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叔父生朝三首
拂拂南薰入燕堂,獸爐清潤酒尊涼。筵開湯餅麥初熟,綵結茶花絲正香。翠竹有孫添夏筍,紅榴能笑發春妝。都將造物無窮景,來與仙翁獻壽觴。
夷惠之間得趣多,天教彌月占清和。門當午市心如水,發插秋霜臉自酡。雨洗竹香侵瑞鴨,風翻荷潤入杯螺。欲知壽算長多少,樓外西江萬里波。
百摺榴花照畫筵,八千椿歷記遐年。東公西母朱顏老,玉女金童綵服鮮。梅雨漲添春色酒,麥秋黃起壽爐煙。銅壺未下三更水,猶是清和四月天。
拂拂南薰入燕堂,獸爐清潤酒尊涼。筵開湯餅麥初熟,綵結茶花絲正香。翠竹有孫添夏筍,紅榴能笑發春妝。都將造物無窮景,來與仙翁獻壽觴。
夷惠之間得趣多,天教彌月占清和。門當午市心如水,發插秋霜臉自酡。雨洗竹香侵瑞鴨,風翻荷潤入杯螺。欲知壽算長多少,樓外西江萬里波。
百摺榴花照畫筵,八千椿歷記遐年。東公西母朱顏老,玉女金童綵服鮮。梅雨漲添春色酒,麥秋黃起壽爐煙。銅壺未下三更水,猶是清和四月天。
和暖的南風輕輕吹進宴堂,獸形香爐溫潤,酒樽清涼。宴席擺開,麥剛成熟做了湯餅,彩結的茶花散發著絲縷清香。翠竹生出新筍增添夏日景致,紅榴似在歡笑宛如春天妝容。把大自然無盡美景,都拿來為仙翁祝壽。在伯夷和柳下惠之間得趣很多,上天讓您滿月時正逢清和時節。家門對著午市而內心平靜如水,頭發如秋霜而臉色仍泛紅。雨洗后竹香侵入瑞鴨形香爐,風吹動荷葉潤澤落入酒杯。要知道您壽命有多長,就像樓外西江的萬里波濤。百褶榴花映照畫中筵席,八千歲的椿樹記錄著您的高壽。東王公和西王母容顏已老,玉女金童穿著鮮艷彩服。梅雨漲起增添了春色般的美酒,麥收時節黃色的壽爐香煙裊裊。銅壺還未滴下三更的水,此時仍是清和的四月天。
拂拂:微風輕輕吹動的樣子。南薰:南風。燕堂:宴客的堂屋。
獸爐:獸形的香爐。
湯餅:一種面食,這里指壽宴食物。
綵結茶花:用彩絲結扎成的茶花。
翠竹有孫:指竹子生出新筍。
夷惠:伯夷和柳下惠,古代的賢人。
彌月:滿月,這里指特定時節。清和:天氣清明和暖。
酡:因飲酒或情緒激動而臉紅。
瑞鴨:鴨形香爐。
杯螺:酒杯。
八千椿歷:傳說大椿樹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這里指長壽。遐年:高齡。
東公西母:指東王公和西王母,神話中的仙人。
玉女金童:神話中的仙女和仙童。
梅雨:初夏江淮流域持續較長的陰雨天氣。
麥秋:指農歷四月麥收的時候。
銅壺:古代計時的漏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知是在六叔父生日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人們重視家族情誼和壽誕慶典。詩人懷著對叔父的尊敬和祝福之情創作此詩。
這組詩主旨是為六叔父祝壽,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美好、語言華麗。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傳統祝壽詩詞的特色,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和家族文化。
