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憲生辰 其二
淮南持斧功成后,甌粵乘軺喜??臨。
使者英標衣蹙繡,近臣新渥帯橫金。
三山氣入中秋好,八郡香焚曉霧深。
已為黎元開壽域,可無椿歲慰人心。
淮南持斧功成后,甌粵乘軺喜??臨。
使者英標衣蹙繡,近臣新渥帯橫金。
三山氣入中秋好,八郡香焚曉霧深。
已為黎元開壽域,可無椿歲慰人心。
在淮南執法建功之后,又有幸暫時來到甌粵地區。使者風采出眾,身著繡衣,近臣得到新的恩寵,腰橫金帶。中秋時節,三山的祥瑞之氣美好宜人,八郡焚香,清晨的霧氣彌漫。已經為百姓開辟了安康的生活環境,怎能沒有長久的壽命來撫慰人心呢。
持斧:指擔任執法或監察等重要官職。
乘軺(yáo):乘坐輕便馬車,這里指使者出行。
英標:英俊的風采、風度。
蹙繡:繡有花紋的衣服。
新渥:新的恩澤、恩寵。
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這里可能泛指當地的名山。
八郡:泛指俞憲所管轄的地區。
黎元:百姓。
壽域:指人人得盡天年的太平盛世。
椿歲:像椿樹一樣長壽,指長壽
此詩可能創作于俞憲生辰之際。俞憲在淮南任職有一定功績后,又到甌粵地區任職。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穩定,作者為表達對俞憲的祝賀和贊美之情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祝賀俞憲生辰,贊美其功績并祝愿長壽。其突出特點是對仗工整、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官場的一些社交文化和對官員的期許。
章華宮人夜上樓,
君王望月西山頭。
夜深宮殿門不鎖,
白露滿山山葉墮。
桐柏水西賊星落,梟雛夜飛林木惡。
相國刻日波濤清,玉階舞蹈謝旌節,生死向前山可穴。
同時賜馬并賜衣,司庖常膳皆得對,好事將軍封爾身。
男兒生殺在手里
促刺復促刺,水中無魚山無石。
少年雖嫁不得歸,出門若有歸死處,猛虎當衢向前去。
百年不遣踏君門
十月一日天子來,青繩御路無塵埃。
宮前內里湯各別,夜開金殿看星河,宮女知更月明里。
武皇得仙王母去,禁兵去盡無射獵,日西麋鹿登城頭。
梨園弟子偷曲譜
月明中庭搗衣石,掩帷下堂來搗帛。
婦姑相對神力生,秋天丁丁復凍凍,玉釵低昂衣帶動。
夜深月落冷如刀,重燒熨斗帖兩頭,與郎裁作迎寒裘。
雞初鳴,明星照東屋;
雞再鳴,紅霞生海腹。
百官待漏雙闕前,圣人亦掛山龍服。
寶釵命婦燈下起,金吾衛里直郎妻,到明不睡聽晨雞。
天頭日月相送迎,
精衛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朝在樹頭暮海里。
飛多羽折時墮水,高山未盡海未平。
西江運船立紅幟,萬棹千帆繞江水。
去年六月無稻苗,在生有樂當有苦,三年作官一年行。
壞舟畏鼠復畏漏,用盡百金不為費,但得一金即為利。
遠征海稻供邊食
新燕新燕何不定,東家綠池西家井。
飛鳴當戶影悠揚,已能辭山復過海,幸我堂前故巢在。
求食慎勿愛高飛
上陽宮到蓬萊殿,行宮巖巖遙相見。
向前天子行幸多,禁兵奪得明堂后,長閉桃源與綺繡。
開元歌舞古草頭,兩邊仗屋半崩摧,夜火入林燒殿柱。
休封中岳六十年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壟年年無舊道,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拜。
三日無火燒紙錢
天河漫漫北斗璨,宮中烏啼知夜半。
新縫白纻舞衣成,酒多夜長夜未曉,月明燈光兩相照。后庭歌聲更窈窕。
館娃宮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滿樹。
城頭烏棲休擊鼓,美人醉起無次第,墮釵遺佩滿中庭。
此時但愿可君意。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新婦去年胼手足,衣不暇縫蠶廢簇。
白頭使我憂家事,在時縱嫌織絹遲,有絲不上鄰家機。
人間百戲皆可學,尋橦不比諸余樂。
重梳短髻下金鈿,習多倚附欹竿滑,上下蹁躚皆著襪。
翻身垂頸欲落地,纖腰女兒不動容,戴行直舞一曲終。
回頭但覺人眼見,小垂一手當舞盤,斜慘雙蛾看落日。
斯須改變曲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