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其二 為卓火傳甥題傳經堂同曹顧庵學士作
代易時移,巋哉斯堂,肯搆依然。羨書攤百卷,爭如晝錦,庾稱萬石,寧取三鳣。帳里香蕓,階前帶草,臨水依塘只數椽。君家學,使田何轅固。比室摩肩。
園林梓澤荒煙。惟綠字、丹文信可傳。看允宗有角,終慚岳岳,孝先之腹,任爾便便。戶映緗青,閣銷藜火,甥也寧云似舅賢。休如仆,但與書不讀,白晝長眠。
代易時移,巋哉斯堂,肯搆依然。羨書攤百卷,爭如晝錦,庾稱萬石,寧取三鳣。帳里香蕓,階前帶草,臨水依塘只數椽。君家學,使田何轅固。比室摩肩。
園林梓澤荒煙。惟綠字、丹文信可傳。看允宗有角,終慚岳岳,孝先之腹,任爾便便。戶映緗青,閣銷藜火,甥也寧云似舅賢。休如仆,但與書不讀,白晝長眠。
時代變遷,這傳經堂卻依舊高大挺立,精心營造的模樣依然如舊。羨慕堂中攤放著上百卷書籍,這可比富貴還鄉(xiāng)的榮耀更有意義,即便有萬石的財富,又怎比得上經傳的價值。帳里有散發(fā)香氣的蕓草,階前長著帶狀的青草,靠著水塘僅有幾間屋子。你家的學問,能讓田何、轅固這樣的經學家都感到人多擁擠。園林像石崇的梓澤已荒廢只剩荒煙,只有這寫著經義的綠字、丹文確實可以流傳。看允宗雖有才華,終究比不上出眾之人,孝先雖滿腹經綸,也不過如此。門戶映著淺黃色的書卷,樓閣里藜火已熄滅,外甥你不要說不如舅舅賢能。別像我,不讀書,白天就長眠不醒。
巋(kuī)哉:高大獨立的樣子。
肯搆(gòu):原意是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yè),這里指精心營造的傳經堂。
晝錦:指富貴還鄉(xiāng)。
庾(yǔ)稱萬石:庾指倉庫,萬石形容財富多。
三鳣(zhān):指傳授經學。
香蕓:香草名,可防書蠹。
帶草:一種草。
田何、轅固:都是漢代著名的經學家。
梓澤:晉代石崇的金谷園。
綠字、丹文:指經籍。
允宗有角:允宗是晉代人,有才華。
岳岳:出眾的樣子。
孝先之腹:東漢邊孝先肚子大,這里指滿腹經綸。
緗青:淺黃色的書卷。
藜火:指夜讀時的燈光。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社會文化氛圍濃厚,重視家族學問傳承。作者與曹顧庵學士為卓火傳甥的傳經堂題詩,或許是看到傳經堂歷經時代變遷仍保存完好,有感于卓氏家族對學問的重視而創(chuàng)作。
主旨是贊美傳經堂主人家族的學問傳承,鼓勵外甥繼續(xù)發(fā)揚。特點是用典豐富,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重視家族文化傳承的社會風氣。
十里煙波竹外溪,隔溪青嶂繞窗扉。詩人不見東坡老,直節(jié)空馀一尺圍。
端坐無時事,春秋讀圣經。逐風驚退鹢,隕石看飛星。自謂心將憒,何期眼倍青。獲麟應絕筆,三嘆動虛靈。空谷開云葉,清池曳水衣。階苔掃不盡,山果摘還稀。長嘯妨僧定,徐行看月輝。狝猴庭下過,擾亂靜中機。書巢何所有,香縷散紛紜。明月將梅到,虛樓看夜分。僧歸驚臥犬,錫落破層云。語及外間事,令人不敢聞。
錢塘門外日初紅,萬頃湖光一鏡空。白塔蒼松山向背,畫船垂柳路西東。放生字認唐遺碣,行在名傳宋故宮。吊古有情詩不逮,一林啼鳥自春風。
筆妙功同殷七七,百花魂魄一時蘇。從今不再愁風雨,收拾春光入畫圖。
處處關山淚眼明,悲笳又送斷腸聲。芙蓉水冷秋無際,烏鵲枝寒夜屢驚。黃道帝車還北極,紫垣天駟接南瀛。多情不用悲搖落,萬里江波月夕清。
窗迎青嶂遠,門掩白云深。坐久風生席,年高雪滿簪。訪梅臨水際,采藥陟煙岑。月徑桓伊笛,秋庭單父琴。驚醒塵土夢,滌盡利名心。衒世閑聲譽,生平不用尋。
袞袞年華去住難,悠悠今古獨憑欄。江山慣識市朝變,桃李那禁風雨寒。旅食又驚三月到,閒情聊喜一家安。衰顏何物酬佳節(jié),頻倒清尊強自寬。
莫悲長慶元丞死,更覓劉郎伴白頭。何事調高酬不得,一生春雪半生愁。
月斜天路曉風清,縹緲云開見玉城。無數小仙參闕罷,相逢只是說長生。
追隨贏得步趨寬,千里修途百尺竿。曳杖應隨野老后,彈冠猶續(xù)少年歡。漫言歲月驚非故,卻羨須眉未改觀。一幅丹青傳妙手,松筠遙映在云端。
夢里蝶翩然,紛繞苔垣。斷腸天,玉箏彈破秣陵煙。音信杳,水云寬。紅亂碧衰春漸老,任淚灑溪邊。更休憐,環(huán)佩珊珊。小樓人去,一簾閑卷,但聞蕭寺鐘殘。庭外草深,誰共重拾鳳文鈿?舊盟空負,憔悴年年。
燈火已春夕,風日亦暄妍。望雪意久倦,桂屑忽翩翩。豈獨農父喜,銜杯話豐年。疏梅老屋旁,乃見清游仙。驚鳥踴而啄,皋禽互盤旋。白馬嘶長風,搖搖載金鞭。況聞天日開,斥邪用才賢。枯朽得吹噓,窮谷免顛連。暫留上岡田,愿出新丁錢。敢恨衣縷單,十口幸復全。小臣性惻怛,聽言欣且憐。更祝雨及時,呻吟變歌弦。酌酒盡馀興,醉下江東船。
官舍如舟近古河,隔河老木尚新峨。森羅星象螢分度,經緯水紋魚擲梭。月滿秋容隨處好,風含涼意向人多。香蒲泉石供清玩,遙憶騷翁在澗阿。
拂翳藤裊風,灑澡松助雨。幽抱逼池光,妙趣味禽語。愚豈異曩日,優(yōu)惟絕浮慕。當有來者知,泉石良可撫。
曉辭金闕佩鏘鏘,衣錦南還沐寵光。游宦兩京清譽重,誥封三代紫泥香。官亭柳色侵行旆,驛路鶯聲送夕陽。此去應知多顯耀,九原松柏倍蒼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