爐錘鍛鍊不遺力,
造化窮鎪無遁情。
每對時人思杜老,
不知能事屬先生。
夜靜碧天凈,萬籟響沉沉。捲簾佇明月,焚香調素琴。
泠泠七弦趣,山水始同心。聲希而味淡,俗耳無知音。
顧我獨樂此,摩挲情更深。一彈滌塵慮,再鼓發清吟。
朝游共一輿,夜眠共一衾。晨夕永不離,生死盟誠忱。
興至作「三弄」,趺石坐松林。遠招云間鶴,飄然落前岑。
攜琴騎鶴去,天風蕩虛襟。汗漫九垓上,高蹤誰能尋。
蘭橈六幅秋帆錦。江上商飆清冷。茶灶煙輕,筆床墨淡,泛宅浮家風景。
鱸魚切粉。兼莼菜縈絲,推篷小飲。桂魄團圞,廣寒宮里天香近。
武夷君在何處,想云裀寶座,幔亭峰頂。按節觀濤,乘流弄月,銀漢無聲高迥。
風和浪靜。任珠露橫空,金波千頃。此夕中秋,水仙能管領。
寒燈催臘盡,
曉角喚春歸。
何如世界沉云夜,
猶是仙人朗月中。
天上到云云到地,
兩層風景不相同。
今日宴良會,微風動波心。
逸響悲秦箏,仁聲和舜琴。
古人為此曲,寓意良以深。
何當共歡樂,長嘯溪之陰。
細草昨爭碧,疏荷今弄青。
微波想鷗鷺,永夜亂蛙螢。
明歲花應放,何時葉可聽。
憑闌吾對汝,幽絕兩忘形。
一粟堪將世界藏,忽從飛錫恣徜徉。
寒鴉向晚黏天黑,破葉隨風糝地黃。
來日何人同此會,去年過我是重陽。
亦知泛泛鷗無跡,且喜相逢到上方。
賢母相將老一丘,
石田茅屋豹林秋。
昭文司諫新銜貴,
爭似云溪老醉侯。
春風欲白江上梅,春波鼓楫江邊催。故人笑指湖山好,勸我且酌黃金罍。
停橈挈榼探幽壑,殘雪峰峰聚銀鶴。萬竿翠竹壓空亭,百丈虬松擁高閣。
倚閣長吟怯南望,酒痕狼藉增惆悵。桄榔煙冷鷓鴣啼,明日相思阻青嶂。
此閣此會何時忘,后約更待寒梅香。圓蟾潛吐夜潮落,江天揮手云茫茫。
驚飆摧敗葉,寒雨零殘英。
窮士受眾侮,哀哉同此情。
懷中字漫滅,歧路空屏營。
好竽而鼓瑟,誰能賞其聲。
受侮乃自招,無為不平鳴。
綠樹鶯啼春正深,絮飛花落滿園林。長松不改青青色,歲暮相看共此心。
圉圉洋洋樂有馀,誰言我獨不知魚??v教九島回千里,那比江湖得自如。
待隱園依北固山,題名石在墨痕乾。何時布襪青鞋去,老眼摩挲試再看。
芙蓉枝上露華清,楊柳陰中獨自行。江上美人期未至,停歌不發更含情。
洗竹從來為太繁,獨留高節與人看。渭川空自誇千畝,爭似公家只數竿。
一葉扁舟十幅蒲,長竿短發傍江湖。不知渺渺煙波里,曾見逃名范蠡無。
松間石上聽鳴泉,清比琴聲更自然。有客欲來醒俗耳,掛冠已約在明年。
清風明月兩無求,花徑柴門日轉幽。莫怪主人歸較晚,君王有詔欲分猷。
翠衿紅觜嬌唇舌,
羽族于中最性靈。
巧護貍狌莫驚嚇,
好留相伴誦心經。
夢醒心平恨未平。四更寒月入窗親。人間冷暖不堪憑。
哀樂漸隨年少去,相思欲共夜窗明。文園多病為多情。
病自消磨恨自吞。白頭吟罷怨長門。夜長情短莫重論。
好夢不來何法睡,錦衾偎遍更無溫。不成心事也消魂。
嘆息熊公子,胸中亦自奇。典衣緣客至,沽酒趁花期。滿眼皆知己,平生卻數奇。一官終未試,回首不堪思。
舉世嗟浮薄,誰堪寄死生??这沤挥押?,不見急難情。我昔為游子,公方作遠征。那知成永訣,灑淚閉佳城。