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送友人之黔南
衡岳猶云過,君家獨幾千。
心從賤游話,分向禁城偏。
陸路終何處,三湘在素船。
琴書去迢遞,星路照潺湲。
臺鏡簪秋晚,盤蔬飯雨天。
同文到鄉盡,殊國共行連。
后會應多日,歸程自一年。
貧交永無忘,孤進合相憐。
衡岳猶云過,君家獨幾千。
心從賤游話,分向禁城偏。
陸路終何處,三湘在素船。
琴書去迢遞,星路照潺湲。
臺鏡簪秋晚,盤蔬飯雨天。
同文到鄉盡,殊國共行連。
后會應多日,歸程自一年。
貧交永無忘,孤進合相憐。
衡山仿佛都能輕易越過,而你家卻遠在數千里外。我心隨著你平凡游歷的話語起伏,我們的緣分在這京城漸漸偏離。陸路的盡頭在哪里呢,你將乘船去往三湘之地。帶著琴書踏上遙遠旅途,星辰照著那潺潺流水。秋日傍晚你會對鏡簪發,雨天里就著盤中蔬菜吃飯。我們文字相通直到故鄉盡頭,雖身處不同地域卻一路同行。日后相聚恐怕要等很久,你這一去歸期至少一年。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這貧賤之交,你獨自遠行我滿心憐惜。
衡岳:衡山。
賤游:指平凡的游歷。
分:緣分。
禁城:指京城。
三湘:泛指湖南地區。
迢遞:遙遠。
星路:星辰照耀的路。
潺湲:形容水流聲。
臺鏡:梳妝臺的鏡子。
簪:簪發。
同文:文字相同,指文化相通。
殊國:不同的地域。
貧交:貧賤之交。
孤進:獨自遠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是友人要前往黔南,詩人在長安與之分別。詩人與友人或許是貧賤之交,面對友人的遠行,心中充滿了不舍和牽掛,于是寫下此詩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友人旅途的想象和自身情感的抒發,展現了深厚的友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唐代送別詩的常見情感和創作風格。
樂只君子,孰后孰先。
顯有嘉聞,于斯萬年,維大夫之賢。
五十始加一,翛然向巖居。六十尋己三,乃復就征書。一念茍不堅,百悔與之俱。倦馬臨畏途,十步五踟躕。
問我何所戀,問我何所須。我亦無所須,但顧我頭顱。今辰復何辰,二月吐嚴霜。敝廬非我室,故里非我鄉。
病弟強巾櫛,病妻尚帷床。小語報國恩,勿作兒女傷。出亦以彷徨,入亦以彷徨。淚下如綆縻,欲答不忍詳。
徘徊楊林陌,顧瞻先人墓。螭首松柏椒,垂垂泫珠露。王綸既三沐,瞑者忽若寤。白首銜弓旌,豈以浮榮故。
小欲酬帝恩,或可扶天步。衰駑有如此,終應問歸路。曉步城南隅,入辭導師廬。戀此蘿竹幽,愀然就征車。
于道豈有當,供奉十年余。候吏滿河干,旌旄溢川涂。不知為誰子,顧我了若無。雖乖箕潁尚,恬憺庶未渝。
萬古垂名豈敢,
三年費俸長閑。
有酒似陶元亮,
無愁學庾子山。
人間所樂寧過此,一事都無有俸錢。
更向豐年觀割稻,須知身是地行仙。
波臣流轉哭涂窮,
猶自低徊說故宮。
中有丹書有金印,
