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十三
海鵬未擊三千里,
天馬須歸十二閑。
海鵬未擊三千里,
天馬須歸十二閑。
海上的大鵬還未振翅飛向三千里的高空,天馬終究要回到皇家的十二馬廄。
海鵬:出自《莊子·逍遙游》,指能高飛的大鵬鳥。
擊:拍擊翅膀,此處指振翅飛翔。
三千里:形容飛行距離之遠,典出《莊子》中大鵬“水擊三千里”的描述。
天馬:指神馬,漢代有“天馬歌”稱良馬為天馬,后多喻指非凡的人才。
十二閑:古代帝王養馬的廄苑,分十二處,故稱,代指皇家養馬之地。
此為殘句(標題‘句 其十三’或指組詩中散佚的斷章),具體創作背景難以確考。結合意象推測,可能作于詩人懷才不遇之際,借鵬、馬之喻寄寓對自身境遇的感慨。
詩句以‘海鵬未擊’‘天馬須歸’為喻,含蓄表達才志未展的無奈。意象宏大,用典精當,語言凝練,體現了詩人對自身價值的審視與對現實約束的思考。
楊柳臨風兩岸斜,思君春暮尚天涯。
幾人江上同為客,何處樽前不憶家。
季札殘碑淪蔓草,春申濁浪走平沙。
旗亭早貰蘭陵酒,莫使歸程滯落花。
看胸羅寶宿,氣吐長虹,武庫家聲。烽火湘沅靜,待文雄飛檄,九派江清。回首八公山色,草木助疑兵。算劍影干霄,欃槍自墮,肯賦蕪城。
功名入圖畫,聽笳鼓歸來,云擁雙旌。廿四橋邊月,伴司勛閑醉,海國花明。髀肉漫驚鞍馬,封拜待書生。試笑看先鞭,燕然再勒鐘鼎銘。
衲僧公驗,
突出難辨。
手眼通身,
只得一半。
蘭若煙霞訪舊蹤,
巖頭秋草禮壇空。
真人欲覓知何處,
猶憶安期望海東。
梨一益百損,楙一損百益。所以古之人,投之俾有獲。
苞苴之禮行,豈曰報可責。幡幡者惟瓠,戔戔者有帛。
承筐亦幾何,要在情不隔。能令受者心,生死感其德。
瓊琚于木瓜,奚啻過十百。敢曰報禮然,期以身許國。
聊比玉之華,貢此一心赤。萬物無貴賤,見用則皆珍。
一物適一用,致用則在人。望梅可蠲渴,呼楙能緩筋。
格物俱其理,取效疑于神。物理有相感,何況人心真。
郎官湖上郎官游,
只教閑客生閑愁。
煙波蕩漾四五頃,
風月凄涼三百秋。
仿佛單衣薄,西風又一秋。
家貧常作客,日暮獨登樓。
重嶺云邊沒,遠帆天際浮。
脫然塵累卻,暫得豁吟眸。
讀罷傳書涕欲零,
愁看三月柳條青。
甲申無限傷心事,
何須頻頻語丙丁。
大本堂摧懿文死,應立燕王為太子。以長以賢事皆順,孱孫亦得免刀幾。
乃留弱干制強枝,召亂本由洪武起。臨濠奮跡開草昧,豪杰才兼圣賢理。
目不知書性有書,每就儒生講經史。《檀弓》開卷重立孫,《春秋》特筆譏逆祀。
千年成說牢不破,此語燕閑久入耳。遂將神器付太孫,分國諸王稟同軌。
豈知釁即起蕭墻,臂小何能使巨指。削藩方工黽錯策,構兵遂蹈張方壘。
王師轉戰力不支,夜半翻成九江李。袞冕熸灰火滿天,縉紳赤族血流水。
可憐十丈金川門,慘過晉家蕩陰里。向使當初改建儲,叔正清官侄朱邸。
臨淄自能厚本支,臨駕豈遂干倫紀。何至一家骨肉殘,冢嗣翻成若敖鬼。
我來經過吊陳跡,終覺高皇計失此。處常無事貴守經,銷患未形難據禮。
徒將誤國咎方黃,猶未窮源推禍始。
萬目環觀一節東,江酣遲日漾春風。
君王恨見嚴徐晚,廊廟方資稷契忠。
四蜀正須煩筆下,一言知已定胸中。
少焉我欲歸田去,拭目期君鼎鼐功。
好景在滄浪,照亂山、冷楓翠渚紅染。前度浣衣人,西風里、安排碧砧初遍。載詩載酒,畫船重到風瀾淺。藕塘萬葉憔悴盡,換了蘆花一片。
臨流曲榭依然,早不見雙雙,掠波紫燕。遠浦夕陽含,秋奩影、但有煙鴻蒼點。泠泠繞郭,幾曾解洗江南怨。莫愁湖畔停蘭拽,夢入鱸魚鄉遠。
門冬如佳隸,長年護階除。
生兒乃不凡,磊落玻璃珠。
鄴中懷古正秋風,詞賦深慚謝氏工。
生欲移家辭白雪,沒隨疑冢對青楓。
諸王禮數何常絕,七子交期竟不終。
自是貴游無遠識,布衣未必嘆飄蓬。
東風簾幕紫蘭香,繡帶低垂白晝長。何處笙歌喧入夜,繞梁聲獨在昭陽。
碧樹凝云小院陰,輕羅閒臥夢沉沉。羊車不向長門過,起傍闌下獨自吟。
維舟疇昔見南昌,杯酒還能共寶坊。我自解君庾嶺意,清朝使者得梁揚。
江南梅事已吹殘,想見嶺南青作團。邂逅詩成肯相寄,憧憧驛使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