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潛園勝景爽吟閣
飛閣凌霄起,山川一望收。
翠屏春草合,丹嶂夏云浮。
花與詩篇麗,松將琴韻幽。
晉唐遺緒在,千載續風流。
飛閣凌霄起,山川一望收。
翠屏春草合,丹嶂夏云浮。
花與詩篇麗,松將琴韻幽。
晉唐遺緒在,千載續風流。
高聳的樓閣直上云霄,站在上面一眼就能將山川美景盡收眼底。翠綠的山巒像屏風一樣,春天里春草相連;紅色的山峰在夏天時云霧繚繞。花朵和詩篇一樣絢麗,松樹與琴音一同營造出清幽的氛圍。晉唐時期的文化遺風依然存在,千百年來不斷延續著那份風流韻致。
飛閣:高聳的樓閣。
翠屏:形容翠綠的山巒像屏風一樣。
丹嶂:紅色的山峰。
將:和,與。
晉唐遺緒:晉唐時期遺留下來的文化傳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游覽潛園勝景爽吟閣時,被眼前的美景和其蘊含的文化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當時社會可能較為注重文化傳承,晉唐文化依然有著深遠影響。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潛園勝景爽吟閣,突出了其景色優美和文化底蘊深厚的特點。它以生動的描寫和高雅的意境,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在描繪園林景色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桓司馬欲兵夫子,
哥利王曾丑釋迦。
血面何須九墜臂,
忮心終不怨鏌铘。
授鉞勤王日夜聞,
麒麟高設待殊勛。
湘東漫說擒侯景,
項羽徒能殺冠軍。
甲士蟲沙麾下變,
美人絲竹帳前紛。
書生空有憂時淚,
灑向東風到夕曛。
護塞寧須右北平,
拂云祠是受降城。
誰知此志成虛語,
白首燈前聽雁聲。
驀地生疏背畫欄,二分推避一分酸。妒情才顯真恩愛,莊語能通暗喜歡。踏月要防中婦覺,眼風休對小姑看。乍來花下低聲問,昨夜新涼可著寒。
要試檀奴一片心,忽然調笑忽深沉。花中望見佯佯去,月下聞聲緩緩尋。徐斂歡容渾不采,屢排冷語故相侵。此身恰與風鳶似,直被柔絲七縱擒。
橫斜雪里映蓬門,獨立微吟不是村。月照高枝云有影,風吹香瓣地無痕。更深寒劇人先瘦,群卉摧殘此獨尊。最好莫從芳樹覓,眼前紅紫見猶存。
碧葉辭枝月滿梢,十分寒色在西郊。目窮寥廓無人到,影隔空濛有鶴巢。懶向丹峰消白日,閒隨雪路踏黃茅。此情尚未消磨盡,千古塵埃足解嘲。
谷雨無幾日,溪山暖風高。
華蠶初破殼,落紙細于毛。
柔桑摘蟬翼,簌簌才容刀。
茅檐紙窗明,未覺眼力勞。
渾身生就甲和兵
蠢爾無腸太薄情
到底未忘公子性
高低不識亂橫行
千里思親魂夢牽
長宵輾轉未成眠
相憐惟有天邊月
半照京華半永年
捧書長跪藉紅毹,
吟罷拈針弄繡襦。
歸向爺娘索花果,
偷閑鉤出地球圖。
翠蓋相扶兩不攲,
多情獨許見陽窺。
千年自有逃形處,
聊與清香暫約時。
緹室葭灰飛候管,
彤闈天路起和風。
六宮永被河洲化,
穆穆芳猷佐圣功。
池館名江國,賓朋實楚材。屏間煙霧濕,鏡里芰荷開。鶴以吹笙下,魚因鼓瑟來。盡歡須秉燭,歌妓莫頻催。
近市林依宅,叢生桂插天。偶來大隱地,高詠小山篇。蘿暝云歸洞,篁疏月到筵。花間迷出處,須仗主人前。
德望三朝舊,勛名八座馀。廟堂周太保,劍履漢尚書。翼矯丹霄鳳,鱗潛碧海魚。惟應并南斗,萬古照匡廬。
賜履優前代,乘桴記昔年。龍蛇驅大陸,蛟鱷奠長川。宦績昆崙外,神功碣石前。試看淮瀆廟,禹碣至今傳。
社稷憂仍在,中華問轉頻。帝能優大老,史已傳名臣。紫氣偏南極,青云自北辰。無論漢宮遠,玉樹正嶙峋。
里闬知司馬,乾坤識臥龍。為園名獨樂,抱膝寄孤悰。瀑布檐前水,香爐坐右峰。大江西望處,愁絕暮云重。
長日東林下,看花自閉關。綠偏裴相野,青占謝公山。嘯傲藜床靜,登臨竹杖閒。獨馀憂國夢,時到紫宸班。
尚憶風塵際,能高物色情。吹噓慚國士,吐握為儒生。山水孤琴合,虹霓一劍鳴。含珠十年夢,無路報投瓊。
閒向山僧理舊聞
佛樓攜客話秋云
誰知八部天龍力
曾護昌黎諫佛文
臘月迎春天氣和,
翠眉半已著輕羅。
柳條舒眼青樓上,
惟有詞人幽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