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祠
無限波濤助哭聲,
女墻頹處見精誠。
兩遼婦節高天下,
盡是貞風感被成。
無限波濤助哭聲,
女墻頹處見精誠。
兩遼婦節高天下,
盡是貞風感被成。
那無盡的波濤仿佛在助力姜女的哭聲,女墻倒塌之處可見她的一片精誠。兩遼地區婦女的節操高過天下,都是受到貞烈風氣的感化而形成。
女墻:城墻上呈凹凸形的矮墻。
兩遼:指遼東、遼西地區。
貞風:貞烈的風氣。感被:受到感化。
姜女即孟姜女,傳說她為尋找筑長城的丈夫,千里尋夫到長城,得知丈夫已死,痛哭之下城墻倒塌。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姜女祠時,有感于姜女的故事而作,當時社會重視婦女的貞節觀念,姜女的故事廣為流傳并被推崇。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姜女及兩遼地區婦女的貞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波濤、女墻等展現姜女的精誠。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對貞節觀念的宣揚。
溪流抱村自幽絕,奇絕更著三冬雪。玉沙銀浦爛不收,瑤草琪花連夜發。主人畫船攜酒爐,漁舠傍舷來賣魚。借問五更朝路客,何如貂袖擁冰須。
可憐冶游郎,大馬高纏騣。冶游石城下,聞名少年中。
升也初見我,膚腴仍潔白。今何苦而老,手腳皴以黑。聞有道人者,于今號禪伯。嬲汝以一句,西歸瘦如臘。汝觀青青枝,歲寒好顏色。此松亦有心,豈問庭前柏。
雪里跫然至,人間無此清。瑤田今夜鶴,下聽誦詩聲。
東村喪牛不滿百,西村喪牛百有馀。牛盡田荒民困苦,爭趨刀劍去犁鋤。
侍御諸孫美絕儔,辭我遠行游桂州。道路炎暑正足畏,山水清涼須暫留。昔我效官滄海上,歸桌春前拂青嶂。極知茲郡煙景樂,欲往終然背晴浪。送君此去倍傷悲,夢寐梅花雪片詩。故舊相逢憑問信,何時重與覓安期?
鄭同當日使朝鮮,梵宇回將樣式傳。寶殿疊安千佛座,外頭如窣堵波圓。
人說瘴鄉投竄地,我游七載幸無虞。此心不負朝廷托,應有神明護賤軀。
空溪淅淅復淅淅,一夜風響如霹靂。云紛天晦急雪來,半是虛花半成汁。初時點戶濕有聲,瑟如簾下擊秦箏。須臾上下雨且凍,滿地蹴裂黃河冰。冰荒荒兮雪離離,乍融乍合白垂垂。千家瓴瓦一時結,大如木扇長如錐。茫茫山川望不見,但對孤城白于練。忽然眾鳥齊飛呼,千株萬樹都封遍。碎者作花聚作葉,疑是梨花夜開月。披枝搖曳無數鳴,又如列戟兵揚聲。城中萬戶閉不出,一老臨河獨嘆息。問之低頭手把樹,十年木介曾如是。冰荒田沒盜賊起,至今賣子歸無處。往時臘盡今況春,雷動草出水有潾。南市白米斗錢百,四方在在流饑民。含咨相坐未卒語,雪風吹濕頭上巾。關門且抱床下甕,喚婦當壚自煮鱗。
懶逐輪蹄走市廛,卻來林下重盤旋。天開圖畫丹青繞,嵐近樓臺紫翠連。春水落花孤島外,夕陽歸鳥片帆前。閑情不獨耽幽僻,為喜山僧似皎然。
天才與鬼才,問誰判二李。鶯聲與鳳聲,淆亂非今始。胡能委曲安,寄跡混荊杞。莫歌行路難,行路慎舉趾。不見十年貞,諒哉彼姝子。羞畫長蛾眉,炫嫁不如已。
山留殘雨濕拖云,竹引鮮飆細灑人。詩思清如寒水玉,休教落紙恐沾塵。窗扉九夏鎮長開,一榻無塵地有苔。怪底山禽棲不穩,竹林風雨送涼來。
簪筆三年直禁坡,揚鈴一日上淮河。歸來疏傳黃金重,老去馮郎白發多。野陌早花才點綴,官亭新柳已婆娑。梁園到日春如海,兒子將軍奈樂何。
累物擾靈府,澹然無所為。家貧自鮮營,萬事俱不知。日祿馀一斗,粗給菜與麋。秫田亦易耕,有酒供四時。門多儒雅客,暇則斟酌之。相對靡俗言,共談止詩書。遐情或深契,歡笑同解頤。孰謂千古遠,其人如在玆。于心有至樂,天地亦可遺。未知軒裳貴,詎識勢位卑。彼美要路仕,賢勞耀輕肥。窮通各有適,寧論是與非。
禾穟輕黃尚淺青,村舂已報隔林聲。忽驚暮色翻成曉,仰見雙虹雨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