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筆花
軟如新竹管初齊,
粉膩紅輕樣可攜。
誰與詩人偎檻看,
好于箋墨并分題。
軟如新竹管初齊,
粉膩紅輕樣可攜。
誰與詩人偎檻看,
好于箋墨并分題。
木筆花柔軟得如同剛長齊的新竹管,顏色粉嫩、質地輕盈,模樣惹人喜愛。誰能和詩人一起倚著欄桿欣賞這木筆花呢?真適合用箋紙筆墨來分題賦詩。
木筆花:即辛夷花,其花苞形狀如毛筆頭。
軟如新竹管初齊:形容木筆花花苞柔軟,像剛長齊的新竹管。
粉膩紅輕:描繪木筆花的顏色粉嫩、質地輕盈。
偎檻:靠著欄桿。
分題:古人作詩的一種方式,多人共賦一題,分韻或分題材來創(chuàng)作。
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看到木筆花盛開的美景時有感而發(fā)。可能是在一個閑適的時光,詩人漫步園林,被木筆花的姿態(tài)所吸引,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木筆花的美麗,突出特點是描寫細膩、意境優(yōu)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和詩意表達。
青鳥昨夜重寄語,群仙正宴西王母。蟠桃子熟歲三千,金盤捧出紅似藕。
瑤池波靜月溶溶,云璈迭奏落天風。東皇遠望咥其笑,??紫電流長空。
華胥未返黃粱熟,推枕菀然一夢中。
君不見萊綵翩翩競祝嘏,筵前幻作旋風舞。鏤屏制錦各徵詩,今古流傳能幾許。
若將此語定綱宗,
孤負明招獨眼龍。
笑里忽分泥水路,
方知千里共同風。
敦書請業(yè),研幾通理。
尊師重道,釋奠崇祀。
德成教倫,孰云不祉。
茜蕊秾香,小坐紫薇庭院。
倚雙鬟、清歌宛轉。
移商換羽,惹周郎微盼。
是林梢嫩鶯初囀。
脈脈蘭情,故把玉簫聲斷。
笑琵琶、當年訴怨。
江州司馬,枉自青衫涴。
那省識畫圖人面。
憶昨相論古市傍,我才逾冠叔方強。
圣賢事業(yè)心皆醉,問學工夫日共忙。
信是中行難體會,也應夙志易荒唐。
秋窗臥病思君處,空愧蕭蕭兩鬢霜。
爍爍天上星,皎皎巖際月。
蟠蟀感夜吟,涼飆遲晨發(fā)。
山木既云蒼,江楓亦已脫。
遙望百里間,茫茫但寥闊。
鴟鸮鳴園陬,虎豹步庭闕。
臨路別所親,悵然增華發(fā)。
思心獨徬徨,誰能為解結。
安得瓊芳枝,慰我常饑渴。
墓門蕭瑟總楓林,不待秋來霜露深。
山鬼無心更含笑,野猿終古一悲吟。
毛女何年罷鼓琴,魂歸莫向華山陰。
姍姍來影如煙霧,悵望瑤臺空一林。
十五受君聘,二十事君身。鹓衾未終歲,君為馬上人。
馬上彎弓逐胡虜,鏖戰(zhàn)頻年歷辛苦。忽朝在遠寄書回,見書哽咽未忍開。
開緘更沒相思字,行行只說封侯事。封侯富貴如纖塵,枕衾恩愛如千鈞。
人生若得恩長保,縞衣藜食終身好。爭奈鸞鳳各自飛,日日紅顏鏡中老。
顏色已饒丹杏蕊,
馨香不減雪梅疏。
自從移入青陽觀,
前度劉郎記得無。
拍手兒童笑
山公倒接?
舉鞭無限意
今古少人知
四海無波乞放閑,
三封手疏犯龍顏。
他時若有邊塵動,
不待天書自出山。
塵纓濯罷便投綸,忍道風云起孟津。
豈有龍文成五色,猶然鹿走在三秦?
赤符奉去應非謬,黃石傳來自是真。
安得此身生羽翰,高摶橫擊待攀鱗!
海城風物送歸程,
一段春游畫不成。
山色有無分近遠,
嶺云濃淡識陰晴。
青浮島嶼鯨波立,
綠暗松杉鳥道橫。
欲采柔芳寄相憶,
好花開遍不知名。
眼看巖石千尋起,
面對爐煙一縷輕。
頓覺世緣無染著,
個中消息有誰明。
場屋收馀策,匡廬寄一瓢。款門如有欲,委幣輒難招。菜甲留終夕,蒲團共小橋。崆峒他日問,應記說神霄。
一別忘年月,重來失故初。美髯今幾尺,銜袖竟何書。勛業(yè)諸公在,衰遲半世馀。許身無補報,吾亦欲樵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