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謝懷英道士歸廬山
場屋收馀策,匡廬寄一瓢。款門如有欲,委幣輒難招。菜甲留終夕,蒲團共小橋。崆峒他日問,應記說神霄。
一別忘年月,重來失故初。美髯今幾尺,銜袖竟何書。勛業諸公在,衰遲半世馀。許身無補報,吾亦欲樵漁。
場屋收馀策,匡廬寄一瓢。款門如有欲,委幣輒難招。菜甲留終夕,蒲團共小橋。崆峒他日問,應記說神霄。
一別忘年月,重來失故初。美髯今幾尺,銜袖竟何書。勛業諸公在,衰遲半世馀。許身無補報,吾亦欲樵漁。
科舉考場收束了余下的策論,你將簡樸生活寄托于廬山。有人叩門似有求訪之意,你卻推辭饋贈難以招納。菜苗初長我們共敘整夜,蒲團相伴走過山間小橋。他日若在崆峒山被人問起,應記得我曾說起過神霄仙境。一別竟忘了年月,重聚時已不復當初模樣。你那美髯如今有幾尺長?拉著衣袖究竟要說些什么?諸位公卿仍在建立功業,我已衰朽度過半生。自許無法補益家國,我也想要歸隱漁樵。
場屋:科舉考場,因科舉考試在科場舉行,故稱。
匡廬:廬山的別稱。
一瓢:典出《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指簡樸清苦的生活。
款門:敲門,叩門。
委幣:贈送財物,幣指禮物。
菜甲:菜苗,指初生的蔬菜。
蒲團:用蒲草編織的坐具,僧人或道士打坐用。
崆峒:山名,相傳為仙人廣成子居所,代指修道之地。
神霄:道教稱最高天為神霄,此指仙境。
故初:最初的樣子,往日的模樣。
銜袖:拉著衣袖,形容親密交談。
樵漁:砍柴捕魚,代指隱居生活。
此詩應為詩人與道士謝懷英久別重逢后所作。謝懷英科舉不第后歸隱廬山,堅守清修;詩人半生蹉跎,見友人仍保持隱逸本真,觸景生情,借送別抒發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及自身無成的感慨。
全詩以送歸為線索,前半寫友人廬山隱逸的高潔,后半述重逢時的歲月之嘆,最終以“吾亦欲樵漁”收束,既贊友人之志,亦表自我心跡,展現了對隱逸生活的追求與對世俗功業的淡泊。
溫溫士君子,令我懷抱盡。靈芝冠眾芳,安得闕親近。
遭亂意不歸,竄身跡非隱。細人尚姑息,吾子色愈謹。
高懷見物理,識者安肯哂。卑飛欲何待,捷徑應未忍。
示我百篇文,詩家一標準。羈離交屈宋,牢落值顏閔。
水陸迷畏途,藥餌駐修軫。古人日以遠,青史字不泯。
步趾詠唐虞,追隨飯葵堇。數杯資好事,異味煩縣尹。
心雖在朝謁,力與愿矛盾。抱病排金門,衰容豈為敏。
吾衰怯行邁,旅次展崩迫。愈風傳烏雞,秋卵方漫吃。
自春生成者,隨母向百翮。驅趁制不禁,喧呼山腰宅。
課奴殺青竹,終日憎赤幘。蹋藉盤案翻,塞蹊使之隔。
墻東有隙地,可以樹高柵。避熱時來歸,問兒所為跡。
織籠曹其內,令人不得擲。稀間可突過,觜爪還污席。
我寬螻蟻遭,彼免狐貉厄。應宜各長幼,自此均勍敵。
籠柵念有修,近身見損益。明明領處分,一一當剖析。
不昧風雨晨,亂離減憂戚。其流則凡鳥,其氣心匪石。
倚賴窮歲晏,撥煩去冰釋。未似尸鄉翁,拘留蓋阡陌。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猶劇。
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日夕。
蓬莠獨不焦,野蔬暗泉石。
卷耳況療風,童兒且時摘。
侵星驅之去,爛熳任遠適。
放筐亭午際,洗剝相蒙冪。
登床半生熟,下箸還小益。
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
亂世誅求急,黎民糠籺窄。
飽食復何心,荒哉膏粱客。
富家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寄語惡少年,黃金且休擲。
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
經齒冷于雪,勸人投此珠。愿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
路遠思恐泥,興深終不渝。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
萬里露寒殿,開冰清玉壺。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東屯大江北,百頃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亂。
插秧適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決渠當斷岸。
公私各地著,浸潤無天旱。主守問家臣,分明見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銀漢。鷗鳥鏡里來,關山云邊看。
秋菰成黑米,精鑿傳白粲。玉粒足晨炊,紅鮮任霞散。
終然添旅食,作苦期壯觀。遺穗及眾多,我倉戒滋蔓。
吾憐滎陽秀,冒暑初有適。名賢慎所出,不肯妄行役。
旅茲殊俗遠,竟以屢空迫。南謁裴施州,氣合無險僻。
