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金陵諸幼
去年都城開,南下相繼踵。
我亦具扁舟,攜汝百指眾。
汝寧為我累,我獨于汝重。
今而暫相遠,愁亦慮汝共。
因人問在否,未語先悸恐。
淚下復吞聲,寢愕不成夢。
倘有相見期,勿復藉官俸。
一飽不求余,去辦南山種。
去年都城開,南下相繼踵。
我亦具扁舟,攜汝百指眾。
汝寧為我累,我獨于汝重。
今而暫相遠,愁亦慮汝共。
因人問在否,未語先悸恐。
淚下復吞聲,寢愕不成夢。
倘有相見期,勿復藉官俸。
一飽不求余,去辦南山種。
去年都城開放,我們相繼南下。我也備好了小船,帶著你們眾多人口。你們怎會成為我的拖累,我唯獨看重你們。如今暫時分離,我憂愁也擔心你們一樣憂愁。托人打聽你們是否安好,還沒開口先滿心惶恐。淚落又強忍著不出聲,睡夢中驚愕難成好夢。倘若有相見之日,不再依靠官俸生活。只求吃飽不求多余,去南山置辦田地耕種。
都城開:都城開放,可能指都城解除某些限制或局勢變化。
相繼踵:一個接一個。
百指眾:指眾多人口,古代以手指計算人口。
悸恐:惶恐不安。
藉:依靠。
南山種:到南山去耕種,有歸隱田園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因某種原因與親人分離,在官場或許也不如意。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或局勢變化階段,詩人在這種背景下,既擔憂親人,又對官場生活感到疲憊,從而產生了歸隱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親人的牽掛和歸隱田園的愿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的語言打動人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心境,具有一定的情感價值。
節物名園晚,風煙亦媚秋。
鈿梢低露竹,珠罅老霜榴。
塢籟晴先響,窗霞暝自收。
山楹誰侍坐,正似傅巖幽。
十年為別經旬晤,相對林泉各老蒼。
一雨化云春似海,早潮添洑水周堂。
幽禽自戢飛騰意,密樹時搴窈窕光。
已辦曉行成久滯,隔江游屐正淋浪。
席帽炎途,長征事與心違。歇馬溪橋,拍波水鳥斜飛。林皋幽邈,涼如雨、亂點人衣。曲潭脩坂,新荷短芰成圍。
白板雙扉,茶煙輕飏漁磯。小店雛鶯,江南景未全非。被他重喚,揚州夢、往事依稀。蜀岡凝黛,迢迢送我難歸。
鳳凰生一雛,天下莫不喜。
本言是馬駒,今定成龍子。
區區可是學仙徒,別有丹方足自娛。
三爵自無閑計較,五車時有老工夫。
閑看雨里花無恙,更喜窗前竹不枯。
今古浮名同一夢,莫論平越與平吳。
造園不相識,吾愛子猷狂。
況是高人宅,招攜意倍長。
當門亂竹立,亞水幾花香。
何□羅浮夢,居然見澹妝。
江花島樹影參差,海日晴開萬象時;
正朔應非堯甲子,孤軍猶是漢威儀。
真人白水何年事,故老青山幾處詩!
云物禨祥誰定得?且憑玉歷辨華夷。
往事渾如夢,
春風忽又新。
浮生空白發,
依舊一瞢人。
小上魚舟去,懸憂雁足疏。
我方鋤剩語,公亦喜成書。
絮帽風驚折,綈袍意有馀。
孤云日邊路,時與問何如。
主人心地冷如灰,
只把園花取次栽。
峽外漫多閒雨露,
直須并此入山來。
壯歲浮名拋擲。但有事、東阡南陌。好月涼飔,小門深巷,消受就紅燈碧。莫辜秋夕。拼醉倒、人間狂客。
況是頭須未白。千歲徒憂奚益。小婦調笙,霜螯入手,不數瓊筵瑤席。金貂烜赫??蠐Q與、雨蓑云笠。
黃葉青苔滿砌。菊未老、蟹螯猶美。雪苑鄒枚,江東任沈,對酒尚堪同醉。萬家樓閣,在一片、雁鴻聲里。
太史應占星緯。不數山陰修禊。抵掌論文,當筵抽簟,樺燭早堆紅淚。夜涼如水。莫辜負、帝鄉高會。
能與幽芳作主人,
西風吹凈世間塵。
接?攲倒尋詩處,
應在章泉泉水濱。
元帥旌旗護六飛,
河南河北盡光輝。
追趨侍從聯舟發,
歡喜都人大駕歸。
山色青不已,
湖光白欲來。
虛亭正瀟灑,
一棹撥煙回。
皇天祐德必生賢,尊主功高五帝前。岳骨昴精來間氣,彭齡聃壽與遐年。遠無憂患身先退,近有湖山樂更全。祇恐蒼生須謝傅,每聞人誦袞衣篇。
每聞人誦袞衣篇,又值君臣慶會年。臘雪已先調鼎實,春風還是作霖天。經綸道自心源出,損益時隨世變遷。當寧旰宵懷舊德,非公誰與濟商川。
非公誰與濟商川,年德俱隆文武全。省事省官民自定,足兵足食務當先。烹鮮取治惟無擾,置器期安在不偏。公壽且千君且萬,四方永永樂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