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五夜雪
聽得窗前雪打聲,
起來眼界甚分明。
從前浪說豐年瑞,
三白如今始作成。
聽得窗前雪打聲,
起來眼界甚分明。
從前浪說豐年瑞,
三白如今始作成。
聽到窗前雪花飄落擊打窗戶的聲音,起身看到外面的景象十分清晰明朗。以前總是空說冬雪是豐收的好兆頭,如今連下三場雪這豐年之兆才算成了。
浪說:空說,亂說。
豐年瑞:冬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三白:指下三場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正值冬季,詩人在雪夜聽到雪聲,看到雪景,聯想到雪與豐收的關系。在古代,農業是主要產業,冬雪對農作物生長有益,所以人們普遍認為冬雪預示著豐年,詩人也是在這樣的社會認知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雪兆豐年的欣喜。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平實,貼近生活。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古代人們對自然現象與農業生產關系的樸素認知。
分紅間白汀洲晚
拜雨揖風江漢秋
看渠耐得清霜去
卻恐蘆花先白頭
蘭那行自周,
空手把鋤頭。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劉君新從華陰歸,為我口述華山游。華山巀嵲五千仞,金精白氣西作秋。初向云臺辨云樹,已是希夷棲隱處。足捷如騎酒家龍,眼明未厭公超霧。
徑回路絕飛鳥還,青壁杳藹凌云端。停策仰望坐嘆息,安得羽翼臨風翻。垂垂鐵綆一千丈,烈日長風久摩蕩。半足入壁出壁間,雙手緣云上云上。
蒼龍當我來,兀奡露半背,我欲踏之勢恐墜。不知天際去之幾,俯視人間已無地。此時賈勇氣轉健,矯首三峰忽當面。峰頂玄鶴鳴向人,云中玉女遙相見。
仰天長嘯天宇空,浩浩萬里來罡風,幸不吹墮塵埃中。五陵北原青未已,黃河無聲流向東。
平生浪跡長游衍,太華峰頭足蕭散。以茲頓遣胸中憂,卻使云泉今尚婘。吾聞此語心茫然,天池仙掌紛眼前。忽憶十年意不樂,魂夢卻墮東峰巔。何時拄杖凌紫煙,仙人金液非我意,試看峰頭玉井蓮。
血氣少未定,
所見恨淺局。
百煉至老成,
精力已不足。
所□著法言,
紀事纂實錄。
向來竊有志,
遲回未欲速。
□□□□盡,
斷簡浩難續。
意長歲月短,
雪發忽已禿。
德功兩莫攀,
其次當自勖。
山中假馀年,
不遠尚可復。
謫在人閒凡幾年,
詩中豪杰酒中仙。
不因采石江頭月,
那得騎鯨去上天。
月上潼川郭,
窗明夜色閑。
水云通故國,
杯酒送殘山。
人悵連年別,
天教萬里還。
喜心翻倒劇,
撫枕望鄉關。
山近多秋氣,
炎涼物候偏。
云黃初打麥,
樹暗未嗚蟬。
不用尋方曲,
依然御楚綿。
陰蟲何大早,
終夕語燈前。
渤海迎西邸,清河紹大宗。
稚齡膺玉璽,故事慕金墉。
行險危璇極,爭權蹈劍鋒。
傷心吳季重,曾泣鼎湖龍。
重陽未見一枝菊
它日菊開生我愁
高興亭中香滿把
令人北望憶梁州
惡風吹好花
花猶抱故枝
畢竟被吹落
還有重開時
四海論交誰可友,
如君高義世爭傳。
元瑜書記饒兵氣,
老杜詩篇奪史權。
千里寄懷珠海月,
九秋尋夢鏡湖煙。
寫真儻有丹青筆,
合畫襄陽孟浩然。
薄妝小靨閑情素。
抱著琵琶凝佇。
慢捻復輕攏,切切如私語。
轉撥割朱弦,一段驚沙去。
萬里嫁、烏孫公主。
對易水、明妃不渡。
淚粉行行,紅顏片片,指下花落狂風雨。
借問本師誰,斂撥當心住。
琳洞窈,
人靜理絲桐。
泛指馀音搖桂影,
過墻高韻入松風。
月上翠樓東。
冬日照原陸,沙平水流折。
木落嶺勢高,青松自重疊。
牧犢過橋鳴,山翁負芻歇。
佇立候所思,煙深鳥雀滅。
清虛絕跡竟何為,
自笑平生頗好之。
正路儻非君得似,
冥行未免用多歧。
朝望呂梁山,暮泊呂梁上。疏鑿見神功,辟開由天創。十月寒雨來,聲帶秋濤壯。濤聲盡東走,石勢皆北向。
參差虎豹蹲,噴薄蛟龍藏。夷險互倚伏,陰晴倏千狀。恍如浮太空,坐泛星河長。
寂莫旅魂驚,狂瀾思欲障。因懷王子猷,清夜遙相訪。
一息覽乾坤,千年談霸王。雄文陋雕刻,同心嘆凋喪。
憑軒忽涕流,大禹功誰尚。愿學仲尼觀,敢事莊生放。今古倘不殊,幽期在昭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