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舊游 小舫太守命題從軍記舊圖
看胸羅寶宿,氣吐長虹,武庫家聲。烽火湘沅靜,待文雄飛檄,九派江清。回首八公山色,草木助疑兵。算劍影干霄,欃槍自墮,肯賦蕪城。
功名入圖畫,聽笳鼓歸來,云擁雙旌。廿四橋邊月,伴司勛閑醉,海國花明。髀肉漫驚鞍馬,封拜待書生。試笑看先鞭,燕然再勒鐘鼎銘。
看胸羅寶宿,氣吐長虹,武庫家聲。烽火湘沅靜,待文雄飛檄,九派江清。回首八公山色,草木助疑兵。算劍影干霄,欃槍自墮,肯賦蕪城。
功名入圖畫,聽笳鼓歸來,云擁雙旌。廿四橋邊月,伴司勛閑醉,海國花明。髀肉漫驚鞍馬,封拜待書生。試笑看先鞭,燕然再勒鐘鼎銘。
看你胸中藏著星辰般的謀略,氣勢如長虹般不凡,有著世代武將之家的聲名。湘沅一帶的烽火已經平息,等待著你這位文才出眾之人傳布檄文,讓長江各支流都恢復清明。回首當年八公山的景色,草木都好像能助你布置疑兵。想來劍影直插云霄,敵人的妖星自然墜落,怎會像鮑照那樣去賦《蕪城賦》感慨興衰。你的功名被繪入圖畫,聽著笳鼓之聲凱旋歸來,云朵簇擁著雙旌。二十四橋邊的明月,陪伴著你如杜牧般閑適醉酒,海外的花兒明艷。不必驚慨自己久不騎馬而大腿長肉,封侯拜相正等著書生你。且笑著看你一馬當先,再在燕然山上刻下不朽的功勛。
胸羅寶宿:胸中藏有像星辰般的謀略。
武庫家聲:世代武將之家的聲名。
飛檄:傳布檄文。
九派江清:長江眾多支流恢復清明,指戰事平息。
八公山色,草木助疑兵:用東晉淝水之戰苻堅見八公山草木皆以為是晉兵的典故。
欃槍:彗星,這里指代敵人。
蕪城:指鮑照《蕪城賦》,感慨廣陵城的興衰。
雙旌:唐代節度領刺史者出行時的儀仗。
司勛:指杜牧,杜牧曾為司勛員外郎。
髀肉:劉備感嘆久不騎馬,大腿長肉。
先鞭:指先著一鞭,比喻爭先。
燕然勒銘:東漢竇憲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記功。
具體創作時間與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詞題“從軍記舊圖”推測,可能是友人繪制了從軍相關的圖,邀請作者題詠。當時可能處于戰事平息或有新的軍事契機之時,作者借此詞表達對友人的贊美與期望。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友人的軍事才能與功績,并期許其再建功勛。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氣勢豪邁。在文學上展現了當時文人對軍事、功名的關注與向往。
看花容易放舟難,春滿交溪謾倚欄。此日尊前開一朵,喜從連理共君看。
坐月候鐘鳴,階前蟲韻清。定中山覺靜,聞外水無聲。花影何曾動,天光空自橫。禪房門半掩,廊外有人行。
樓船江上馭飆輪,豈但西南解戰塵。錦幟插天分列霧,鐵衣環日燦披銀。襄樊只合歸王土,雅頌終當賦藎臣。幕下從官誰得意,陳琳草檄最清新。
失意對蒲柳,滄洲昨夜風。野云依暮笛,客況近秋空。司馬多年病,虞卿薄暮窮。此生隨造物,行止合飄蓬。
三載幽棲養性靈,焚香默坐萬緣輕。空庭野草萋萋碧,更覺秋來少送迎。
朵云冉冉降茅齋,留滯周南久未回。惠玉情深忘溢美,報瓊意摯愧無才。煌煌巨冊輝翰苑,習習春風暖硯臺。今日巴人非昔比,千章繡錦賴镕裁。
曉望嘉祥山,晚投孫家圈。墟曲煙火亂,天高云景鮮。道旁一廢碑,糾結苔蔓纏。知是古鄉校,篆筆有瑤鐫。況茲鄒魯邦,文物自古先。云何喪亂后,俎豆沒戈鋋。當時揖讓地,草木牛羊膻。方今際文明,百舉無棄捐。子產如可作,諸生思執鞭。
漸老花羞人不羞,枉因風雨結春愁。意行忽欲江東去,錦帳三分半未收。長橋納納裊東風,倒射斜陽千丈紅。晚色自佳人不見,青山翠霧碧波中。
臨妝欲含涕,羞畏家人知。還代粉中絮,擁淚不聽垂。
澹臺湖心暮煙起,澹臺湖西暮山紫。長橋橋門五十三,葉葉歸舟蕩秋水。罱泥船小無遮闌,老農舉首識舊官。正憂年豐爾難免,隔窗已見催租瘢。
瑤波通碧海,瓊島倚天中。鳥度紅蓮雨,鶯啼細柳風。泉香流石砌,樹暗隱仙宮。盡日都忘倦,登臨興未窮。
拄杖穿林出每遲,板橋凝望去何之。柴門流水花間月,正是云溪春暮時。
西山五百寺,多傍北邙岑。土木春巖盡,樓臺海霧深。僧皆傳玉食,地更壘黃金。縱目翻愁極,長安歲歲陰。
度得嬉春曲,金籠語雪衣。不同雙燕子,去逐野鶯飛。
十年離別苦,滿腔情緒,同是天涯。楚王臺下,狂歌擊劍,豪氣堪嗟。九邊處處蹄痕,飛夢逐龍沙。往事話凄涼,長城萬里,幾處悲笳。榆關獨立久,望渤海遼陽,落日西斜。戰血余腥在,念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春風吹斷秋草,趁大好韶華。數出塞征鴻,沉沉暮色笑歸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