蠻花仙蝶粉墻紅。
對揚清廟想明時,
彝鼎圖書得盡窺。
今日賊中歌就辨,
傷心無路送靈輀。
扶上肩輿早出城,清香撲鼻稻花生。
凡心入院自然凈,病足登樓卻也輕。
乘我興高臨雁字,倩誰神妙畫松聲。
山僧寂靜蒲團坐,一曲瑤琴待月明。
將軍白馬紫金韉,接鞚聯綏御座前。并誇異姓稱皇孽,不用長纓系薁犍。
緋衣紫甲入東華,羯鼓鐃歌散御花。邊士盡騎天廄馬,燕姬翻泣五云車。
山后干戈震朔州,君王按劍到邊頭。二月凱歌班士馬,天閑遺卻萬驊騮。
璽書五道發甘泉,技倆兼收作控弦。募府未攄平虜策,縣官先辦犒兵錢。
猿臂虬須不解文,生來提劍濁河濆。仇家莫記從前事,今日朝廷靖虜軍。
金勒雕鞍騕裊才,何須論價買龍媒。總拚樂土千人產,蹴踏沙場萬里開。
飛鞚塵中問酒家,帽檐猶戴射場花。弦箏今夕壚頭醉,明日橫戈度磧沙。
殊才奇技互爭夸,盡道玄樞自一家。神定座中占遁甲,機成空里揚飆車。
釃酒椎牛出度支,繡袍錯甲好男兒。書生握算休辭費,盡掃穹廬君始知。
淡天如水霧如塵,
殘雪和霜凍瓦鱗。
織女無言千古恨,
素娥有意十分春。
山莊頻避暑,靜默少喧嘩。北控遠煙息,南臨近壑嘉。
春歸魚出浪,秋斂雁橫沙。觸目皆仙草,迎窗遍藥花。
炎風晝致爽,綿雨夜方賒。土厚登雙谷,泉甘剖翠瓜。
古人戍武備,今卒斷鳴笳。生理農商事,聚民至萬家。
殊狀崔嵬里,蘭衢入好詩。遠岑如競秀,近嶺似爭奇。
雨過風來緊,山寒花落遲。亭遙先得月,樹密顯高枝。
潮平無涌浪,霧凈少多岐。脈脈金明液,溶溶積翠池。
常憂思解慍,樂志馀清悲。素學臣鄰老,耆年自不知。
白石清泉足雅供,賞春休倚醉顏紅。
滿堂金玉饒仙福,近水樓臺總化工。
高絕聲華香茗附,等閒出處素蘭同。
年年一現天人影,不在凡花色相中。
薊門三月柳堪折,玉關遷客肝腸絕。結束征車去舊鄉,矯首天南恨離別。
憶昨胥臺事俠游,才名卓犖凌王侯。黃童雅擅無雙譽,溫嶠羞居第二流。
相將日向春江曲,闔閭暮前草初綠。彩鹢春風客似云,珠簾夜月人如玉。
少年行樂恣游盤,夾道飛花覆錦湍。按歌每挾茱萸女,駐馬頻看芍藥欄。
筵前進酒題鸚鵡,一日聲名動東府。擬從執戟奏甘泉,恥學吾丘能格五。
去年謬應公車征,駿馬高臺幾度登。自許文章飛白鳳,豈知謠諑信蒼蠅。
蒼蠅點白由來事,薏苡偏嗟罹謗議。賦就《凌云》只自憐,投人明月還相棄。
身嬰木索入圜門,白日陰沉欲斷魂。北燕漫說鄒生哭,東海誰明孝婦冤?
銜冤犴狴悲何極,慷慨陳詞對巖棘。幽怨空教托《楚辭》,嚴威竟已罹秦格。
忽承恩譴度龍沙,邊草茫茫去路賒。名列丹書難指罪,身投青海已無家。
銷魂橋畔誰相送,一曲蘆笳自悲痛。皂帽慚非避世人,青山何處思鄉夢?
鄉心日夜繞江干,江柳江花不復攀。萬重關塞行應遍,十載交游見欲難。
從此家山等飛藿,滿眼黃云橫大漠。自傷亭伯遠投荒,卻悔平原輕赴洛。
一向冰天逐雁臣,東風揮手淚沾巾。只應一片江南月,流照飄零塞北人。
日午中天暑氣多,
三軍一似火山過。
縱教汗透重重甲,
猶唱南薰解慍歌。
維鄉有校,示民有知。
教始豫遜,迪于訓彝,維風化是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