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漫興三首
兔走烏飛一剎那,六旬歲月等閑過。逢人怕聽關心話,道我年來白發多。
悔作京華萬里游,故閭無恙寄吟眸。弄孫朝夕含飴慣,索我身牙抱不休。
筆床茶灶自徘徊,百級云梯志已灰。泄柳閉門非傲物,恐教俗客足音來。
兔走烏飛一剎那,六旬歲月等閑過。逢人怕聽關心話,道我年來白發多。
悔作京華萬里游,故閭無恙寄吟眸。弄孫朝夕含飴慣,索我身牙抱不休。
筆床茶灶自徘徊,百級云梯志已灰。泄柳閉門非傲物,恐教俗客足音來。
日月飛逝如白駒過隙,六十年光陰輕易流逝。遇到人害怕聽到關切的話語,說我近年來白發增多。后悔曾去萬里外的京城游歷,故鄉安然無恙我以詩眼凝望。朝夕含著糖逗弄孫輩已成習慣,他們纏著要我抱個不停。筆床茶灶旁獨自徘徊,攀登高位的志向已消散。像泄柳一樣閉門并非傲慢,只恐世俗之客的腳步前來打擾。
兔走烏飛: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玉兔,代指日月運行,比喻時間飛逝。
六旬:六十歲。
故閭:故鄉。
含飴:含著糖逗孫輩,指享受天倫之樂。
筆床茶灶:放置筆和茶具的器具,代指文人閑適生活用具。
百級云梯:比喻仕途高位。
泄柳閉門:典出《孟子》,泄柳為魯國隱士,閉門拒客以示高潔。
足音:腳步聲,此處代指世俗訪客。
此詩應為詩人晚年退居鄉里時所作。經歷了仕途奔波(“京華萬里游”)后回歸田園,專注于村居生活,以詩記錄晚年感悟,心境趨于淡泊超然。
《村居漫興三首》通過描繪晚年村居的日常片段,展現詩人對歲月、仕途、天倫的深刻思考。詩風質樸真切,情感真摯,是古代文人晚年閑適生活的生動寫照。
杰作傳來見一班,少年筆力老孱顏。
根源有學皆堪味,首尾無瑕孰敢刪。
工要前篇人易取,說須兩段意相關。
森森天骨晶光縹,去必軒騰十二閑。
地僻民居少,官勤國課優。
遠程驅瘦馬,小港礙行舟。
晴日鹽花曉,風潮海氣秋。
野人因買鶴,半月此遲留。
睡覺東風忽惘然,起翻云母續爐煙。
半醒不醉宿酲思,欲雨又晴寒食天。
春草池塘詩夢里,梨花庭院酒尊前。
誰憐倦客長安市,節物驚心憶舊年。
魁梧厚厖,慈和安祥。聲在江湖品目,儀表衡臺學場。
空假中之列三兮,一與三之不立。修多羅如標月兮,指與月之俱忘。
四處提撕,四花飛揚。未老掩光,返常寂光。
此其所以為柏庭之克家,云公漢章者也。
同飲西江甫兩春,匆匆馬首又東馳。
歸與華閣春風里,憶我鈴齋夜雨時。
好把汗青傳久遠,莫將朱紫裹愚癡。
閩中多有南翔雁,折取梅花寄一枝。
西風催仕軔,比部得英曹。
澤物官無小,觀山岳最高。
須知戴星出,慎勿厭塵勞。
彩棒有余暇,何妨誦楚騷。
每見中吳士,多稱太守賢。
一毫無暴政,千里樂豐年。
心醉西樓月,身飛北闕天。
那知人事異,夢絕柳橋邊。
梨花李花白,杏花桃花紅。
的的正法眼藏,的的古佛心宗。
靈云老幾曾夢見,道得底都是脫空。
尀耐螺江釣魚船上翁,絲綸倒把攪春風。
徙家城市去,不為故人留。
種菊應無地,觀山合起樓。
別來通訊少,春至作詩不。
池上雙檉綠,孤吟我正愁。
老矣猶征調,新從淮上歸。
盡知邊境事,曾解壽春圍。
腥血封刀匣,黃沙漬鐵衣。
奏功均得賞,沽酒醉斜暉。
楚楚異凡禽,相看瘦不禁。
饑尋芝術晚,夢憶海山深。
華表千年事,青天萬里心。
一聲唳清夜,霜月滿疎林。
兩沼滟寒碧,一堂納寬閑。
高柳逢春新翠展,寒梅霽雪清香繁。
好本栽培常爛熳,四序芳馨看互換。
雜華境徧剎塵中,十波羅蜜更主伴。
覺心隠幾隨彷徉,六用俱妙無可降。
跏趺不語亦不默,篆煙一縷春晝長。
釋迦老子何所見,教譚三百皆方便。
就中一處最親切,轉物不為物所轉。
此堂物物元無殊,隨人受用有親疎。
塵塵攝入大毗盧,應笑本來物無轉亦無。
一同休戚尉相關,肉食那容職曠瘝。
驗視難真防木刻,追擒易誤戒弓彎。
千尋樹看萌芽始,萬里行從跬步間。
大抵窮通皆定分,炎門邪徑莫躋攀。
一笑相逢,悠然意消。
植藩籬兮肝膽楚越,外形骸兮鵬鷃逍遙。
涼襟灑灑兮何須鶴馭之風,別袖翩翩兮不見虎溪之橋。
此東林六事之一兮,猶可想見其豐標。
古不可挽,今不可招。
火生蓮花,雪長芭蕉。
春色融融,花氣蒙蒙。
六窗俱不鑰,當處不留蹤。
危欄同徧倚,身在寂寥中。
幾欲全提先漏泄,滑唇黃鳥弄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