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方山
行館傍花宮,林巒益致靜。
山游薄暮歸,篝燈夜方永。
定鐘近宵聲,弗霜亦念警。
安禪付彼僧,我自娛清省。
行館傍花宮,林巒益致靜。
山游薄暮歸,篝燈夜方永。
定鐘近宵聲,弗霜亦念警。
安禪付彼僧,我自娛清省。
行館緊挨著佛寺,山林峰巒愈發顯得寧靜。傍晚游山歸來,點起燈,這夜正漫長。定時敲響的鐘聲臨近深夜傳來,即便沒有寒霜也讓人警醒。把靜心修行之事交給那些僧人,我自己享受著內心的清凈省悟。
行館:供出行時居住的館舍。
花宮:指佛寺。
林巒:山林峰巒。
薄暮:傍晚。
篝燈:點燈。
定鐘:定時敲響的鐘聲。
宵聲:夜里的聲音。
弗霜:沒有寒霜。
安禪:指靜坐入定,佛家修行的一種方式。
清?。呵鍍羰∥?。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出行途中,借宿于靠近佛寺的行館,傍晚游山歸來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處于寧靜的山林環境,可能讓詩人心境平和,從而有了對內心清凈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寧靜環境中的閑適與自我省悟。其突出特點是營造了清幽寧靜的意境,語言質樸。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和內心的感悟。
客況多堪笑,歸舟靜擁衾。
轉喉常觸諱,對面卻論心。
外物家無有,園居念本深。
妻孥安短褐,終不羨多金。
去年都城開,南下相繼踵。
我亦具扁舟,攜汝百指眾。
汝寧為我累,我獨于汝重。
今而暫相遠,愁亦慮汝共。
因人問在否,未語先悸恐。
淚下復吞聲,寢愕不成夢。
倘有相見期,勿復藉官俸。
一飽不求余,去辦南山種。
平生隱遁資,白駒在空谷。儻令眼有山,寧問食無肉。
要當揖爽氣,滌此勤書腹。得官大河濱,枕帶首陽麓。
如聞五老勝,坐使山峰縮。捫蘿上巉絕,作意快心目。
卻視宇宙間,萬化轉一轂。道人真有道,直上駕危木。
神光秘巖隈,靈草蒙樸蔌??樟钌徤缱?,紛擾亂鳧鶩。
先生志高古,真游窮六六。飄然清夜夢,時到山頭屋。
念此感塵跡,一往如飛鏃。哦詩示觀覽,律呂回春燠。
作字紀經行,典刑余食粥。使我蒙鄙心,蓬首加櫛沐。
致我外塵垢,益嘆生理蹙。夜潄落箭泉,明月冷盈掬。
朝飰過靈峰,何憚屐齒禿。茲焉畢余齡,更無疑可卜。
青蒿何敢附蒼官,要以陳根托歲寒。
萬事忘情知我拙,一窗容膝許同歡。
也知堅臥元非病,況是無心可得安。
歸去儻余饑溺念,豈能無意復纓冠。
歲間值狂寇,曾此駐戈鋋。
臺沼余春草,圖書散野煙。
懶尋愛酒伴,愁起落花邊。
不忍登江閣,心隨北斗懸。
平世多忘戰,今真得陣梁。
燕云擁豺虎,陸晉失金湯。
漢將爭奔北,胡兵尚崛強。
何當合余燼,戮力共勤王。
淡薄不易親,和平不可離。
平生一樽酒,萬事醒復醉。
詩成稾不存,物至情無累。
紛紛塵俗中,笑里有真意。
三年巽亭上,看盡洛中山。
山亦為君好,朝昏圖畫間。
那知張季鷹,高興不可攀。
忽見秋風起,東隨洛水還。
媯之后,封于茲。
出我車,濟乎沂。
龍得雨,燕始歸。
一投匕,遂拂衣。
忠州孫,見者思。
發一笑,譯其辭。
風御泠然幾過旬,異鄉窮臘作離人。
淹留賴有交情重,飜覆從教俗態新。
于世無求心似水,向人多可氣如春。
也知已造顏原室,不恥人間賤與貧。
風義久已喪,交道何其衰。
艱窘無與俱,乃歌風及頺。
誰言經由地,過門有犂來。
霜雪豈不惡,松筠真奈摧。
富貴如浮云,于我何有哉。
所嗟道不興,茲士猶塵埃。
淮南持斧功成后,甌粵乘軺喜??臨。
使者英標衣蹙繡,近臣新渥帯橫金。
三山氣入中秋好,八郡香焚曉霧深。
已為黎元開壽域,可無椿歲慰人心。
我有一樽酒,為君消百憂。
當春梅盛發,去作花間游。
嫦娥從東來,愛此亦遲留。
便欲買花去,玉玦戀枝頭。
花動月光亂,月移花影流。
橫斜滿杯盤,酒面香浮浮。
舉觴吸明月,與花相勸酬。
君若不盡飲,恐為花月羞。
緬想李太白,對酒無朋儔。
當時明月下,還有此花不。
夫子冰玉質,未肯汚膏粱。
坐此困州縣,一飽猶皇皇。
懷才幾時用,鬢髪行老蒼。
今世無伯樂,不識真乘黃。
獨居少還往,況此陰雨天。
疏籬閉岑寂,晝永不得眠。
芳菲隨手盡,樂事缺周旋。
趙郎遠過我,千里一蓬舡。
溫姿破殘夢,妙語爭春妍。
喜逢骨肉親,懶初新少年。
平生金石交,惟爾未改前。
君看嵇與阮,感概后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