轔轔門巷過軒車。
乘云去中夏,隨風濟江湘。
亹亹陟高陵,遂升玉巒陽。
云娥薦瓊石,神妃侍衣裳。
男女不婚嫁,
隨緣賣笊籬。
這般滋味子,
豈與外人知。
五云無處問新亭,
月里乘舟夜半行。
不見藤花相掩映,
鄉人遙指畫溪名。
鄒魯文光燦海濱,
君民堯舜屬何人。
諫垣此去知能入,
匡濟言封莫算頻。
一峰一瀑布,高者是黃巖。雨過人爭望,湖邊宿片帆。
隨風泉作態,欲落故盤旋。馬尾飄天半,光搖雙劍邊。
瀑布不肯斜,條條如匹練。安得并州刀,剪取為紈扇。
誰將彭蠡水,吸上亂峰間。化作泉千道,奔飛響一山。
猶嫌千仞瀑,飛不到舟邊。安得天風起,吹來灑晝眠。
屋后青山過雨痕,門前新水赴溪渾。
風聲偃稻翻平野,日腳穿云射遠村。
世路多岐還委曲,長懷最苦是黃昏。
家鄉迢遞音書杳,腸斷深林蜀帝魂。
總為秋光滿葛巾,未應偏怪白頭新。
明珠本自能疑我,沙鳥何心卻避人。
一片云輕終過眼,百年論定不隨身。
草堂舊在三江上,聽水聽風知幾巡。
幽窗遺籍自朝昏,
盡日紅塵不到門。
頑鈍淬磨還有益,
新功頻欲故人聞。
山家見禿翁,歡笑走兒童。坡竹勢飛動,楚蘭香暗通。
盍分半席地,相扇一瓢風。世事非吾分,何妨詩自雄。
相對兩衰翁,此心無復童。幸叨無事坐,貧欠有錢通。
菜粥琴書畫,梅花雪月風。黃塵在門外,勞隱是英雄。
儒人從昔價連城,籍籍紛紛可浪評。
力政既經秦六國,陳言多笑魯諸生。
怨纏楚些情何極,秋絕商歌意未明。
村晚忽驚黃葉墜,又當尋取白鷗盟。
東海不復見,世德重清門。絕代流風馀韻,披拂見遺芬。
喬木廣留嘉蔭,叢桂濃堆別業,秋色正平分。倚樹讀書者,金粟是夫君。
淮海氣,書畫手,宰官身。合向木樨花畔,添寫月中人。
妾本芙蓉艷艷,郎似紫薇冉冉,黃色到眉痕。衣上暗香襲,底用換爐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