攀援懸根木,登頓入天石。青山自一川,城郭洗憂戚。
聽子話此邦,令我心悅懌。其俗則純樸,不知有主客。
溫溫諸侯門,禮亦如古昔。敕廚倍常羞,杯盤頗狼藉。
時雖屬喪亂,事貴賞匹敵。中宵愜良會,裴鄭非遠戚。
群書一萬卷,博涉供務隙。他日辱銀鉤,森疏見矛戟。
倒屣喜旋歸,畫地求所歷。乃聞風土質,又重田疇辟。
刺史似寇恂,列郡宜競惜。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
渚拂蒹葭塞,嶠穿蘿蔦冪。此身仗兒仆,高興潛有激。
孟冬方首路,強飯取崖壁。嘆爾疲駑駘,汗溝血不赤。
終然備外飾,駕馭何所益。我有平肩輿,前途猶準的。
翩翩入鳥道,庶脫蹉跌厄。
舍舟越西岡,入林解我衣。青芻適馬性,好鳥知人歸。
晨光映遠岫,夕露見日晞。遲暮少寢食,清曠喜荊扉。
經過倦俗態,在野無所違。試問甘藜藿,未肯羨輕肥。
喧靜不同科,出處各天機。勿矜朱門是,陋此白屋非。
明朝步鄰里,長老可以依。時危賦斂數,脫粟為爾揮。
相攜行豆田,秋花靄菲菲。子實不得吃,貨市送王畿。
盡添軍旅用,迫此公家威。主人長跪問,戎馬何時稀。
我衰易悲傷,屈指數賊圍。勸其死王命,慎莫遠奮飛。
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云安有杜鵑。
我昔游錦城,結廬錦水邊。有竹一頃余,喬木上參天。
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仍為喂其子,禮若奉至尊。
鴻雁及羔羊,有禮太古前。行飛與跪乳,識序如知恩。
圣賢古法則,付與后世傳。君看禽鳥情,猶解事杜鵑。
今忽暮春間,值我病經年。身病不能拜,淚下如迸泉。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愆實數,略有其名存。
苦苣刺如針,馬齒葉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沒在中園。
園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論。嗚呼戰伐久,荊棘暗長原。
乃知苦苣輩,傾奪蕙草根。小人塞道路,為態何喧喧。
又如馬齒盛,氣擁葵荏昏。點染不易虞,絲麻雜羅紈。
一經器物內,永掛粗刺痕。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軒。
畦丁負籠至,感動百慮端。
廊廟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無此流。
金鐘大鏞在東序,堯有四岳明至理,漢二千石真分憂。
幾度寄書白鹽北,紫衣使者辭復命,再拜故人謝佳政。
將老已失子孫憂
東城抱春岑,江閣鄰石面。
崔嵬晨云白,朝旭射芳甸。
雨檻臥花叢,風床展書卷。
鉤簾宿鷺起,丸藥流鶯囀。
呼婢取酒壺,續兒誦文選。
晚交嚴明府,矧此數相見。
朱夏熱所嬰,清旭步北林。
小園背高岡,挽葛上崎崟。
曠望延駐目,飄搖散疏襟。
潛鱗恨水壯,去翼依云深。
勿謂地無疆,劣于山有陰。
石榞遍天下,水陸兼浮沈。
自我登隴首,十年經碧岑。
劍門來巫峽,薄倚浩至今。
故園暗戎馬,骨肉失追尋。
時危無消息,老去多歸心。
志士惜白日,久客藉黃金。
敢為蘇門嘯,庶作梁父吟。
憶昨離少城,而今異楚蜀。舍舟復深山,窅窕一林麓。
棲泊云安縣,消中內相毒。舊疾甘載來,衰年得無足。
死為殊方鬼,頭白免短促。老馬終望云,南雁意在北。
別家長兒女,欲起慚筋力。客堂序節改,具物對羈束。
石暄蕨芽紫,渚秀蘆筍綠。巴鶯紛未稀,徼麥早向熟。
悠悠日動江,漠漠春辭木。臺郎選才俊,自顧亦已極。
前輩聲名人,埋沒何所得。居然綰章紱,受性本幽獨。
平生憩息地,必種數竿竹。事業只濁醪,營葺但草屋。
上公有記者,累奏資薄祿。主憂豈濟時,身遠彌曠職。
循文廟算正,獻可天衢直。尚想趨朝廷,毫發裨社稷。
形骸今若是,進退委行色。
東渚雨今足,佇聞粳稻香。上天無偏頗,蒲稗各自長。
人情見非類,田家戒其荒。功夫競搰搰,除草置岸旁。
谷者命之本,客居安可忘。青春具所務,勤墾免亂常。
吳牛力容易,并驅動莫當。豐苗亦已穊,云水照方塘。
有生固蔓延,靜一資堤防。督領不無人,提攜頗在綱。
荊揚風土暖,肅肅候微霜。尚恐主守疏,用心未甚臧。
清朝遣婢仆,寄語逾崇岡。西成聚必散,不獨陵我倉。
豈要仁里譽,感此亂世忙。北風吹蒹葭,蟋蟀近中堂。
荏苒百工休,郁紆遲暮傷。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無行舟。
千室但掃地,閉關人事休。老夫轉不樂,旅次兼百憂。
蝮蛇暮偃蹇,空床難暗投。炎宵惡明燭,況乃懷舊丘。
開襟仰內弟,執熱露白頭。束帶負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當清霜飛,會子臨江樓。載聞大易義,諷興詩家流。
蘊藉異時輩,檢身非茍求。皇皇使臣體,信是德業優。
楚材擇杞梓,漢苑歸驊騮。短章達我心,理為識者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